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彦,原钢城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曾荣获鞍山市第六届道德模范、“鞍山好人”、鞍山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老黄牛”,是高国彦给自己起的网名,也是他最真实的人生写照——他从事基层党务工作四十年,一直默默埋头耕耘,兢兢业业、不计得失;他虽多种疾病缠身,却凭着一股“牛劲”,用真诚与无私谱写了一首首动人诗篇……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工作是复杂而繁琐的,考验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心性,更是对党性的欲火锤炼。1977年,刚刚走上宣传工作岗位,高国彦就对这项工作充满了执着。他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又担负起为干部群众讲党课、做宣讲的职责。在宣传工作岗位,他全身心地投入,无论是办板报,还是编报刊;无论是做宣讲,还是搞活动,处处都能看到他奔波忙碌的身影。
2009年,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宣讲工作,街道党工委在原有的基础上组建了“红星宣讲团”。闲不住的“老高”又忙碌起来,他听说市委党校教授王志洲和解放军陆军炮兵指挥学院队政委高凤久退休在家,多次登门拜访、做工作,通过他不懈的坚持,两位同志终于同意加入宣讲团。除了负责“红星宣讲团”的日常管理工作,“老高”还亲自做宣讲。由于视力原因,无法依赖讲稿,总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备课,把每一句话深深印在脑子里。
高国彦是先天性白内障,1992年又患上严重的糖尿病,同时还患有冠心病。多种疾病的作用,再加上常年文字工作用眼过度,使他的右眼视力不到0.06,左眼视力仅有光感。尽管时刻面临完全失明的危险,他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说:只有拿着笔,才觉得脚下坚实、心里踏实、生活充实。
2008年6月2日,在第一次做眼部手术时,他上午做了十几项检查,做好了术前准备,可下午却偷着跑回单位,起草了一篇2000多字的工作方案,又安排了几项工作,晚上7点多钟才返回病房。3日做手术,5日下午他就戴着眼罩回到了单位。次年8月,他又做了第二次眼部手术,术后第三天下午他就又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当时,街道党工委正准备编写一本《党员风采录》,他不等完全恢复又把任务接了过来。写作时,他看不清稿纸上的格子,看不清文字,甚至看不清笔尖落下的地方,完全凭感觉,常常写着写着两行字就挤到一行去了。就这样,他在不耽误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整理出14个典型人物的事迹,形成了近10万字的文字材料。
基层工作平凡而又琐碎、单调而又清苦,但是平凡同样可以书写精彩。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高国彦几十年如一日,不求索取、甘于奉献,身体力行践行党的宗旨,用一份执着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
2001年街道成立了老干部精神文明工作指导团,他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带动了大批老年志愿者参与街道精神文明建设。2009年5月,钢城街道在此基础上创办社区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组建了5支党员志愿者团队,即“红星宣讲团”、“红星服务队”、“红星联防队”、“红星艺术团”、“红星法律援助团”,共吸纳党员志愿者300多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功能,在他的提议下,街道还开通了“红星救助热线电话”。“老高”常说,“爱岗敬业就要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系百姓,情系民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高国彦正是凭着坚强的信念、忘我的热情,用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行闪光的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