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引领 奋力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在中共辽宁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23年2月22日)
郝 鹏
中共辽宁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既是一次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的部署会,更是一次凝聚力量、激发斗志的誓师会。全会审议通过的《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是坚决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任务书、作战图,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实施三年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实现新突破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实际行动,是辽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省“十四五”规划、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全省上下已经形成共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部署要求上来,充分认识实施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第一,实施三年行动是政治任务,必须践行使命、诠释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充满期待,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推动解决重大问题,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面向“十四五”,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时期要有突破的重要指示;去年8月在辽宁考察时提出,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在今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东北振兴蓄势待发。这些重要指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和期望,也是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任务。实施三年行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不是一项普通的专项行动,而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必须回答好的政治大考。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把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作为当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三年行动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动振兴发展,积极探索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规律,摸索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实践路径,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履行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努力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强有力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辽宁力量。
第二,实施三年行动是振兴亟需,必须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党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20年来,辽宁振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面对这样的形势、这样的压力、这样的竞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也没有任何理由满足于眼前的现状,更没有任何理由消极无为、放弃梦想。我们承认差距,但绝不甘心落后!省“十四五”规划、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全面振兴新突破作出安排部署,我们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当前,“十四五”已过去两年,还剩不到三年时间,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实现振兴时不我待,加快发展迫在眉睫。我们要强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大干三年、奋斗三年,高质量实施三年行动,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第三,实施三年行动是共同夙愿,必须勠力同心、团结奋斗。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曾创造过历史性辉煌,也曾经历过阶段性困顿。几十年来,无论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还是身处异乡的辽宁人,对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再展辽宁雄风始终心心念念、满怀期待。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持续努力,辽宁已经走出了多年来最困难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不断提升,外界对辽宁的预期持续向好,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具备了在振兴发展新阶段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的基础和条件,全面振兴蓄势待发,实施三年行动正当其时!三年行动承载着辽宁人民的热切期盼,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普遍认同。民心所向,政之所往。我们要顺应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引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激发全省上下矢志不渝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昂扬斗志,依靠团结奋斗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第四,实施三年行动是重大考验,必须干事创业、争先进位。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是党和人民对辽宁干部本领能力、精神状态的“大考验”,也是辽宁干部展现作为、体现担当、彰显价值的“大舞台”。机遇就在面前,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就会陷入格局性的落后和战略性的被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必须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辽宁干部到底行不行,三年行动是“试金石”!今天,我们不仅敲响了实施三年行动的“催征鼓”,也立下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军令状”,我们要拿出“辽老大”特有的志气、骨气、底气,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卧薪尝胆干三年,甩开膀子拼三年,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二、牢牢把握三年行动重点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实践,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各项工作。行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10个方面新突破和50项重点任务以及5项保障措施,这些是实现新突破的“纲”和“目”,抓住了就能把握关键、牵动全局。行动方案设定的目标体系,既有定性的要求,又有定量的指标。这些目标是省委、省政府经过慎重研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的。目标一经确定,就要排除万难去实现;承诺一经作出,就要全力以赴去兑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图施工、挂图作战,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通堵点,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要注重把握好4个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实现新突破,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没有质的有效提升,发展就没有持续动力,没有量的合理增长,发展就缺乏有力支撑。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既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尽早赶超全国水平,又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实现质与效的有机统一。行动方案提出了三个“坚决不要”的要求,坚决不要带水分的经济增长,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功夫真正用到实实在在抓经济建设上,对一切形式的数字造假实行“零容忍”;坚决不要带污染的经济增长,就是决不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老路,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坚决不要带血的经济增长,就是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决不要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经济增长。
二是要把握好“谋”与“干”的关系。实施三年行动要把“谋在关键”和“干在实处”结合起来。要善“谋”重“谋”。谋其上者得其中、谋其中者得其下。“谋”要坚持高位谋划,站位要高、视野要开阔,深刻洞察发展大势,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政策举措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补齐“四个短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足“软功夫”,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要围绕目标实现,谋划提出事关辽宁全面振兴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力求取得最佳结果。要实“干”肯“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辽宁振兴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紧盯目标下功夫、求实效,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自己,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主动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做法,取长补短、促进发展。
三是要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实现全省“面”上的发展目标,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点”上的合力支撑。从“面”上讲,全省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同弹一个曲、保持一个调,同心同向、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决不能各行其是、背道而行。从“点”上讲,各市要扛起责任,各展所长、协同共进,沈阳、大连要发挥“跳高队”作用,在三年行动中当先锋、打头阵,全面提升发展能级,率先实现新突破;鞍山、营口、盘锦、锦州要加快发展、壮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其他各市要奋起直追、不甘人后,以自身的新突破助力全省的新突破。省直部门要立足本职、找准定位,工作向目标聚焦、向突破发力,为实现新突破作出应有贡献。
四是要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实施三年行动,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主方向、是目标,要把握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在实现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进”的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就是要履行“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责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稳住信心、稳住预期。“进”就是要在稳扎稳打前提下,确保各方面工作都有新进展,积小胜为大胜,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要在巩固工作成果、提升工作质效的基础上,努力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实现更好更大的突破。
总之,我们要咬住目标不放松,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第一,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积蓄发展势能。行动方案将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在推动经济增长上实现新突破放在重点任务的第一位,就是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为实现新突破积蓄力量。我们要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进出口总额三个“万亿突破”。一是要切实扩大有效投资。投资相比消费和出口,“乘数效应”大,受外部影响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要紧盯投资积累不够、强度不高等问题攻坚发力,推动投资实现合理有效的增长。要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要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关键要靠一大批高质量项目作支撑。要按照梯次布局、压茬推进、滚动实施的逻辑,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要多点发力促进消费。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消费结构、消费层次将出现新的转变与提升。我们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三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要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实施外贸“双量”增长计划,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要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补贴等政策工具,全力支持企业抢订单、拓市场,让更多辽宁商品走向国内外。
第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发展根基。工业是辽宁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我省工业产业门类完备,在保障国家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上责无旁贷、大有可为,这也是辽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底气所在。我们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要推动传统产业提能级、强实力。我省的传统产业主要是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产业,这是辽宁的“富矿”和“宝藏”。要优存量、添增量、提质量,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抓好装备制造业这个“国之重器”,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业赋能增效,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的智能化水平,用“辽宁智造”支撑“制造强国”建设。要拉长石化产业链条,推动石化往减油增化、减油增特、炼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推动冶金产业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做优做强新材料特色产业链条,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二是要推动新兴产业快发展、上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先导性,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把握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要在航空制造、新材料、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构建一批新增长引擎。要培育孵化一批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厚植发展新优势。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是要推动短板产业强弱项、蓄力量。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现代服务业规模小、业态少。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一起抓,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要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大省,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不充分,要抓紧研究突破性举措,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各地区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第三,狠抓科技创新,增强内生动力。辽宁是科教大省,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家底厚实,只要把科教资源充分利用好,把创新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就能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和底气。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全力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构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是要突出创新氛围。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积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转变不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真正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二是要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关系到产业、企业的生死存亡。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聚焦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优势领域,集聚力量、合力攻关,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三是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资源要向企业倾斜,合作要让企业牵头。要加快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联合体,引导创新要素向头部企业集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发展、群体突破。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中试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四是要突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关键靠人才支撑。要把人才工作摆到关系振兴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抓,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政策,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让各类人才有平台、有待遇、受尊重,让更多“千里马”在辽沈大地竞相奔腾!
第四,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发展活力。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要在谋划地区改革发展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一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牛鼻子”,牵一发动全身。营商环境好,市场就活,预期就稳,企业就来了。营商环境本质是“人”的环境,汇聚的是人气,体现的是活力。要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根本,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以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法治环境的持续改善来促进和保障营商环境的根本好转。要全面清理不适应振兴发展的法规文件,坚决惩治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天下客商共助辽宁振兴。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稳预期、强定力、增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各项改革系统集成,才能形成合力。要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注重各项改革协调推进,发生“化学反应”,最大限度提升改革的整体效能。要浓厚改革氛围,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对牵引性、标志性改革要拉单列表,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要反复论证、及时请示报告,确保行之有效。行动方案对重点领域改革作了部署,要提高改革执行力,确保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三是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我省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唯一陆海双重门户、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在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上要勇挑重担。要以战略眼光、全球视野谋划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地缘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要优化开放环境,统筹投资、贸易、通道、平台,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施三年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我们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积累更多社会财富,把“蛋糕”做大,同时又把“蛋糕”分好,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二是要建设美丽辽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让蓝天、绿草、碧水成为辽宁的靓丽底色。三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让“两个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阐释辽宁“六地”等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让人民群众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三、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三年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也必定会充满挑战。全省上下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全力以赴抓落实,确保三年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第一,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谋突破、抓落实。如果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问题所在,很难拿出超常规举措。实施三年行动,首先要解放思想,进一步激活辽宁人骨子里敢闯敢干的基因,通过全面、彻底、触及灵魂的思想大解放,破除思想障碍、根除观念误区,以思想上的“破冰”引领行动上的“突围”。要把思想观念从传统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摒弃拼资源、拼投入、拼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从传统思维惯性中解放出来,打破思维定势,破除路径依赖,与时俱进、创新突破,决不能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过去时,决不能“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要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视野格局中解放出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小战略服从大战略、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地方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把自身发展融入全国大局,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要从等靠观望的消极状态中解放出来,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实现新突破,“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政策创新意识,不等不靠,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需要强调的是,解放思想是要激发大胆探索的智慧和勇气,并不是头脑发热、为所欲为、盲目蛮干,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守正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第二,以能力本领的大提升谋突破、抓落实。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实现新突破,需要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实干家。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补齐能力短板,以铁肩膀、真本事抓发展、谋突破、促振兴。一是要提升政治能力。三年行动是政治任务,抓落实是政治考验,考的是忠诚,验的是党性。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不做选择、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要提升业务能力。干部既要有想干敢干的魄力,更要有能干会干的本事。这次换届后干部跨界转岗、异地交流比较多,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努力成为业务精通、本领高强、善作善成的内行领导。特别是处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一线的同志,要熟悉掌握产业发展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懂得产业行情,会说产业行话,与企业家对得上话、谈得了事。三是要提升统筹兼顾能力。三年行动千头万绪,要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好全局和局部,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善于抓主要矛盾、区分轻重缓急,处理好抓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在两难甚至多难中找到最优解,在多重目标中找到平衡点,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第三,以工作作风的大转变谋突破、抓落实。实现新突破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必须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抓落实。一是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行动方案中的10个突破、50项重点任务,哪个突破不需要迎难而上?哪项任务不需要较真碰硬?这里考验的是干部有没有担当、敢不敢负责。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二是要闻鸡起舞、埋头苦干。我们提出每年滚动实施300个省级重大项目、100个央地合作重点项目、6000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一圈一带两区”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辽宁等重大任务,个个都是硬骨头。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错过了时机,耽误的可能是辽宁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要拿出鸡鸣而起、闻鼓而进的干劲,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不半途而废、不搞半拉子工程,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桩成一桩。三是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实现新突破,追求的是货真价实、实实在在的发展。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空喊口号、不搞大呼隆,更不能搞“数字游戏”、搞“假把式”。四是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带头积极向上争取,带头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带头狠抓工作落实。要从省委常委做起,从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同志做起,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做起,坚持既挂帅又出征,层层传导压力,更好发挥“头雁效应”,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
第四,以斗争精神的大发扬谋突破、抓落实。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是一场硬仗,没有豁得出去、拿得下来的血性和斗志是不行的,只有依靠顽强斗争,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才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一是要坚定斗争意志。三年行动是攻坚战,拼的就是一种意志,必须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我们头脑要特别清醒,不被负面声音带节奏,不被暂时困难带偏向,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信心,以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时刻做好斗争准备。二是要增强斗争底气。底气来自哪里?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来自全省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来自我们净化政治生态、割除腐败毒瘤取得的成绩、带来的信心,等等。只要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一定能够扫除“拦路虎”、清除“绊脚石”、拆除“炸药包”,推动振兴发展行稳致远。三是要掌握斗争主动。对各领域各方面的风险隐患,我们脑子里要有一幅全景图,对潜在的风险要有科学预判,备足工具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一旦出现风险,就要见事早、行动快,不能让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四、加强党对全面振兴的领导,为三年行动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实现新突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实现新突破就有了重要保障,否则,再好的目标也会落空,取得再多的发展成果也将付之东流。我们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三年行动全过程、各方面,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实现新突破的前提保障。要坚持党政同责,省委要成立三年行动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省政府要成立指挥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实时在线跟踪督促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要迅速行动起来,紧抓快干,边干边完善方案,不能等。要进一步提高标准、拉高标杆,自加压力、奋勇争先,高质量开展工作。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抓落实机制,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科学制定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提高抓落实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涉及到多领域多部门的目标任务,要密切配合,相互补台。要上下贯通加强指导,推进省市联动、部门和企业联动,强化纵向指导,总结基层经验,推动各项任务举措在市县和基层落实落地。要凝聚各方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释放社会各界助力振兴发展的潜能。各级人大要通过立法、监督等法定职能保障和促进三年行动实施。各级政协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广泛联系企事业单位、各界群众参与三年行动。
第二,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具有真才实学、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大力选拔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开拓奋进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有宽肩膀、硬肩膀的干部。要强化正向激励,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鲜明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对装样子、混日子、不敢扛事、临阵退缩的干部,要及时作出调整。
第三,持续净化政治生态。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要牢记“三个务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清除腐败存量,进一步构建全面遏制增量、保障振兴发展的反腐败治理新格局,让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山清水秀、海晏河清。三年行动涉及大量项目、资金,要常敲警钟、勤堵漏洞,决不能让经济上来了、干部倒下去。
第四,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推动工作、抓好落实,督查考核至关重要。行动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进展得怎么样,完成得好不好,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及时督查考核、跟踪反馈。要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评估。要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落实不到位的要给予批评和问责。今年是三年行动第一年,务必要首战告捷,半年要召开调度推进会,年底将召开总结大会,进行赛场点兵,让大家晒晒“成绩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第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三年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同心同向抓发展、砥砺奋进促振兴的强大合力。要加强舆论引导,做好行动方案解读和政策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向外界充分展示辽宁振兴发展的良好预期。要深入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大力宣传实现新突破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果,大力宣传三年行动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全省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进军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辽宁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