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全面小康典型人物 凌河好人闫淑菊——孝老爱亲传佳话 和谐家庭好家风
凌河好人闫淑菊——孝老爱亲传佳话 和谐家庭好家风
【2021-06-25 来源:凌河区宣传部】

       闫淑菊,女,195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居住在榴花街道七六八社区。

       “百善孝为先”是古训,也是闫淑菊常说的一句话。在榴花街道七六八社区,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四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公公婆婆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众所周知。

       她照顾公公婆婆四十年,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婆婆患有血栓,长年卧床,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闫淑菊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直到婆婆去世。公公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在老人的屋子里,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为了让老人吃的可口,闫淑菊总是费尽心思,不重样地准备一日三餐。公公牙齿掉光了,但又不愿镶牙,之后闫淑菊就再也没做一回硬实的米饭。老人不爱吃太热的食物,每次饭菜熟了,闫淑菊都要先为老人盛好,凉一凉才端给老人。闫淑菊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每到父亲节、重阳节和老人的生日,闫淑菊都会给老人买礼物,并叫来儿子、女儿和孙子一起为老人过节,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2017年,闫淑菊和全家人陪着97岁的公公度过了他人生最后一个春节。都说媳妇难做,可闫淑菊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公公婆婆在世时都经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们老两口前世修来的福分!”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闫淑菊和丈夫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自1974年结婚以来,夫妻俩始终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儿子、女儿婚后虽没有跟他们住在一起,但是儿媳、女婿都把他们当作亲生父母来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他们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它就像催化剂一样使整个大家庭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

       早已年过花甲的闫淑菊诚信热情、敬老爱幼、乐于助人,不仅对家人这样,对亲戚邻居也是如此。她在小区里带动老年朋友组建“读书小组”,在楼道里设立“科普园地”。她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弘扬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用孝、爱和善让幸福传递。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妇女,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用自己勤劳与智慧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