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同志相关资料 > 市区县领导同志相关资料 中共锦州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锦州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2020-12-11 来源:中共锦州市委宣传部】

 中国共产党锦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于12月11日召开。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锦州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锦州市纪委监委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代表和锦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锦州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王德佳作了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锦州市委关于制定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王德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期间,与会人员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建议》(讨论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顺应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符合锦州振兴发展实际,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大家普遍感到,《建议》(讨论稿)通篇贯穿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实践路径清晰明确,任务举措务实创新,充分体现了“十四五”时期锦州实现振兴新突破的坚定决心,富有时代感、体现创新精神、顺应全市人民意愿。大家纷纷表示,《建议》(讨论稿)描绘的新时代锦州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令人鼓舞,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催人奋进,必将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凝聚力量,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推进新时代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全会充分肯定锦州“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一致认为,过去五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锦州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开创了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民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全会深入分析了锦州振兴发展面临的形势,一致认为,“十四五”时期是锦州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攻坚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清形势,充分认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时代重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机遇、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努力把新时代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这就是: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生态文明更加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经济体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建成全国重要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完成辽西区域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金融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建设任务,基本建成辽西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面向东北亚、连接辽蒙欧、融入京津冀的重要交通和国际贸易枢纽,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实力锦州、法治锦州、文明锦州、生态锦州、幸福锦州建设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锦州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锦州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坚定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建设“五个锦州”,着力打造辽西区域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全面展示锦州振兴发展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


  全会提出了锦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就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低于沿海六市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全面升级,工业实现“质量替换、总量翻番”,服务业提档增效;城市能级大幅跃升,辽西区域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金融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辽西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现港口带动、产城融合、全域一体化发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产业发展更具活力,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全方位推进;改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提高;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沿海、县域、城区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五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与沿海城市合作更加紧密,实现海陆统筹、城乡统筹,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成为锦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行政效率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城市归属感显著增强。


  全会提出,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财政金融改革,营造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锦州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走创新路、吃技术饭”,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要坚持协调发展,聚焦产业协调、沿海协作、区域协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继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围绕“8+3”产业,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推进文化、医疗卫生、教育、金融、交通物流“五大中心”建设, 加快培育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壮大商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锦州服务品牌,深入实施双凌协同、两港联动、松太南越、北义闾山会师、古太凌黑与高铁同行“五大工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协同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要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河流流域治理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整体保护修复,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全域转身向海发展,深化与苏州、常州对口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陆海统筹、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坚持共享发展,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巩固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事业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让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发展贯穿锦州振兴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决保障国家安全,确保锦州经济安全,全力保障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确保全市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新时代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过程,提升领导振兴发展能力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完善规划落实的工作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发进取、担当作为,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会议号召,锦州市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合力攻坚、顽强拼搏、砥砺奋进,为加快建设辽西区域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推进新时代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