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数据 2015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6-01 来源:沈北统计局】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2.0亿元,同比减少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3.6 %,第二产业增加值301.4亿元,下降5.7%,第三产业增加值88.4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为7.6:71.4:21.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8723元。

全年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26.7亿元,同比减少21.9%。地方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9亿元,同比减少2.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8.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8.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8.2%,。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22.8亿元,林业产值0.2亿元,牧业产值36.7亿元,渔业产值1.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6亿元。

全区肉类总产量9.5万吨,禽蛋产量13.0万吨,奶类产量13.7万吨。

工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59.4亿元,比上年减少1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4.9亿元,减少20.0%﹔工业出口交货值26.4亿元,减少20.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2.1亿元,同比减少 2.0 %,工业产销率98.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14.4亿元,减少14.0%;实现利润  29.4 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全年实现产值为346.5亿元,同比减少16.1%;装备制造业产值为517.2亿元,同比下降7.3%。

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287.1亿元,比上年减少204.3亿元,同比下降41.6%。占沈阳市总量的5.4%,位列全市第十一。

从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发展趋势看,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三产业投资218.7亿元,占比重76.2%;第二产业64.1亿元,占比重为22.3%;第一产业4.2亿元,占比重为1.5%。我区的三次产业结构近年来持续保持了三、二、一的结构,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房地产业仍是我区投资重点,累计完成投资154.7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9%,同比下降51.9%。相对于建设项目投资下滑趋势更为明显。

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9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批发业总额6.6亿元,同比增长15.7%;零售业总额74.7亿元,同比增长7.2%;住宿业总额0.2亿元,同比下降6.2%;餐饮业总额15.5亿元,同比增长2.9%。

对外开放

全年出口总额60188万美元,同比减少1.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992万美元。

金融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9.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9.5亿元,同比增长10.8%。贷款余额200.0亿元,同比增长14.1%。

人民生活

全区户籍人口31.3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321元,同比增长1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80元,同比减少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