首页 > 典型人物 > 其他 关立新:与传染病斗智斗勇30年
关立新:与传染病斗智斗勇30年
【2020-06-03 来源: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余威未消,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传染病的可怕。而有一些医生,数十年坚守在传染病治疗一线,人们避之不及的传染病,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日常。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关立新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0年,关立新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丹东市传染病医院,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关立新直言,压力一直都有,但不是来自感染风险,而是医生本身的责任,“没有一个医生是没有压力的。”

  从医30年,关立新面临最大的压力和挑战,就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疫情还未蔓延至丹东时,丹东市传染病医院就成立了由关立新带领的第一梯队,时刻准备着,一旦出现病例,立刻冲到一线。农历腊月二十九的深夜,她突然接到上级通知,丹东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关立新带领第一梯队4名医生、7名护士立即投入战斗。随着这名疑似病例最终确诊为丹东首例确诊病例,队员们也开始了漫长的“隔离生活”。

  从收治首位患者到最后一位患者出院,关立新一直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坚守在隔离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把患者情况及时反馈给上级专家组。丹东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阶段性胜利,包括关立新在内的每一名医护人员功不可没。

  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关立新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疫情。2003年的“非典”,丹东未被波及,可对于传染科医生来说,却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轻松。当时,丹东市传染病医院作为丹东市“非典”定点医院,承担着患者排查及留观任务。关立新作为“非典”病房的负责人,从零起步,配合医院筹建病房、培训人员、准备药械,在极短时间内做好了准备。每一个疑似病例,她都要面对面直接接触,在病房里奋战了三个多月,直到“非典”疫情彻底解除。关立新被评为辽宁省防治“非典”先进个人。 

  关立新从业的30年,是跟肾综合征出血热、麻疹、乙脑、流脑、手足口病、艾滋病等人们不甚了解的传染病斗智斗勇的30年。2007年,丹东地区出现乙脑疫情,高峰时正值“十一”假期,关立新带领医护人员没有休息一天。有段时间,手足口病在丹东流行,短期内传染病医院收治了大量患儿。关立新克服人员不足、床位紧张等困难,圆满完成救治任务,达到零死亡的目标。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难度大、病情变化快。上世纪90年代初,丹东市传染病医院还没有血液透析,医院派关立新外出学习。几个月后,她进修归来,和科室同事一道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使丹东市传染病医院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水平达到国家级。

  作为一名医生,关立新有一颗不断精进的心。多年来,除了日常培训、网络学习等,她还经常主动申请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将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带回科室。已经54岁的关立新,也有身体吃不消的时候,但用她的话说,医学知识无止境,做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