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春,今年43岁,通过选举担任八里甸子镇大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艳春走上了支部领头雁的这个岗位后,面对历史遗留的一些问题和目前村班子现状,他确定感到从未有的压力和责任。
打铁先要自生硬这是他的理念,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要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要当好村支书,当好班长。他首先带头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学习实用科技、学生市场经济知识。从班子建设入手,进行村两委的工作作风、思想整顿,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分析原班子存在的问题就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交心谈话,书面汇报的形式的沟通,解决了思想疙瘩,统一了认识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求大同存小异,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民主决策,消除了大家心理隔阂,心里顺了工作起来积极性也高了,发挥了班子在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大南沟村是省内外闻名“林业苗木”专业村,苗木收益占村民收益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然而,2020年却成了艰难的一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原本每年年后都会有苗木客商到村洽谈生意,今年却延迟了。刘艳春书记没有坐以待毙,一边给村民打气,一边让结对帮扶干部继续关注苗木供求信息,提高苗木销售渠道,通过网上、微信、电话时刻与以往苗木客商保持密切联系,保持客源联络畅通。为了避免外来客商定购苗木进入大南沟村,刘艳春组织村干部将大南沟村“产业微信群”改为“防控微信群”,构建覆盖全村的网络防控“绿色交通线”。该群还向全国苗木客商发出消息,推迟或实施网上订单的方法定购苗木,既不耽误苗木销售又达到了防控的要求。目前,该村已经通过微信群发布消息2000多条,成为全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手段。经过多方努力,村民们之前受疫情影响的担心顾虑打消了,苗木销售势头也日渐好转。苗木种植大户朱有文哥俩说:“现在目前来看,与去年相比,收入不差上下。”他种植的长梗刺五加、椴树苗卖了130万元。这只是大南沟村今春苗木销售的一个缩影。
夏秋之际,正是桓仁满族自治县雨水不断的季节,与往年不同,过去一到雨季就愁房子漏雨,大南沟村民包维琴过去家中没有致富项目,生活相当窘困。刘艳春得知这种情况后,帮助协调扶贫贷3万元及生产管理技术、帮助销售苗木等手段,包维琴又在别村租地5亩种植刺嫩芽和九角枫,年收入突破2万元。刘艳春海积极协调为6户贫困户及档外3户低保兜底、6户危房改造、安排2个贫困户公益岗就业。同时提供苗木供求信息,提高苗木销售渠道,今年帮助村民销售苗木5万余元。现在村民提起这个支部书记,都称赞他为“他是我们大南沟的领头雁”
刘艳春积极帮助村民大力发展苗木产业之后,村苗木种植面积从1300亩增加至2800亩,每年苗木净收益140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的村民经济收入700余万元,苗木收益处村民总体收益主体地位。在发展苗木种植培育经营的基础上,他不甘止步于此,他想给百姓带来新出路,在经过一次次的探讨研究后,他把目光聚焦到旅游上,先完成村文化广场、大门、院墙、边沟维修改造及村口“小花园”建设工程,推进景区抗联红色文化建设。又与村里共同完成“红豆杉归山”旅游总体规划、红色生态旅游康养立项、抗战史实入户搜集整理、景区柏油路铺路、红豆杉归山、道路绿化、民宿设计施工等工作,成立了大南沟和乐联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百姓打工就业。在争取到沈阳药科大学授予的“社会实践学习基地”牌匾后,刘艳春又主动联系并拟与辽宁科技学院签订羊肚菌合作伙伴项目,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匾,以扩大景区知名度和开辟致富产业项目。现在,大南沟村有了自己的广告——“绿水绕青山,世外有桃源”。
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文明也得搞上去。他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通过走访群众,把那些有一技之长乐于奉献的人员组织起来,通过文艺活动影响了群众,消除村里一些封建落后的迷信陋习,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入农村,采取多种形式搞文化活动,在各个节日村里统一组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文化生活,很受群众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