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数据 二零一五年葫芦岛市南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二零一五年葫芦岛市南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016-04-19 来源:南票区统计局】

  2015年,在葫芦岛市南票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富庶滨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0092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684万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87338万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195902万元,增长5.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为29.4∶21.8∶48.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740元,比上年增长1.3%。

  全区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5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万人。设置公益性岗位1070个,零就业家庭户数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1.4万人。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8万人。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357万元,比上年增长-1.2%。粮食总产量2.9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玉米21775吨,增长-1.8%;大豆96吨,增长-13.5%。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957公顷,增长-0.7%。花生产量720吨,增长58.2%。蔬菜产量212723吨,增长-1.5%。园林水果产量36920吨,增长2.4%,其中苹果6092吨,增长-2.5%;梨8230吨,增长-17.8%。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110348吨,比上年增长-7%,其中:肉类总产量33310吨,增长-6.2%;禽蛋总产量59419吨,增长-7.1%;奶总产量17619吨,增长-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工业数据均为此口径)增加值5.4亿元,同比下降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3953.8万元,下降1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总产值11069.3万元,下降37.2%;重工业总产值192884.5万元,下降9.9%。按经济类型分:集体企业总产值4096万元,下降9.4%;股份制企业总产值158484.9万元,下降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36992.9万元,下降7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4380万元,下降64.4%。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19194.4万元,下降3%。全年工业出口交货值6413.5万元,增长7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1.4%,比上年增长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456 万元,比上年下降11.5%;利税总额7146.6万元,下降28%;利润总额-4714.6万元。

  全年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3个,比上年减少1个。建筑业总产值完成8214万元,下降32.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6360万元,增长15%;其他产值1854万元,下降71.8%。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860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1147万元,比上年下降54.98%。其中:建设项目投资61147万元,比上年下降54.94%。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没有投资;第二产业投资18020万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工业投资18020万元,比上年下降9.6%;第三产业投资43127万元,比上年下降62.78%。

  全年计划总投资超亿元的在建建设项目2个,比上年减少1个,完成投资39400万元,比上年下降64.98%。其中,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1个,比上年减少1个,完成投资39400万元,比上年下降64.98%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53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627万元,比上年增长6.6%。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1896.9万元,比上年增长6.7%。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完成5288.3万元,比上年增长-2.9%;零售业零售额完成217812.4万元,比上年增长1.8%,住宿业零售额完成85.4万元,比上年增长26.8%;餐饮业零售额完成48710.8万元,比上年增长38.2%。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法人企业共有1家。

  全年出口总额实现2143.7万美元,增长0.6%。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4317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

  全区公路总里程达857.2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92辆。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4324户;移动电话用户69302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208户。

七、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077万元,比上年下降24.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14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6281万元,增长8.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71万元,增长8.6%;教育支出15825万元,增长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811万元,增长10.1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623万元,增长13.4%;节能环保支出1575万元,增长309.1%。全地区税收收入完成25665万元,下降19.1%,其中:国税部门征收17033万元,增长-7.4%;地税部门征收8632万元,下降35.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8298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9598万元。年末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906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业

  全区共有各类学校25所,在校学生19004人。其中:普通初中12所,在校生6230人;小学13所,在校生12774人。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10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17张,其中:医院82张,卫生院435张。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有5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8人。

  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1个,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1.5万册,电影院1个。

九、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打渔山·南票新区医院、市场、养老中心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硬化路面5100延长米,铺设地砖6.5万平方米,4166户棚户区居民入住新居。黄甲城区开展环境整治,粉刷墙面1.3万平方米,张贴公益宣传标语5000余条,施划交通标志标线1200平方米。改造景观绿地9000平方米,新建九龙公园主题景观7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

  “宜居乡村“建设累计投入2450万元,32个村实施环境治理,史家、黄土坎等4个村列入市级示范村。改造C级危房400户、D级危房150户。组建400人的乡村保洁队伍,购置车辆450台,清理垃圾8000吨,治理河道15公里。

  蓝天工程深入实施。完成3家企业烟气脱硫、1家企业强制搬迁、8家燃煤锅炉强制改造。城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达标率为92%。生态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步验收,新增省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26个、市级生态村59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从户籍人口来看,年末全区总户数103290户,总人口28488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81742人,占总人口的28.7%。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37元,比上年增长7.9%。

  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累计参保349.5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征收基金42.5亿元,增加0.6亿元。共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64.7亿元,增加8.5亿元。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73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36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21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63684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60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18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286人。 

注:本公报统计数据均为统计年快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