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全面小康典型人物 实干担使命——记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经理徐恩惠
实干担使命——记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经理徐恩惠
【2019-10-30 来源:盘锦市双台子区委宣传部】

一到节假日,高速公路车流量大,交通事故增多,作为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的党支部第一书记、经理徐恩惠,总是第一时间派人在高速路口、服务区驻扎,向大家发出“战斗指令”:全员24小时待命,随时随地准备救援。

徐恩惠的电话成了非官方的“救援热线”。2018年10月19日下午,徐恩惠接到施救电话,在京沈高速盘锦段,一辆私家车出现故障,他立刻赶赴现场。车主是建昌县的单新宝,车里坐着他的爱人和母亲。他母亲刚刚做完手术,不能走路,妻子患有精神疾病。车需要拖运到停车场,当时三口人兜里翻遍了只有360元钱。单新宝害怕不给他施救,急得直冒汗。徐恩惠握着他的手说,“你没有钱也不用担心,这次救援我一分钱也不收。”车主单新宝简直不敢相信:开企业都是要挣钱的啊,你咋一分不要呢?徐恩惠告诉他,“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对困难群众,就要给予帮助。”一席话让单新宝非常感动,第二天,他送来了一面锦旗,赞扬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帮贫解困、无私奉献的事迹。

今年5月2日,京沈高速盘锦段发生事故,一辆大货车为躲避小车急转弯撞上了护栏,货物撒满高速公路。新世纪的救援车在拖车的同时,10多名党员救援队员顶着烈日,甩开膀子齐上阵,帮助把货物转运到拖车上,避免了货物损失,保证了道路畅通。

在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他们总是做着工作以外的事儿,每次党员们都会说徐恩惠常说的那句话:“干共产党员应该干的事情”。

优先为退伍兵敞开大门

徐恩惠是个闲不住的人,本着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为军队建设服务的宗旨,退休后,他创办了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多年来,依托公司,徐恩惠先后安置退伍兵50余人,只要退伍兵愿意,他都会敞开大门优先录用。

在公司附近,有许多家大大小小的修车厂,这里几乎成了“修车一条街”。徐恩惠乐呵呵地说:“都是我徒弟!”原来,许多修车厂的厂主都在新世纪当过学徒,一技傍身后,就出来单干了。徐恩惠坦言:“小青年跳槽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一度自私地想,我培养了你,你学到技术,走了,给我闪一下,我还得重新培养技工。”看《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农村时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徐恩惠就想,徒弟们掌握了一门技能,可以自食其力了,是好事,符合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愿景。他们不仅自己有了生活来源,还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小家稳定了,社会也稳定了,一举多得,这不也有我的成果吗!

总干赔本儿的“买卖”

在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的经营许可证上,记者看到,企业的经营范围是:交通救援施救、拖车、吊车、货车出租服务、停车场停车业务,自有场地租赁。主营业务是交通救援施救。但徐恩惠和他的团队有时不顾公司业绩,干赔本儿的“买卖”。

2011年10月,沈空某旅去北京执行任务,途经京沈高速盘锦段时发生交通事故,4车连撞。徐恩惠得知情况后,立即派救援车将4辆军车拖到自己公司的修配厂。经过一个星期的抢修,4辆军车全修好了,修理费和零部件共花去4万多元,徐恩惠一分没要,只是通知部队把车开走。部队的同志接到电话以为自己听错了,半信半疑地前来提车,确定真的一分不要时,部队领导打算用实物感谢,仍被徐恩惠婉言谢绝,最后部队送来了一面锦旗,上写“仗义出援手 赤胆铸军魂”。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0年来的最大降雨,公司应急分队紧急出动4台车参与救援,5天施救64台车;2012年8月,盖州发水期间,出动9辆拖车,24小时救援不停歇。当时发现有一辆电视台的采访车淹在水里,他们立即调动救援车给拖了出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要付钱,他们坚决不收。当天下午5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消息——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在公路上免费救援……

徐恩惠创业不忘回馈社会,他主动帮助公司所在地宋家村修路,前后花费近9万元;他带头为集体、个人、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多达40余万元;他带头关爱军属,带头在街道社区维护治安;他连续13年出资召开“两新”组织和老兵“双拥”座谈会,创建并带领老兵志愿双拥团队常年服务军地;连续13年慰问市福利院、光荣院;在企业设立“雷锋存折”,连续13年组织捐款扶贫,把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价值观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老武装”带出“冠军队”

徐恩惠18岁当兵,28岁抓民兵建设,曾经率领民兵爆破分队荣获中央军委“勇敢顽强爆破泄洪集体”的荣誉称号。作为一名“老武装”, 徐恩惠还想带出一支自己的民兵队伍。2008年,公司成立不久,他主动找到盘锦军分区领导,“我带了一辈子民兵,想在自己的企业建一支民兵队伍,给全市的民兵打个样儿。”他自己投资7万元,置办了一流装备。

2010年5月6日,当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风过硬、威武刚强的民兵队伍——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民兵应急分队,接受盘锦军分区参谋长点验时,得到领导的连连称赞:“这支民兵的正规化程度和抢险能力,不亚于我们正式编制的民兵连队,在东北三省也是配备超强的。”

之后,徐恩惠又陆续投入20多万元购置民兵的服装、作战靴,建立民兵之家、装备库,每年参加三四次民兵应急演练,每次投入6000余元。只要部队车辆遇险,全部免费救援。

党的十八大以后,徐恩惠把军民融合思想融入到民兵分队建设中,将提高战斗力与提高生产力相结合,采购大型装备先考虑民兵在抢险时是否用得上。购置军民两用的大型机械,形成由大、小吊车和大拖车、小拖板车、抢险车、野外作业工程车、小客车、指挥车等15台救援车构成的救援装备体系,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实力,而且有效提升了应急抢险能力。台风来袭时,这支民兵应急分队出动10余台工程机械车辆备勤,看到整齐的民兵队伍和齐全的大型装备,军分区领导说:“有了这支民兵力量,我们的抢险救援更有底了。”

近年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徐恩惠投资20余万元,建立了企业信息化指挥网络平台。每台救援车安装GPS定位系统,为民兵配发支持多方通话、发送短信、信号覆盖全国的对讲系统,前方一旦发出救援指令,距离最近的车辆第一时间赶往救援现场。几年来,徐恩惠组织的民兵应急分队,出动车辆1000余台次,义务抢救伤员100余人,完成防洪、救火、特大交通事故抢险救援任务,无偿抢修、检修总参某研究所、盘锦军分区、盘锦市消防队特勤大队等10多家单位的车辆。企业的抢险救援能力也大大提升,2013年在安联全球救援第三届全国汽车救援技术挑战赛中拿到了冠军。

今年77岁的徐恩惠,虽然脊背微驼,却反应敏捷,走路生风,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用实干担当共产党员的使命。他总说:共产党员是一生的,没有退休和不退休之说,要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用正能量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