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几十万的高级白领,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返回故乡,从零开始带动村民开拓市场,寻找出路。
如果说,当年扔在土沟里,5分钱都卖不出去的芹菜是激发苏妮返乡援助的初心;那么,7年后,村民每家一年收入至少7万元则是奋斗收获的硕果。这中间发生了什么?2018年5月17日,记者走进沈阳市辽中区养士堡镇养前村,探寻因果。
千平“玻璃居” 现代农业体验馆
养前村,村里人还有一种称法“养钱村”,这里不仅村民腰包富裕,福利还好。“河塘里的鱼,每年都会捞出来给咱们分红,别的村真没这待遇。”绕过村口波光粼粼的河塘,负责带路的村民老王将记者引到了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子前。
正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折射出动人的色彩,如梦如幻的场景让人多少有些出离。乡村大棚前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建筑?“这是我们的体验馆,客户来了可以从大棚摘菜,现场制作,保证田间地头新鲜好滋味。”在苏妮的引领下,记者走进了这栋巨大的“玻璃居”。一楼正中,一条长桌上整齐摆放着各式餐具。“我们基地生产的蔬菜全部是绿色无公害的,平时我带客户参观都是边走边看,边摘边吃。先尝口感,再下订单。”为了增加顾客体验度,苏妮投资300万建设了这座1000平方米的玻璃房。一楼作为餐饮服务,二楼则是会见客户,推广地域文化特色。
“我平时喜欢到处参观学习,只要对我们村里发展有利的,活学活用落地开花。”沿着楼梯向二层走去,视野大开。古香古色的装修风格,茶台、古筝……湍急的时光在这里开始了缓慢流淌。
“我已经和满绣传人达成了合作意向,村里的姐妹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到这里进行培训,一旦成手就可以接订单,又增加一笔收入,同时还可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儿。”
辞掉高薪 带着乡亲“下海”闯市场
“我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10岁后才离开村里到了沈阳……”读书工作让她有机会走向远方,苏妮的世界彻底被打开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每年春节,苏妮定要带着家人回到村里过团圆年。“大约7年前,开车回来的路上,看见沟里填满了绿油油的芹菜,当时还寻思着村里什么时候富成这样了,好端端的菜直接都扔了……”
后来,苏妮了解到沟里的芹菜是因为卖不出去才扔的。
“当时村里盖起了大棚,可是农村人信息闭塞,种啥没谱,卖到哪儿没渠道,基本种菜靠蒙,没有任何主导权。”苏妮回到城里没多久,天天到蔬菜批发市场转圈,调查菜价,销路,摸清各方面信息后,她开始组织乡亲收菜,直接发往批发市场。
让乡亲们大跌眼镜的是,苏妮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年薪数十万的工作辞掉了,带着一群乡亲“下海”跑市场。
“有一年西红柿滞销,我带着40吨的西红柿往上海奔,那时才明白什么叫做与时间赛跑。”四天四夜没来得及换衣服,终于将这些凝聚着乡亲们汗水与生计的果实卖出了一个好价格。
沈阳周边,黑龙江、吉林,经过不断开疆拓土,辽中养前村的蔬菜彻底站稳了脚跟儿。
地道相连 打造中国第一家民宿村
走过远方的人,不会只把目光停留在原地。
当村民的口袋沉甸甸、村容环境大幅度提升后,苏妮又开始在心里描绘着崭新的未来。
“我们客户来基地考察时就曾提出,能不能做几家有地方特色的民宿。这不仅是建议,这就是市场。”苏妮陆续找村民协商,目前已经敲定28家。“我们村的土地主要是黄泥,非常适合挖地道。将来这些民宿,我们准备用地道连接,进了这家的鸡圈可能在另一家的柴垛口出来,让大人孩子都能找回童年的回忆。”
辽中的大米、烧酒……这些乡村里的好东西,苏妮将它们统统列在未来的“愿望清单”中。
盘腿坐在民宿新装修好的大炕上,背后倚着老式炕柜。苏妮憧憬的目光里写满了对未来的种种憧憬:“我们村的老人凑在一起讲古特有意思,将来孩子们到农村体验生活,他们绝对是非常棒的乡土老师。”
敢拼,爱玩,能折腾。苏妮的乡村连锁民宿全部落成那一天,我们一起去转转。
乡村振兴 源头活水是人才
晨曦为启,一个女子策马扬鞭,在乡村的小路上疾驰而过。初夏的风,拂过面庞,透出舒暖的味道。苏妮迷恋泥土混搭青草的香气,就像她迷恋每天早上策马狂奔后的放松,“看见哪家炊烟起,就去哪家蹭饭。”这女子从骨髓里迷恋乡村生活自由而散漫的气息。这是苏妮生活中难得的片刻宁静,带动村民摸石头过河走向共同富裕,这过程绝非简单。
作为乡村走出去的杰出代表,苏妮是“睁眼看世界”后自主选择回乡建设的先行者。她深切热爱这片土地,看到乡村落后的生产力,乡亲们面对市场迷茫的眼神,她做出了让很多人匪夷所思的选择,放弃数十万年薪,选择用一己之力,投入振兴乡村的建设中。在她的心里,没有对金钱的利弊衡量,“我只想让家乡父老在面对市场的时候,有选择的权力。”开拓渠道,招商引资,文化传承……她像一扇窗,把外面的大世界拉进小小的乡村。
心若在,梦就在。总书记的一句“记得住乡愁”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作为初期觉醒的乡村有志青年,苏妮的梦里有太多的期盼。她渴望让每个孩子吃到放心的蔬菜,她渴望家乡的特产能够通过文化的包装走得更远,她渴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汇集成河,汇聚成海,挽手共建美丽家园……这些期盼,有的已经照进了现实,有的依然在路上。
乡村振兴,源头活水是人才!美丽乡村美丽中国需要一大批苏妮圆梦美丽乡村。如果大家都能够带着智慧、胆识和决心,重新回到故土,各类人才竞相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形成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相信中国乡村的未来一定可以载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