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全面小康典型人物 龙王塘街道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注重好人带头、主题引领 “大连好人”带出“好人服务队”
龙王塘街道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注重好人带头、主题引领 “大连好人”带出“好人服务队”
【2020-12-17 来源: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在高新区龙王塘街道,一位“大连好人”扩展出一支“好人服务队”,又发展了“党员爱心车队”“辣妈帮”“连心”等多个爱心组织;建成一个“公益银行”,把居民做的公益献的爱心都存进去;针对青少年的“红帆之家”,把传统节日过出了创新的意义……近年来,龙王塘街道在深化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注重通过好人带头、主题引领,让文明之风浸润乡间、普惠百姓,形成健康向上、积善利人的良好氛围。

    好人服务在一线,百姓诉求有人帮

    在龙王塘街道黄泥川村活跃着一支由“大连好人”“大连好楼长”组成的“好人服务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队伍不断壮大,“好人”传帮带让这个村成为了各级“好人”模范“专业户”。

    “大连好人”梁贤麟是这支队伍的发起人。担任居民组长的20多年时间里,他始终把乡亲邻里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宣传政策、登记外来租户信息有他忙碌的身影;调解居民矛盾更是磨破嘴跑断腿;大年三十帮助空巢老人疏通下水没赶上全家人的年夜饭……一件件好事让村民们赞不绝口。

    “自己就是再有能耐,那也是小,我就一直想着怎么团结起一个组织、一个力量把这些老百姓的小事、好事给坚持做下去。”梁贤麟将自己的想法向村党委汇报,立刻得到了全力支持。于是就有了他和“首届大连百名好楼长”孙兆阳的强强联合,黄泥川村“好人服务队”建立了起来。三年来,服务队的成员不断扩充,他们有党员、有学生、有外企职员,还有当地村民,便民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党员爱心车队”从之前的青年服务品牌成长为全村志愿服务队伍的品牌,爱心送考、爱心送医、扶助空巢、募捐义卖,实现了把爱心和诚意放在轮子上,用真心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环保护绿服务队发动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协助整治环境、植树护绿,为黄泥川村获评首批国家森林乡村作出了积极贡献。梁贤麟领衔的群众宣讲团成员每年为基层党员和群众开展政策宣讲10余次,用百姓话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在梁贤麟、孙兆阳等模范典型的带动下,好人服务队里还涌现出了孝敬公婆好儿媳、“大连好人”王熙华等道德典型。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好人”们当仁不让挑起重担。正月初五,梁贤麟得知居民组里有外地返连的租户,他立即上门宣传居家隔离政策,看到这户居民家中物资不足,他忙前忙后为其购买生活物资。突然这位居民提出家中电磁炉出现了故障没法做饭,梁贤麟一边让老伴多准备饭菜,一边托人开车将他带到旅顺的商场购买电磁炉。“当时疫情最紧迫的时候,别人都待在家里保平安。可他这个人还成天往外跑,让我担惊受怕的。”梁贤麟的老伴回想起来总是不忘埋怨两句。“几十年了,他就是这么个人,反正我也劝不动,我就力所能及地帮他干点儿,也算给他减轻负担。”

    其实这个负担并不轻松,就梁贤麟负责的居民组最多时有将近20户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居民。测温记录、生活保障都靠梁贤麟和好人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一天下来腰酸腿疼,但梁贤麟总鼓励大家:“比起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做的不算啥,能让乡亲们平平安安,再累都值得。”

    目前,黄泥川的好人服务队已发展到百余人,他们和全街道近千名志愿者一样利用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载体活跃在便民服务的第一线,涌现出“辣妈帮”、“连心”服务品牌等全市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不断书写志愿服务精神的新篇章。

    文明城市大家建,“公益银行”存爱心

    每年的创城工作对“大连好人”、时任官房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娟都是一次“大考”。村改居、回迁区、开放式小区、弃管楼、农贸市场、饭店一条街、人口流动大……这些文明城市创建的“老大难”都集中在王娟任职的这个社区。每天早上匆匆吃过早饭,王娟就开始了一天的“连轴转”。早点摊位“越界”了,她得及时给规劝回去;有遛狗不拴绳的,她得苦口婆心地讲一番;楼道乱堆乱放、玻璃脏了,她就带着社工们一起干。亲戚朋友不理解,王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久而久之亲朋们觉得她也不会“网开一面”,有的也加入到清理环境的行列中。

    这给了王娟一个启示,要提高文明指数既要实干也要发动,让老百姓由内而外地做文明人、做文明事。王娟把培育良好家风作为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家风家训道德讲堂、老物件家史展、亲子运动会等主题活动把树家风、育品德的思想主题传播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官房社区在全街道率先推出的“公益银行”项目,把群众日常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长、频次和效果登记攒存,年底按照积分多少兑换奖品捐赠给辖区弱势家庭,居民纷纷加入其中,环境美了、人心齐了,也实现了公益爱心的温暖传递。

    全街道12个村和社区都把提升文明指数作为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全情全力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在提高创建水平、加强联动配合上作加法,在解决群众“痛点”“堵点”上作减法,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作乘法,在治理不文明现象上作除法,让文明之风的正能量成风化俗。

    “红帆之家”有创新,“我们的节日”有口碑

    “红帆之家”是龙王塘街道为推动党群融合式服务创新建设的实体平台,作为龙王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帆之家”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题,推出“红帆小课堂”子项目,让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课余时间不再被手机游戏霸占。每年寒暑假,“红帆小课堂”都会邀请退休老教师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辅导课业、组织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带领孩子们到大连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每年正月十三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船型海灯传承活动,邀请传承人手把手教授扎制技艺、讲述民俗文化,既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也增添了对家乡和优秀民俗文化的热爱。

    为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育人作用,龙王塘街道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常态化、系列化,通过对一个个特色传统节日内涵的深入挖掘,与时代特点的紧密结合。“元宵节”的灯谜赛、“清明节”的英烈诗会、“端午节”的邻里百家宴、“中秋节”的外来建设者文明之星评选和南腔北调文艺巡演,让群众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与此同时,社区好人榜评选、校园-社区青少年道德养成合作机制、文明楼院PK赛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活动把文明火种播撒在群众心中,收获新时代的乡村文明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