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全面小康典型人物 执着前行永不止步的医学探索者——记抚顺市第十四届“百姓雷锋”赵海
执着前行永不止步的医学探索者——记抚顺市第十四届“百姓雷锋”赵海
【2021-06-16 来源:中共抚顺市委宣传部】

2019年12月11日,刚刚参加完上海学术会议的抚顺市第四医院副院长兼乳腺一病房主任赵海,正忙着整理资料与团队研讨,加上当天还有手术,他利用午休的时间接受了记者采访,“手术只需要个把小时,但在手术之前,患者个体需求比如:是否保乳和有乳房再造要求,患者的生活饮食因素、术前相关检查、癌变情况以及乳房大小、皮肤组织情况……方方面面,都要与患者做详细的沟通。”赵海告诉记者,最近他的时间安排得确实有点紧,除了正常工作、学术交流之外,每年春节期间还参加西部志愿者活动,到新疆,四川、湖北、甘肃等贫困地区开展义诊科普宣传活动。

为救治患者 踏上研学之路

1992年从大连医学院(现为大连医科大学)毕业就到抚顺市第四医院(原抚顺市肿瘤医院)工作的赵海,从此全部身心投入工作。

1993年,医院决定成立乳腺治疗组,赵海是其中的一员,从那一天开始,他学习、进修的脚步就从未停歇。当时天津市肿瘤医院是国内乳腺专业比较权威的医院,赵海就多次自费到那里系统性学习。听说国内哪里有举办乳腺专业讲座、论坛,路途再远他也要风雨兼程。他在浙江省中医院学习的两周时间里,为了不浪费宝贵时间,干嚼了两箱方便面,每天只睡3个小时,去厕所都是跑着去跑着回,在短短时间内竟看了1.4万张钼靶片子。学习结束后他人瘦了一大圈,眼睛也凹了进去。“当时,家人见了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我被打劫了!”赵海回忆。当家人得知本应一两年才能学完的知识,他两周时间就搞定了,家人问他图什么时,赵海的回答是啥也不图,就想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正是因为赵海的回答改变了家人的想法,家人对他的研学之路给予极大的支持。

他曾多次北上哈尔滨,南下天津、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广州、福建等地,足迹遍布祖国各地,近到省肿瘤医院,向乳腺专业的权威人士系统学习乳腺治疗技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掌握前沿技术。他以拼命三郎的精神不断拼搏进取,1999年在首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大会上他看到国外专家有关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手术方式很有实用价值,但是当时国内还没有相关数据报道,而前哨淋巴结手术使用的示踪剂非常昂贵需要专用的特殊设备,他就想是否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示踪剂特点和寻找前哨淋巴结的原理,他借用学校实验室自费在动物身上做了上千次试验,采用国内能够买到的价格低廉的药物来替代国外的昂贵示踪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多月的摸索、研究,他找到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最佳手术时机和示踪剂注射方法及部位,并且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用最小的创伤解决腋窝淋巴结的问题。为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的患者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最大程度保留患侧上肢感觉和功能,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率高,使用的示踪剂价格便宜,能够有效反映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减小了对患者的创伤。”赵海介绍。为了这份执着,他舍弃了许多。儿子从小到大,作为父亲的他,没有给开过家长会。孩子高中毕业时家长会是他参加的唯一的一次家长会,结果是找不到孩子的教室,不认识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双休日如果在家休息一天,帮助妻子干点家务,对妻子来说就是份很大惊喜,如果全家出去看场电影,或出去旅个游,那只能是妻子的奢望。

二十年前,赵海为了去广州观摩一台手术、参加一次精彩的专业会议,周五晚上坐上3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去广州,学上一天,再坐上30多个小时的火车回来。为了节省时间,不影响周一的正常工作,他在往返的火车上整理资料和数据,进了实验室就没白天没黑夜地进行实验论证。他曾经用大半年下午没有手术的时间,一头扎进病理室看了近2000张乳腺病理片子,通过显微镜,从肉眼所见实体肿瘤到镜下肿瘤细胞的结构认真分析研究,只为更好地研究疾病的发展成因、认识肿瘤的特点。

追求卓越 只为服务患者

在长期的治疗中,赵海发现,女性患者在乳房切除术后的情绪波动非常大,如果能够保住乳房,那无疑不只为患者去除了病痛,还为患者保留了女性的尊严,使她们更好地回归社会。国外保乳技术在这个时候已经成熟,而国内开展很少。他开始主攻此项技术,2002年,成功地完成了抚顺首例保乳手术。现在在抚顺市第四医院,只要患者是一期乳腺癌,90%以上可以做保乳手术。全国此类手术仅仅是占乳腺癌手术的不足10%,而赵海所带的团队整体乳腺癌手术保乳率可以达到40%以上。2015年6月,赵海又为一位患者成功完成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假体Ⅰ期再造,意味着两次手术合一,即癌症切除与植入假体在一次手术中完成,这样患者就不需要两次开刀。当患者手术后醒来,不只乳腺癌手术成功,而且她拥有了比原来更完美的乳房。此项技术已经是乳腺癌手术上国内最前沿的手术了。“赵海做的都是疑难手术,每例手术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对医生的体力是个考验。赵海患有20年的糖尿病,现在他每天都要给自己扎上两次胰岛素,再服用四种口服药来控制血糖。由于手术时间较长,饮食不规律,有时一台手术下来,会浑身乏力出现低血糖反应,满身出虚汗。但是就是这样,他还在不断突破自我,在手术方式上不断创新,小切口手术、隐蔽切口手术,美容切口手术等等一次又一次的创新、突破,就是为了患者的乳房手术后更安全更美丽,每一次突破都是要更长的手术时间和增加手术难度。他在爱的天平上,患者的砝码永远重于自己。”医院党委书记刘洪浩告诉记者,多年来赵海始终初心不改,不断提高医技只为服务患者,同他一同分配来医院的七名大学生,现在只留下他一人。为了乳腺科的发展,他殚精竭虑,从不间歇。

“有赵海医生在,我的生命永远是阳光普照。”今年62岁的罗某每天都是笑盈盈的,再加上她那精力十足的样子,让人怎么也看不出她曾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原来2015年3月,罗某感觉自己乳腺有疾,慕名找到赵海,赵海经过一系列周密检查评估,给出建议先做几次化疗再手术,她心里明白,自己得了癌症。“红包赵主任收下了。”听到家属反馈的信息,她才放心地让医护人员把自己推进手术室。第二天一早,护士长李云宏来到病床先向她祝贺:“手术非常成功!”说完,递给她一张收据单:“你看看就明白了。”她接过一看,是住院押金,金额和术前给赵海的红包一样,她瞬间脸红了,感慨道:现在还有不收红包的医生,赵海是白衣天使,也是活雷锋。她不知道,拒收红包是赵海从医一直恪守的信条,但为了让患者安心进入手术室,术前凡是给红包的他都收下,然后第一时间交给护士长,由她安排人以患者的名字交上住院押金。护士长李云宏说:“这是他雷打不动的规矩。”院内院外,赵海的医者仁心有口皆碑。”

2014年,曾有一位在沈阳工作的荷兰患者经人推荐找到了赵海,非要这个不懂荷兰语的专家给看看病。原来,这位荷兰患者在4年前在其国内做了保乳手术,怀疑自己乳腺癌复发。赵海借助工具一字一句地翻译她的病志,通过进一步诊断,发现手术原位置是“肉芽肿”,而非癌症复发,于是建议她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这位荷兰朋友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并欣然接受了赵海的意见。多年来赵海认真总结临床经验,练就了一双神奇双手,他的手可以和检查仪器相比,患者赞誉“手赛CT”,从来没有发生过误诊和医疗事故。现在每年赵海要做500多台手术,其中涉及保乳、再造、前哨、病变导管精准切除等有难度的手术,他都亲自去做。这样的手术大约占他全部手术量的70%。这样的比例,在国内,其它专家很难做到。

爱心奉献 公益随行

在医院,赵海是一名医生,在社会,赵海是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他先后多次与全国各地的乳腺外科专家一起,自费到新疆、四川等省的西部偏远农村,免费开展手术治疗、业务讲课、科普宣传、捐赠图书等公益活动。赵海说,西部偏远山区的农村医疗条件差、技术水平低,预防意识差,更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2017年、2018年、2019年,赵海连续获得“与美丽同行·西部行优秀志愿者”及“与美丽同行·粉红公益十佳科普明星”等称号,他还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美丽同行·女性健康关爱计划”捐款2万元。作为医生,赵海十分重视乳腺癌预防的科普宣传,他经常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社区、厂矿进行女性乳腺癌的免费筛查和健康宣讲、义诊活动,每年要义诊服务群众达到5000余人次,进行20余场讲座。他说,医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医学知识来做科普,让群众了解疾病预防知识和正确的诊治常识,提高肿瘤的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所以这些年来,无论有多忙碌他都要坚持做公益科普讲座,进社区、进单位、进工厂、机关、学校等,足迹遍布各个角落,而且近年来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开展了网络科普讲座,走进电视台、电台等,让更多人受益。

2016年,赵海带领的抚顺市第四医院乳腺团队,先后增挂了中国妇联妇女发展基金会女性肿瘤预防基金会支持的“乳腺疾病预防门诊”及“全国乳腺癌治疗协作组成员单位”“全国乳腺癌男性乳腺病例协作组成员单位”三块牌匾,其中全国乳腺癌预防门诊全国只有13家,抚顺第四医院成为全国市级医院乳腺科的佼佼者。“粉红丝带”是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的公认标识,用于宣传“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2015年7月,赵海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建立了三个“粉红丝带飘起来”微信群,开启24小时医疗护理全覆盖的服务模式。随时回答患者的疑问,包括治疗、饮食、康复等。目前,已经有数百名患者加入这三个微信群,与医生护士进行互动。针对网络微信中患者集中咨询的问题,赵海还经常写一些科普小文章予以解答,与大家一起分享,再经朋友圈扩散,让更多的人受益。

为了服务更多的患者,2016年12月,赵海在“好大夫在线”开通了个人网站,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及时回复着网上咨询的每个问题。现在已累计帮助患者数百人,疗效满意度100%,态度满意度100%……这组出现在他个人网站上的数据,打造了作为一名好大夫的信誉度和患者对其的满意度。从一名普通的乳腺科医生成长为省内外闻名的医疗专家,在他看来,只要肯付出汗水,再难的技术也能学会;只要满怀善意与真诚,就能获得患者的信任。

27年来,他先后被授予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辽宁好医生、抚顺市劳动模范、市青年劳动英雄、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几十个荣誉称号,也先后获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乳腺微创美容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乳腺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等几十个专业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