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数据 2013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06-01 来源:沈北统计局】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3.9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83.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27.8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为6.0:70.5:23.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82.3%和1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27972元,增长8.9%。

全年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10.8%。地方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5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9.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77.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65.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7.5%,教育支出增长14.8%。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22.5亿元,林业产值0.1亿元,牧业产值34.4亿元,渔业产值0.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亿元。

全区肉类总产量11.2万吨,禽蛋产量12.3万吨,奶类产量13.2万吨。

工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87.8亿元,增长12.7%﹔工业出口交货值41.7亿元,增长26.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7.0亿元,同比增长9.1%。工业产销率96.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60.3亿元,同比增长15.3%。

作为我区支柱行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全年实现产值分别为714.7亿元和69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8.8%和37.5%,同比增长分别为7.5%和23.6%。

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660.8亿元,顺利完成年度目标,比上年净增87.8亿元,增长15.3%。占沈阳市总量的10.4%,位列全市第三,增速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发展趋势看,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三产业投资稳步提高,达到510.2亿元,占比重77.2%;第二产业149.6亿元,占比重为22.6%;第一产业1亿元,占比重为0.15%。我区的三次产业结构近3年持续保持了三、二、一的结构,呈现第三产业投资比重逐渐加大,第二产业投资巩固加强,第一产业投资回落的格局。

房地产业仍是我区投资重点,累计完成投资330.6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6%,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快速稳定增长态势。制造业完成投资137.6亿元,占比重为20.8%;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53.5亿元,占比重为8.1%;批发零售业25.8亿元,占比重为4.0%。几大重点行业齐头并进,极大的带动了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8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批发零售业总额66.9亿元,同比增长9.7%,住宿餐饮业总额13.9亿元,同比增长17.8%。

对外开放

全年出口总额57056万美元,同比增长26.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3750万美元,同比增长1.6%。

金融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1.7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5.3亿元,同比增长15.3%。贷款余额166.3亿元,同比增长0.6%。

人民生活

全区户籍人口3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万人,同比下降0.9%,非农业人口13.9万人,同比增长0.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34元,同比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80元,同比增长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