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其他 鞍山市台安县达牛镇乡村支书的乡土情
鞍山市台安县达牛镇乡村支书的乡土情
【2021-06-25 来源:达牛镇人民政府】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谁勤奋耕耘,谁就会像星星一样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台安县达牛镇十四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世元,以开拓进取、努力拼搏的工作作风,甘愿奉献、爱村如家的高尚情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像一颗耀眼的星星坚守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 。

  一、“三把火” 温暖百姓心

  1、化外债,顺民气。从1995年7月王世元走上了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位置,上任之初,十四村有30多万元外债。“土地分配不合理、个别村民不交承包费,强占集体财产”是村民最大的怨气。“不管什么人,只要违反了公平正义,决不容他”,王世元带领大家重新丈量土地,收回违规长期发包的集体土地,重新竞标发包。这些办法,深得百姓赞同,化解了外债。

  2、“要想富先修路 ”。由于交通不便,阻断了十四村几辈人的致富梦想,“就是用双手刨,也要刨出一条畅通路”,上任之初。王世元决心对村里的几条泥土路进行彻底改造,并承诺2年之内组组通砂石路。修路,谈何容易,当时村里账面上只有10000元钱,很多村民根本不相信,说他是瞎折腾。为此,王世元四处筹钱,发动村民筹资筹劳,带领工作组清理“黑地”,自掏腰包解决剩余资金问题,为保证质量,王世元事必躬亲,那些日子。王世元白天和村民们一块搬石头,晚上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历经2年的艰苦努力。十四村组组通上了砂石路。

到2020年王世元带着大家将十四村砂石路全部建成了9公里的柏油路,实现了“户户通” , 20年来不懈努力十四村的交通实现了大变样。

  3、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要不负重托,就得干出一番事业,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 王世元组织大家到山东寿光学习人家办大棚的经验,请人来十四村指导,十几年的努力,现在的十四村已经有高标准大棚415栋,实现了户均1.5栋大棚。有了自己的蔬菜专业合社。2019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2.2万元 。

  二、铺下身来,持之以恒,建设美丽小乡村

  为了改变村屯环境脏乱差的情况,2000年以来村两委班子决定下大力气进行整治,首先从柴草垛入院、粪堆清理入手,一步步提高标准,村里的泥泞小路,到2020年变成了9公里的柏油路,100%的农户家门口通上了黑色路面,实现了硬化。村内路边安装了280盏路灯,点亮了十四村。2020年在全村道路两侧栽植金叶榆5000余株,美化了十四村。为了给村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又在村中心修建了全县唯一的占地7000余平的农民公园。

  2020年,十四家村又在全镇第一批通过了城建集团的村屯环境整治验收,并按400人一名保洁员标准,聘请了四名保洁员上门收垃圾。村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乱倒垃圾现象十分严重。王士元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治理垃圾乱倒现象,议定“三清一 改”工作措施,彻底改变村民居住环境。“三清”即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河塘沟渠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一改”即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

惯。“五星分类”减量处理垃圾,即有机垃圾“埋”,可燃垃圾“烧”,可用垃圾“卖”,有害垃圾“送”到村里,建筑垃圾“填”的办法处理垃圾,近一年来的运行效果非常不错,再没有垃圾乱倒现象,实现了村屯环境整洁优美。

  2020年在全村推进室内水冲厕所建设工程,到2020年12月底,十四家村将有已有323户农户享受到这一民心工程。2020年十四村被评定为省级“美丽示范村”

  现如今的十四村,农民吃自来水是免费的,合作医疗由村集体每人报销150元。

  三、讲德治,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在全村脱贫攻坚过程中,村级制定帮扶机制并有效实施,更有志愿者的加入与负责任地服务,确保每一户精准扶贫家庭都能得到有效帮助。

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村部内新建5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配有5000多本图书供村民阅读。7000多平方米的农民公园为村民提供了运动健身的场地,老人下棋、少儿打球、妈妈们跳舞。农闲时节,村内还有一支非常活跃的舞蹈队,自行编排歌舞以宣 传“科学致富”“美丽乡村”等新风尚。为了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推动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寻找“最美家庭”“移风易俗带头人”等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述“我的家庭故事”,举行“好家规好家训故事分享会”,引导居民形成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风尚,使意识形态感染力得到不断增强。

  四、抗击疫情中,用行动引领村民爱的奉献

  病毒无情人有情,面对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支部书记王世元向全村发起了倡议:“咱东北的小乡村,也要为武汉做点什么,大家没多有少,量力而行,向武汉那些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捐点钱,也是咱的一点心意。”支部书记王世元首先捐出了1000元,两名村干部关中孝和马纪红也跟着每人捐出,这无声的行动,感染着这个小乡村,十四村的党员群众纷纷向武汉伸出了温暖的手,仅仅三天的时间全村来了208户人家,占总户数的84%以上,收到捐款38210元。涓涓细流,带着东北小乡村的一份情,汇聚成众志成诚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通过台安县红十字会,定向流向了武汉雷神山医院。

  “既然干了,就要干好,这是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王世元说。20多年来,王世元带领村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让十四村远近闻名。20多年的不懈努力,王世元从一个壮年到如今头已花白,可十四村美了;他不在那么壮了,可群众的腰包鼓了。

  王世元和十四村也获得了一系列先进称号:

  1997年十四村被县委抒予“万元村”称号;

  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抒予“安全文明村”称号;

  2001年十四村被县委抒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2003年十四村被鞍山市抒予“文化先进村”称号

  2008年十四村被县委抒予“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称号

  1998年王世元被鞍山市抒予“鞍山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被县委抒予“优秀人大代表”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