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忠满同志对我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宜洋同志宣读了我市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相关责任的意见;农业农村局等5家单位进行了表态发言。大家都讲得很好,在此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总书记对全世界许下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党和政府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去年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必须一鼓作气,确保如期完成”。省委、市委也在今年年初分别召开了脱贫攻坚大会,布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立下了军令状,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脱贫攻坚工作。之前我曾经说过,我们区虽然没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脱贫攻坚的任务,要看到还有很多低收入困难群体在贫困线附近徘徊,依然没有真正实现彻底的摆脱贫困,这是一件必须得做,而且是非做不可、必须做好的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和迟疑,要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之上,使他们更进一步缩小与城镇居民的生活差距,这是对我们政治立场和为民情怀的深度检验,更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始终站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响鼓重锤地地完成好这项重大政治任务。
二、聚焦重点环节,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第一,聚焦“两不愁”,突出产业和就业扶贫。一是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治本之策。要坚持“乡村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植典型、示范带动,凝聚合力、整体联动”,下大力气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铺路。村集体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做好项目跟踪指导,实行“领导包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先进村带后进村”,推动“党建引领更突出、干部思想再解放、致富门路再拓宽”。之前我曾经说过,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的目标就是年收入要最低达到10万元以上。二是坚持把就业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对于一个贫困家庭而言,有一个人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全家都可以实现脱贫。因此,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这一方面,我们财政要舍得投入,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增加巡山巡河员、护林防火员、卫生清扫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一方面解决我们有些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就业保障。
第二,聚焦“两个帮扶”,持续激发内生动力。低收入困难群体如果躺在党委政府身上,自己没有摆脱贫困的内生想法和内生动力,完全靠“等靠要”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也达不到真脱贫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突破脱贫工作的难点。一是在扶志上下功夫。要强化能人、大户的引导带动,在典型示范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不断强化思想引导,坚决破除“等靠要”思想,防止养贫助懒,从根本上实现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的转变。二是在扶智上下功夫。要由输血式的扶贫帮困变成造血式的脱贫攻坚,积极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农技推广,搭建企业用工平台,提高发展生产和务工的本领,实现靠创业、就业脱贫。
第三,聚焦“两个精准”,补齐各项短板。一是抓好精准识别。要进一步提高精准识别的质量,完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精准识别做实,相关数据做实。今年我们要进行一次非贫困但不稳固人口的大普查、大排查。这一类的群众有不少,往往会因为一场大病,一次重大家庭变故突然返贫,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下真功夫解决好这个事关脱贫攻坚全局的问题。二是抓好精准施策。要坚持对症下药、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特别要聚焦身体残疾、精神疾病等原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逐项对标补短,确保帮扶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
第四,聚焦“四项保障”,抓好行业扶贫。一是住房保障方面。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坚持实施D级危房翻建改造工程,采取易地搬迁和就地翻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解决贫困群众家庭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二是医疗保障方面。要加强医疗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把因病致贫作为攻坚难点,落实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全力降低低收入困难群体看病就医的负担,筑牢健康扶贫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防线。三是教育保障方面。要全面落实好教育扶贫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全程帮扶体系,确保适龄学生入学“一个都不能少”。四是兜底保障方面。要准确认定保障对象,推进低保政策的有效衔接,综合运用各类保障救助措施,筑牢精准脱贫最后一道屏障。
第五,聚焦“三个结合”,稳固脱贫成果。一是坚持把稳定脱贫与防止返贫相结合。对于在贫困线徘徊的困难群体,我们决不能“甩包袱”直接不管,要继续强化帮扶,进行动态监测,跟进解决具体困难,严防反弹返贫。二是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党的建设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继续开展精准识别、精准扶贫,与农村困难群体结成一对一包保对子,更加精准、更加有效地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确保被帮扶的困难群众如期摆脱贫困。要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选派讲政治、有本事、作风硬,能带领老百姓致富的人担任基层带头人。探索试行区委对村党组织书记直接管理模式,根据研究出台的实施办法,强化区委对村党组织书记的任职、考核、培训、监督等全方位统筹,全面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建立定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抓党建的实际成效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三是坚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要突出抓好乡级财源、村级积累、农民致富三个重点,扎实推进以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同时,要通过乡村振兴认真谋划相对贫困问题,让这些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四是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写好村容村貌这篇文章,尤其是城中村、城边村的环境整治,要努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大力推动“厕所革命”,持续严肃整治“大棚房”等私搭乱建违法行为,绿化、美化、净化乡村环境,以城乡环境治理一体化为手段,使农村环境得到彻底整治,还美丽乡村一方净土。
三、压实责任、汇聚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压实工作责任。脱贫攻坚不仅是政府行政工作,更是各级党委的分内之事,要坚持党政同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夯实领导包保责任,强化政治担当,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坚持每季度调度一次,农业农村局要每月调度一次,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也要进一步夯实。对脱贫攻坚抓得实、抓得好,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我们要进行奖励,刚才宜洋同志也把市里的意见宣读了,今年市里要拿出5个副县级岗位来提拔使用脱贫攻坚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党委书记;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也会严肃问责。
第二,凝聚攻坚合力。脱贫攻坚不能“打乱仗”,必须汇聚方方面面力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各单位部门要与乡街和村加强协作,让惠民政策和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要注重发挥企业的带动和帮扶作用,激励更多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和能人大户参与脱贫攻坚。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抓驻村、统战部门抓企业、宣传部门抓社会扶贫的指挥协调作用,坚持三线齐抓,进一步集聚攻坚合力。
第三,严肃工作纪律。要持续深入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和扶贫领域作风问题治理,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力度。特别是今年我们将迎来最严格的考核,中央对扶贫开展专项巡视、国务院大督查扶贫是重要内容,纪检三年跟踪、审计全覆盖,特别是前段时间召开了“全省统筹开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督导督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把8个方面的督查都放在一起,一竿子插到底,直奔要害,脱贫攻坚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形势逼迫我们必须敢于动真碰硬、敢于真督实查,以严格督查督办倒逼工作提质增效。同时,要抓好问题整改工作,对各级检查考核反馈的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务必按要求整改到位。
第四,加强舆论引导。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平台,多渠道、立体化开展宣传,深入挖掘、宣传报道一批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最广泛地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要加强对脱贫攻坚舆情监测,及时引导社会舆论,大力营造务实干事、自力更生、关爱贫困的合力攻坚环境,为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全区上下一定要咬定目标、担当实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拧成一股绳、搏尽全身力,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