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其他 辽宁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康平县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辽宁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康平县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05-31 来源:康平县农业农村局扶贫管理室】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康平县作为辽宁省15个贫困县之一,沈阳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康平县住建局主要负责“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保障工作。按照国家、省、市住建部门和扶贫办的工作要求,本着“住人不危房、危房不住人”的原则,针对四类重点人群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进行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符合改造条件及时改造。

自2016年以来,康平县共改造农村危房3221户,总投资金额11749.75万元,其中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957户,投资金额3808.5万元,另在2020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外,利用扶贫资金改造农村危房60户,投资金额276万元。切实改变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危房改造的资金补助标准在逐年增加,房屋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的提升,贫困户住上新房,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关怀,不断增强贫困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2020年11月2日,《辽宁日报》刊登了《好房子里的好日子》宣传了康平县农村危房改造房屋质量,受到了省住建厅的表扬。

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康平县严格执行“两公示一审批”的工作程序,向农户发放“明白卡”,采取了农户自建建造方式,由农户与施工方签订危房改造协议,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竣工后由乡镇组织初级验收,初验合格后申请县级联合验收,联合验收合格后发放补助资金到农户“一卡通”帐户。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康平县严把“三关”确保工作到位。一是严把补助对象身份认定关,补助对象经各乡镇初核身份上报后,由县民政、扶贫、残联三个部门分别对4类重点对象进行身份逐一核实,确保精准确定补助对象。二是严把危房鉴定关,农村危房鉴定工作是改造的重要关口,康平县住建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高素质技术骨干力量组成农村危房鉴定小组实施鉴定,确保准确鉴定房屋危险等级,防止人情关系,这样既加快了危房鉴定工作速度,同时又为康平县节省大量财力,避免了邀请第三方鉴定机构带来工作上的弊端,创新做法得到市房产局、省扶贫办的高度认可。三是严把验收关,为保障房屋改造的质量,达到补助标准要求,于2018年出台了《康平县农村危房改造最低施工标准》,为提高农村建筑工匠的施工水平,增强安全意识,适时组织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并发放培训证明,以确保新建房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改造房屋经乡镇初验合格后,组织县民政、扶贫、残联、质检多部门组成县联合验收小组,依据《康平县农村危房改造最低施工标准》逐项实施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发放补助资金。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主管领导亲自现场检查,靠前指挥,询问改造户对施工的意见,让改造户满意。按照省、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工作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全部实行挂牌管理,明确房屋安全等级、鉴定时间和鉴定单位,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鉴定全覆盖。

五年来,康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主动作为,克服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用车难等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