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连,现年74岁,中共党员,是盘锦市双台子区建设街道三千米社区志愿者、盘锦市秧歌协会特约报导员。
1969年,郑国连由青岛海军北海舰队复员,退伍后分配到锦州铁路局胡家镇车站。由于工作突出,1969年11月9日加入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在职期间,他尽职尽责,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1969年盘锦抗洪,郑国连自己家里炕上都是水,但他舍小家顾大家,坚持在车站为旅客服务,没请过一次假,没有丝毫抱怨,多次为旅客解决难题。一次工作中,一名旅客下车的时候晕倒了,他及时把旅客送进医院,还帮其交了住院费,得到了旅客家属和群众的感谢与好评。
由于工作突出,他被提升为车站站长、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车站连续10年被铁路局树为标兵,他也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在铁路分局作经验介绍,成为沟海线的排头兵。
郑国连退休不退色,退休后的他主动找到社区党组织要求贡献力量,在社区担当起志愿者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组织支部党员走访困难户、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社区老党员秦宝山身体长年不好,他的孩子们住在兴隆台,有时发病孩子来不及赶过来,他就让自己的孩子接送老人去医院,让老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他经常带领支部党员清除垃圾、小张贴等,改变了小区卫生环境,得到了居民的赞赏。在社区,他发现工作人员工作太辛苦,于是每逢节假日,他就主动协助社区领导值班,尽量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遇有雪天,他就组织部分党员在工作人员上班前把社区门前积雪清扫干净……他以实际行动,带动着社区的老同志们纷纷加入到为社区积极做贡献的队伍当中。有的居民问他:不给工资咋那么积极呀?对这些人的疑问他总是一句话:“我是党员。”
在社区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中,他主动和支部委员下去走访,为腿脚不方便的党员送学上门。他还开创了“微信党课”,定期为群内党员发送党课文章。为了把社区的好人好事分享给大家学习,他利用手机网络进行采访报道,除了在社区内采访还深入部分企业或单位。对盘锦市自来水公司、兴隆台创新街道等采访都分别进行了报道,新闻稿件多次在文明盘锦网站发表,被聘为“特约报导员”。他常说,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多为群众做点事情。
郑国连最近被《盘锦市秧歌协会》聘为特约报导员、盘锦市秧歌协会支部委员(临管党员)。他积极发挥作用,挖掘一些老年朋友们,白天没事蹲墙根儿,唠嗑解闷的。并主动向社区党委申请也注册了一支秧歌舞蹈队。为把秧歌队办好,他还自费出资6000多元,为秧歌队购买了服装及用品。平时经常带领秧歌队员们练习,既为居民演出,又为创城做宣传,还以志愿者团体的身份为社区清理垃圾,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秩序。在社区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时,他要求秧歌队的队员们集体听党课,他组织队里的党员、积极分子分别走访了老英雄志愿军人王海川、生病住院的老党员韩桂英、困难户郑艳霞夫妇等,大家捐款捐物,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
郑国连认为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为人民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