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全面小康典型人物 30余年坚守一线的质量守护者
30余年坚守一线的质量守护者
【2020-01-12 来源:合作区】

一身普通的蓝色工装,一顶黄色小帽,小编见到他时,他正在车间内忙碌着,“认真”、“仔细”是他嘴里出现率最高的字眼。从业30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始终以高标准要求着自己,今年的五一,他获得了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今天,《最美新区人》栏目将带你走进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去了解这位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成绩的新区人——王丽红。

今年58岁的王丽红,是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焊装车间车架班质量班长,在同事的眼中,他做事不张扬,勤勉负责,保证着每一台出厂车辆达到质量要求。自1982年进厂以来,从一名普通工人到现在的质量班长,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根生产一线,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赢得了领导、同事的交口称赞。

黄海汽车是客车届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客车业拥有多项第一,是丹东支柱企业之一。王丽红每天主要负责的是所有车型车架的制造工作,在工作中,他处处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始终将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放在第一位,以做好本职工作、监督好上道工序、服务好后道工序为工作目标,不断完善车架制造工作,优化操作流程,提升加工手段。

  王丽红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超高的动手能力和严格的现场管理策略。客车生产特殊,要求多、车型变化大,专项文件下发频繁,人员流动性较大。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王丽红会合理安排车架焊胎调整时间、调整顺序和生产顺序,做到调整和生产两不误,将车架总成采取分散及合成方式同时生产,减少工作量集中,避免形成生产瓶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日生产量要求。他每天都在生产一线,对现场生产工作认真巡检,做好生产现场管理工作。“我的工作是个细致活,下生产线的车必须要细致检查,不能有一点点误差,哪怕一点点的误差,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我要为自己的工作分责,也要为以后开这辆车和做这辆车的人负责。”

2006年,工作中的王丽红发现旧的气簧定位仪适用不了所有的车型,而且安装麻烦、费力,成本费用也相应增加。“难道就没有更方便、更省力的方法么?”王丽红对这台仪器上看下看,仔细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工人们的实地操作,经过10天的设计、制造和实验,终于,一台能够适用于所有车型的气囊气簧定位板被他设计出来并投入使用,光这一项,每年就为公司节省约12万元的工装费用。

在日常工作中,王丽红往往能够结合实际,根据不同车型,研究车架焊胎通用性,合理利用现有车架定位装置、平台焊胎等工装,做到一胎多用。2019年——2020年间,根据个人的生产经验,他设计、调整焊胎59个批次,新试车型20个批次;设计、制作土工装40余套;制作样板、检具11套等,每年节省焊胎投入和调整费用约50余万元。对设计、工艺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80余条,优化了车架设计结构、工艺流程,减轻了工作强度,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

从业以来,王丽红多次获得公司及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等奖励及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了丹东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一份承诺,一种坚持,一种责任。在工厂奋斗30多年的王丽红,再过两年就要面临退休。在采访中他对小编说:“我很舍不得这里,这里能看到我在这奋斗的身影,我把我的青春都奉献在这里,我见证了黄海汽车的成长,希望我能为公司多做点贡献,为新区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