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同志相关资料 > 市区县领导同志相关资料 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当好辽宁全面振兴“跳高队队长” 奋力实现大连“十四五”良好开局
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当好辽宁全面振兴“跳高队队长” 奋力实现大连“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01-21 来源:大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

2020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大连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和7.9%,经济运行态势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省委对大连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大连在辽宁全面振兴中当好“跳高队队长”,大连责无旁贷。我们将不折不扣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为大连“量身定制”的“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目标要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增创产业转型升级新优势上见到新气象。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省委明确提出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大连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活力强,去年R&D投入强度为2.85%、高于全国0.62个百分点,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57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00家。要聚焦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目标定位,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统筹抓好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各类人才引进工作,推动大连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挥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数据资源优势,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以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做好改造升级装备制造等“老字号”、深度开发石油化工等“原字号”、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字号”三篇文章,构建具有大连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引育一批雏鹰、瞪羚、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支持企业牵头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四个面向”开展重点项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努力形成更多从“0到1”原始创新成果。

二、坚定不移夯实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努力在构建协同联动内循环体系上见到新气象。大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0万元,具有较大内需潜力和雄厚产业基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加快促进资源要素高度集聚、高速流动、高效配置,努力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坚持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创新消费业态,壮大夜市消费、文旅消费、体育消费等特色消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以投资力度、产出效果及创新水平为衡量标准,科学布局高质量发展项目,加快金州湾国际机场、大连湾海底隧道、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两新一重”建设。切实担起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龙头”作用,推动沈大经济走廊和辽中南城市群加快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持续深化沪连对口合作,主动对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更好促进南北同频共振、合作共赢发展。

三、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上见到新气象。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是大连的立市之本、发展之基。去年大连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99.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2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好水平。要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夯实绿色生态本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打造山海相融、文明美丽、生态宜居的“蔚蓝时尚滨城”。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拓展大气、水、土壤治理成效,扎实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石化、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推动长兴岛(西中岛)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和三峡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城市建筑、山水景观设计和色彩改造,分类引导乡村风貌重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连。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在营造开发开放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见到新气象。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大连毗邻日韩、陆海统筹,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去年进出口总额占全省60%,园区法定机构改革在东北首开先河,成功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建设标杆城市”。要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快“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擦亮“办事不找人”的靓丽名片,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放大对外开放平台优势,着力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加快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和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创新发展,推动太平湾建设集“港产城创”于一体的东北亚“新蛇口”。持续办好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日(大连)博览会、中国数交会等重要展会,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多元化市场,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更好集聚全球资源要素,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五、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努力在保障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见到新气象。近几年,大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利益问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民生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连续六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援企稳岗政策受益面,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城乡统筹联动,扎实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均衡普惠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城乡居民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六、坚定不移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努力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上见到新气象。去年,大连积极应对三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促进发展质量、结构、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从严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妥善处置政府债务、企业杠杆和养老金支付风险,有序推动非法集资陈案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坚持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大连。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更加突出专业化、精准化,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组合拳”,筑牢群防群控、联防联控“铜墙铁壁”,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