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玲先进事迹
王香玲同志,1975年出生,担任南芬区住建局村镇办主任之前,在原郭家街道办事处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基层管理工作经验。2014年9月份担任村镇办主任工作以来,更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负责有担当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她恪尽职守,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王香玲同志坚守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办事不推诿,遇问题不回避,做到不贪不占,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先进个人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区“三八红旗手”,并多次被评为局年度考核先进个人。
二、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全力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的一大惠民工程,是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安全的民生项目,是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今年是扶贫攻坚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的关键年,王香玲做为村镇办主任,作为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基层业务的执行人,深感肩头责任,使命担当。她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制定方案,组织落实,并监督执行,确保了今年扶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
1、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分配任务。
在上级年度任务下达后,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及时拟定实施方案,认真分析危房改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调整工作思路,形成制度程序,报请领导批准,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为加强日常工作推进,积极协调区政府、扶贫办及民政等部门,成立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奔赴各办事处、各行政村等一线,指导帮助各办事处完善相关手续,监督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今年六月中旬就完成了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提前完成了扶贫攻坚任务。
2、群众利益无小事,忘我工作留遗憾
王香玲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全力完成每一项工作,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也正是因为对工作的一份忠诚和执着,也让她留下了一份终生的遗憾。2016年,远在吉林的父亲被查出口腔癌,当时正值国家审计组对各县区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审计,审计组工作安排紧锣密鼓,作为危房改造的主要负责人,王香玲根本脱不开身,虽然领导多次催促她回家探望父亲,但是她仍迟迟没有动身回家。审计工作圆满结束了,但是紧接着建房审批、危房改造鉴定,工作一个接着一个,几次和领导谈工作时接到家里的电话她都说等忙过这段再回去。放下电话,擦干泪水,继续工作。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她终于可以短暂脱身回家了,可是重病的父亲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再也不能和她说话了。父亲永远的去了,留下的是她一生对父亲的亏欠。忠孝难两全,送别父亲,她又返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完成她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摸清底数,实现清零。
2020年是我区3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之年,自2012年以来,已改造完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86户,极大改善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为了摸清底数,今年6月份王香玲同志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利用不到三周时间对我区3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逐一鉴定,评定出房屋等级,并为312户订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状况信息牌,为全面摸清我区农村危房存量,如期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提供了政策依据。
4、分类比对,确保信息准确。
积极协调区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部门对4类重点人员信息进行比对,部分农户的身份是多种的,既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又是低保户,王香玲同志经常加班进行逐户比对,截止目前经过村镇办比对的农户已达2千余人次,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危房改造农户个人信息的准确度,在全市网上系统录入信息筛查中,我区录入率、准确率均排第一名。
5、强化质量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
农村危房改造对象都是最贫困的群众,他们当中有的缺劳动力,有的缺资金,还有的老弱病残,王香玲同志经常给工作人员说的一句话是,“咱们干的这项工作靠的就是良心,要把改造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为他们设身处地的去想、去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协调各部门工作人员逐村逐户的验收。办公室里好几个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王香玲同志发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也记着王香玲同志对困难群众满满的关心。作为今年我区危房改造唯一的建档立卡户——思山岭街道财神庙村村民梁凤久是今年的重点危房改造对象,在前期的鉴定过程中,老梁的住房与翻建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唯一的意愿就是建新房,考虑到他家的具体情况——本人年迈体弱,家中子女生活困难,又没有劳动力,王香玲多次与扶贫办和办事处领导协调,帮助他筹资建新房,在建房过程中还几次下乡实地监督检查,确保建房的安全,解决了老梁的住房安全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王香玲时刻不忘党员宗旨,对待群众如家人般温暖,为群众排忧解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夸赞和各级领导的肯定。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她将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创新工作思路方法,为建设美丽南芬、幸福南芬、富裕南芬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