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心做品质教育,用诚心做品位校长----大连市中山区青泥洼桥小学王梅校长事迹
如果把她比作园丁,她有着园丁一样的勤奋和努力,如果把她比作大海,她有着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她就是这样淡淡的走着、做着、执著的追求着。
近几年来,中山区青泥洼桥小学在王梅校长的带领下以管理求实,教学求质,科研求真,活动求新,队伍求精,环境求美来追求品质教育,她在实践中诠释自己的教育理想,她在用良心做着品质教育,她在用诚心做着品位校长,她在用自己毕生的精力谱写着心中理想的品质教育。
一、把真情奉献给教师、用激情感染教师
学校的文化管理是学校最高层次的管理。教师发展是学校取得成绩和提升水平的关键,也是学生发展的保障。教师的发展更多的是教师的主动所为,校长提供的环境、条件保障和各种激励措施。因此,校长的重要工作就是带好一支教师队伍,抓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教师文化。
王梅校长开始她的人文环境建设,她首先着手于教师的外在形象的打造,量体裁衣,专门聘请服装专业大公司来学校为学校的每位教师量身打造可体的服装,让全体教师在外貌上有一个崭新的形象,重新树立起教师的自信心。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服装得体的教师们出现在教室里,温文儒雅的教师们激情四溢讲课,出现在接待中,彬彬有礼的淑女教师笑容可掬,出现在操场里,活跃的操场里学生有了可亲可敬活动玩伴,教师真的成了学校一道最亮丽风景。有了良好的开端,就要去加紧建设,王校长又相继为教师调换了朝南的办公室,为办公室安装了地板、更换了全校暖气片,加强值周和保洁力度,走廊内设置闭路电视“青泥视窗”,极大地振奋了青泥教师的工作精神,重塑了教师形象。
王校长说从教师文化入手,才能增强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永恒主题,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决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教师普遍存在身心疲惫负担过重现象,教师的身心健康是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为学生服务的根本。针对上述情况,王梅校长深深地懂得教师活动必需要有相应的活动阵地,经过多方考查论证,在学校一楼开设了一个100多平方米教师综合活动室—“教师之家”,教师活动室共分六大功能区:一是吧台服务区、二、是服务自助区、三是图书阅读区、四是团队交流区、五是微格、娱乐视听区、六是放松、休闲区,教师综合活动室的开设极大的方便了教师教研、交流、放松娱乐,我们还将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增设咖啡机、全身放松按摩椅、足疗机、茶道器皿、吸氧机、跑步机、微波炉等设备,她说我们将竭尽全力办好“教师之家”,让其能更好的服务于全体教师,使教师能用健康的身心愉快地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同时,她每个学期都为教师购买书籍,让教师在阅读中开展读书交流、博客撰写、网络互动、谈心研讨等形式的专题活动,书记、校长开展研修式“品位教师”专题讲座等,重点进行了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重视家长评价反馈的权重,引导教师集体形成团结协教、温文儒雅的书卷气,衍生教师集体的工作执行力、亲和力、凝聚力。
她说从课堂文化入手,才能改善教学过程的调控机制。相同的原材料,可以组合生产出不同品质的产品。一方面她们着力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同时,在现有条件下,教学管理关注细节,关注学校教学组织的管理末梢,关注的需求,力求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她们注重了教研组建设,开展了全校教师的大赛课活动,举行了课堂教学的推门月活动,由教导主任对学科课堂教学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到教师个人。同时,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要求教师精选练习卷,缩减打印数量。
二、以真诚凝聚人心、凝聚集体
建设优秀团队,提高组织绩效。她常常想:一个指头并不强大,只有握成拳头,才能形成优势。作为校长,首要任务就是摆布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项工作,建设优秀团队。工作中,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以事小而不为,立足长远发展,作好每一件事。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主流、抓主线,遇事从全局出发,做事力求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问题,勇于承担责任,树立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负全责。时时处处从维护学校荣誉,维护教师与学生利益的角度出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不断追求学生良好个性的和谐发展,追求教师队伍的高水平,追求学校管理的高效益。从这不难看出王梅校长身上所散发出的中国传统所固有的善良、豁达、宽厚、仁爱、正直、坦率、刻苦、勤奋的个性品质在她的身上所具象,表明她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对教师们的理解、尊重和宽容,得到了教师们的深厚爱戴,展现出她特有的人格魅力。
她对自己却是十分的严格,她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老师们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她勤政廉正、公正严明、作风民主,带病坚持工作,以高尚的人格赢得上级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与支持,赢得学生的爱戴,赢得家长和同仁的称赞。在身体力行、严于律己的同时,王校长对他人却是更多的宽容,她崇尚“仁者爱人”、待人永远是“坦城相对”。她管理的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而又年轻的新迁建学校。在经济发展为主的今天,如何保持教师队伍思想的高尚与纯洁,无私与奉献,她总喜欢与老师们诚恳交谈,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谈家常、谈人生、谈理想、谈苦恼、谈工作,帮助他们掌握工作方法,这种浓浓的亲和力,使教师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教师们都视她为长者,信任她、佩服她、尊敬她。
王校长深深的懂得要管理好一所学校,除了必须要有亲和力,还必须有一套符合校情、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办学行为,重制度管理,更重道德人格管理,是真真正正为教师的发展着想。王校长处处以教师们的发展为依归,时刻考虑如何让教师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就是学生的发展”这句话常常挂在她的嘴边,也成为她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她倡导以“品位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在校党支部的配合下,营造了一个自觉学习、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型的教师团队,促进了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制度虽然是用来规范人、约束人的,但同时也是发展人的。这种制度的实施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看不见但却起着支撑作用的制度环境,或者说是制度文化,也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文化。从浅表看是校风,但本质上就是校魂。建立制度显然不是目的,从建立制度、实施制度、完善制度开始,她们的指向就是淡化制度、忘记制度,校魂也就形成了。道德人格管理应该是校魂建立的必由之路。校长的道德人格是根本,只有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决策者,才能使教职工心悦诚服,有效的领导好学校,引领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学习求进步、以科研促发展
我作为校长的目标是做一个有思想、有品位、有胸怀的校长,同时,我也深知“校长”二字所肩负的责任,因此工作中不敢懈怠,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学习教育理念,倡导民主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重全局、讲团结、求奉献,以认真的态度与求实的作风要求自己,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付出努力。如果说,在王梅校长身上能看到兢兢业业,刻苦耐劳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影子,那么她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作风,更是现代教育者的集中体现。她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恰恰是她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使然。
以“品质教育为载体,构筑品质管理体系,打造品位教师队伍,培养品位学生团队,营造品质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品质,形成具有品质教育特色的学校”她是这么要求老师们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学习,是王校长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一所学校的发展,要立足传统,在继承中求发展。读了《修炼校长力》《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走向管理的文治境界》等书籍,每期必读教育杂志《人民教育》和《中小学管理》。教育思想的领导,促使校长把所有的管理行为作为一个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敦促校长对教育问题做深刻的思考,引发教师的认同与共鸣,增强学校的执行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提高决策的含金量,使学校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其次,作为校长不仅要立足学校看学校,更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要有广阔的视野。因此,她不仅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同时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从多角度广泛获取信息,并且在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时,与教导主任、老师们共同分享学习的收获。第三把反思与自省作为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养成每日一省,每事一省的习惯,总结得失,积累经验,从而正确处理和摆布好学校的各方面关系。对一些棘手问题善于听取、吸纳各方意见,对于学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善于向专家、学者请教,与教导主任、教师研究,经多方论证后开展实践研究,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多赢。
为了把教育科研推上新的台阶,使教师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她改革了科研管理的模式,开展“项目科研”、小课题立项等,积极引导教师们自由选择自己的研究主题,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及主动性。在她的引领下,在这种崭新的科研氛围中,教育科研在教师们心中扎下了根,她们看到了教师们不断的成长,看到了学校美好的明天,更能领略到这位区域科研型的校长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敢为人先的志气。
王梅校长,一位品质教育的探路者与实践者,一位品质教育理想的追随者和有心人,正凭着她执着于对品质教育的热爱与忠诚,超前而有品质的思维,放眼于未来深邃的目光,踏实做着品位人师。她在用自己的良心做着品质教育,她在用真心实意的诚心做着品位校长,她在用自己毕生的精力谱写着心中理想的品质教育。因为她坚信,只有把奋斗的足迹印刻品质教育的发展之路,才能把品质的丰碑树立在人们心中。打造提升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大连名校,让青泥洼桥小学重新腾飞起来,这是几代青泥人积淀的夙愿,也是王梅校长最大的心愿,“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没有比足音更遥远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