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万长,男,汉族,盘锦市盘山县得胜街道义务讲解员,1952年12月出生,1991年12月入党。
勤恳付辛劳 诠释担当之心
陆万长2012年从小学校长岗位退休后,立即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来,自愿担任得胜村义务工作人员。他时刻坚守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写了大量备课笔记,坚持每月为党员上一次党课,以此凝聚起全村党员的正能量,推动党员“三会一课”脚踏实地,不走过场。根据得胜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征得县委和街道党工委同意后,着手筹建得胜村党史馆。在那段日子里,他走街串巷,访问知情者,挨家逐户收集文物资料,可以说呕心沥血。陆万长把全村500多户人家走个遍,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开口征集,半年多时间,征集到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有价值的文物200多件,照片300多帧,书籍、簿册10多件,他把这些宝贝按时间分类,布置成“硝烟烈火”“探索前行”“春潮之歌”“砥砺奋进”“产业强村”“薪火相传”“再铸辉煌”等七个板块,既可独立成章,又能紧密相连,陆万长毛遂自荐担起了党史馆解说员。他为了讲好党史,认真查阅各种书籍和文献,力争讲解准确到位。他每天早早来到党史馆,擦拭展柜,清扫卫生,做好接待参观者的一切准备,6年多时间,他不管是一位来客,还是上百人的队伍,总是抖擞精神,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场讲解。在讲解中,他能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声情并茂,一气呵成,听的人无不深深受到感染。2018年夏,陆万长患了眩晕症,躺在炕上两天起不来,偏巧吉林某校来了一帮中学生,支部书记急得不行,只好来看看能否坚持,陆万长坐上手推车,拖病来到党史馆。一到阵地,他立马来了精神,扶着墙讲完了所有内容,当讲完最后一句话,虚脱得瘫坐在地上,参观的师生十分感动,对陆万长的坚守报以热烈的掌声。开馆至今,陆万长已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讲述了近千场,接待观众超过5万人。如今,党史馆已成为省内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村里对党员进行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平台。
退休不退志 诠释赤子之心
2015年,陆万长从大荒小学校长岗位退休后,他时刻关注着村中的发展和建设,多次就基层百姓的住房、社会保险、医疗、交通、孩子入学、困难救助等方面问题,向村“两委”班子提出建设性意见,引起镇、村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村领导的得力“秘书”和“参谋”。为推动村经济发展,他建议村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苹果种植业和鸡、牛、猪养殖业,让村民们实实在在的找到了自己的“搂钱耙”。他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利时机,深入研究了得胜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他的积极建议和推动下,村里修复了得胜碑,建造了仿古碑亭,他还专门为得胜碑创作了皮影戏剧本《得胜碑传奇》,增加了得胜碑的文化内涵,并成为全村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如今的得胜村已是全市知名的旅游村,形成了“农+文+旅”的产业模式,把生态环境优势、绿色农业资源、乡土文化内涵转化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每年吸引游客3万余人,村民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千元。
淡泊超然 诠释平凡之心
陆万长一年四季忙在村里,俨然成了“编外干部”。由于他直率,好较真,免不了得罪人,面对着诸多闲言碎语,他总是默然一笑,丝毫没有动摇过他服务家乡、服务百姓的信心。家里有点承包田,因为工作忙,他总是疏于打理,老伴有些抱怨,他也从不争辩。在得胜村陆万长享有“十大员”的赞誉,人们一说起来,总是啧啧称赞,妇女儿童之家专职工作人员、老年幸福院管理员、导游员……这些“员”虽然没有“官”位,但每项工作都不可或缺,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这么多岗位上奔忙着、奉献着,使每一“员”的工作都出了“彩”,得到上级肯定,也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辛勤付出,必有丰硕的回报。“盘锦好人”“道德模范”“服务群众好党员”……诸多的荣誉纷至沓来,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质朴和低调。今年已70岁的陆万长仍在忙碌着:组织秧歌队,教授动作,整训队形,一招一式,亲临指导。村里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他即是编剧,又是导演,同时编写所有的演出剧目,还要担任电子琴、二胡等器乐伴奏。村里开展大型活动,由他担任现场主持,他总是融汇贯通,一气呵成。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他除了为机关干部宣讲,还多次深入各村为广大群众巡讲。
2020年,他被国家关工委授予“先进工作者”,也是辽宁省老干部先进个人和盘锦市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荣誉他显得波澜不惊,他总是谦虚的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荣誉也是对今后的鞭策,不问收获,但求耕耘,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将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