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女,汉族,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二初级中学教师,1968年5月出生,2004年11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
坚持“立德树人”,阳光育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朱萍同志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其中有23年担任班主任。她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为教育方向,探寻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创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英语“慧学课堂”教学范式,积极探索研究“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提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塑导教育”,建立目标导向考评体系,提倡可持续学习模式,塑造综合素质全面增强新人。
她所创建的“塑导教育˙慧学课堂”教育理念和教学范式,通过来自19所中学(其中农村中学6所)的24名工作室成员重点推广,辐射到全市,由市内到省内,再到北京、上海、广州、新疆等全国20余个地区,并借助“国培计划”师德培训项目向全国1400多所学校的校长和名师传播。出版教育教学专著6部,公开发表论文14篇,省级及以上获奖课22节。
近五年来她坚持定期定点送教下乡,在市内、省内、国内做教师培训讲座与点评指导34次。2020年5月,她应教育部国培项目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的邀请,为云南省玉龙县教师做英语中考复习指导策略培训(线上)。
“教研训”合一,依托名师工作室,培养年轻教师成长
朱萍也是一位“逆行者”。2019年,她积极响应和支持盘锦市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由全市办学条件最好的辽河油田实验中学“逆行”到办学条件较为薄弱的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二初级中学。2020年3月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有一位老师表示不会使用电脑无法进行“线上教学”,她便毫不犹豫地接过了那位老师任教班级的教学任务,凸显了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自2016年成立辽宁省初中英语朱萍名师工作室以来,朱萍带领工作室成员进行“教研训”合一的人才培养工作,主持编写涵盖初中学段320课时的《新目标英语课堂学案》5册并已出版3册。她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要坚持系统化、案例化、持久化的原则,培训后的跟踪是培训生成的关键。
在她的指导和培养下,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11项,有成员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获一等奖并做观摩课。1人成为省优秀教师、1人成为省教学名师、2人成为省学科带头人、2人成为省骨干教师、2人成为市学科特级教师,17人次成为市学科带头人。
2021年3月28日至31日,她抱病参加教育部国培办组织的到云南省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送教活动。她的先进事迹先后在学习强国、教育部国培办、腾讯教育、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日报、中国文明网、盘锦日报等市级以上媒体及微端平台报道转载。
勇于担当,战疫助学走在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2020年1月,湖北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盘锦市34名医护人员分三批“逆行”驰援湖北。
“勇士冲到了前线,做好后方的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义不容辞。”朱萍决定为援鄂医护人员子女进行线上课程义务辅导,经过近20天不分昼夜的奋战,朱萍制作出既能引起孩子学习兴趣又能使孩子更好理解教学内容的适合于线上教学的系列课件,有的知识点虽只有十几秒的讲解过程,做课件却需要花费几个小时。2月13日,朱萍开通“空中课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业基础设计“一生一案”的辅导方案,在送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给这些牵挂父母的孩子增加一份母爱。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下,朱萍带领工作室成员在寒假期间群策群力,日夜兼程,制作出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初中学段三个年级共132节微课,其中57节入选教育部国培办名师领航工作室战“疫”微课集。
“大凉山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2019年10月,朱萍参加教育部帮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送教援培项目,大凉山的孩子就成了她的牵挂。朱萍担心援教的老师可能会因为疫情延期到位,将自己和工作室制作的微课以及配套练习题发给大凉山的老师和孩子们。
朱萍同志始终以为教书育人己任,历任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项目论证专家,西南大学兼职教授暨硕士研究生导师、渤海大学客座教授暨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初中英语学业考试说明编制核心组成员、辽宁省中小学乡村导师团队成员和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成员,盘锦市政协委员、盘锦市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盘锦市总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主持人。
朱萍同志2020年9月被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教育厅授予省特级教师称号,2019年9月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授予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称号,2018年1月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