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坤,男,满族,沈阳市第七中学副校长, 1976年1月出生,199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一、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自担任七中副校长以来,潘德坤同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责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围绕“规范、习惯、整体”三个关键词,努力做好年部的工作。在年部管理中坚持规范办学行为。对上放学时间、作业布置等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年部上放学时间基本做到了全面规范,学生作业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工作中,对学校“七中七德”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提炼,提出了“七中七徳,七微养徳”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德育实践体系,成为沈河区“小微德育”工程的品牌,并被《中国德育》杂志专题报道,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并为给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举办了“灵动夏日”个人长笛和钢琴音乐会,学生个人书法展,校园达人秀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高度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引导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针对本班级和本学科特点,重点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普及学生家庭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对学生习惯培养形成了家、校、生立体式的培养网络。
二、人性管理,人本教学,打造七中卓越教学品牌
以弘扬“七中教育十种精神”精神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每天坚持到校早,离校晚,始终把学校工作放在第一位,喜欢和其他老师讨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谈家庭、个人问题,当老师需要帮助时,能主动援手,将主动帮助别人做事作为我的一种乐趣,做老师的知心朋友。努力把握点、线、面三个关键点:在面上充分发挥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作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升,把握集备和成绩分析会等契机,明确教学要求、集备要求,每次集备组会都对近期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纠正;把握主线,坚持做到班主任会每周至少一次,加强班主任培训,努力引导班主任关注班级整体,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班科任协调,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把握住点,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创新年部公开课形式推行学科公开课日,为更多年轻教师听课互动提供机会,同时加强跟踪听课,对教师个体进行个别针对性指导,收到较好效果。空前的凝聚力创造了2015中考全面辉煌:勇夺全市中考状元和第二名,全市前5名独占3人,前10名独占5人,全市前100名达到34人,比和平区全区人数还多8人,超过皇姑、铁西、大东三区人数总和。全校共考入育才、省实验、二中、本溪高中等名校共计285人,省重点升学率达到86.22%,考入省重点人数和省重点录取率再创历史新高,总平均分达到661.11分,位居全市公立初中首位,实现了历史超越,为沈河区中考辉煌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立足大局,牢记责任,发挥教育品牌示范引领作用
潘德坤同志,在工作中发挥个人特长,深挖学校文化内涵,在校长的支持下,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合作,对学校文化进行深度总结提炼,形成了以“卓越文化”为核心的涵盖了学校的校风校训、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管理体系等内容的沈阳七中卓越文化品牌体系,并在沈河区承办的全国品牌学校建设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深受好评,同时本人也被聘为中国“十商教育”演讲团的团长,向全国推介沈阳七中、沈河教育。积极做好“创强”、“创城”、“国检”、“素质教育督导”迎检工作。在学校迎接创强、创城、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验收、辽宁省课程改革示范校创建及复检等各项工作中,认真协调教学、德育、后勤、电教等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学校各项迎检工作都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成绩,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相关工作更加规范。
潘德坤同志先后获得沈河区骨干教师、沈河区优秀教师、沈河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沈河区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德育先进工作者、沈阳市骨干校长、沈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