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辽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成功撤县设区标定辽中发展新坐标,开启了转型发展、迈步跨越的新篇章。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锁定建设“沈阳西部城市副中心”目标,重点突破、提质增效,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发展。
一、经济发展
国内贸易
服务业发展总体向好,商贸业增势平稳。 2016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0亿元,同比下降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3.8亿元,同比增长0.2%。全年新增限额以上贸易类服务业个体7家。消费市场活跃,供给能力增强。成功举办 2016《直播生活》辽中县首届年货大集 、“2016辽中区捷众汽车租赁春季惠民车展”、“辽中首届台湾美食文化嘉年华”、“2016沈阳辽中金秋购车文化节”等展节,积极开展“增强供给能力,促进消费升级”消费促进月主题活动,“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辽中溢清泉白酒、辽中会怀大米等农产品入驻皇姑区7家超市10个精品专柜展销。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总投资70亿元的沈阳石油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兴隆大家庭茨榆坨生活广场项目主体工程竣工,淘实惠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入驻辽中并实现布点运营。
物价
2016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6%;消费品价格指数101.2%。分类别看,食品类指数103%;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1.7%;衣着类指数99.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指数9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101.9%;交通和通信类指数99.7%;教育文化和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指数105%,居住类指数99.4%。
对外经济贸易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近海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果。2016年,全年出口创汇总额实现602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2.5%,其中:在出口产品中,农产品、节日工艺品及机加铸件产品占主导地位。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稳定,存款规模扩大。201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79649万元,比上年增长7.2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7167万元,比上年增长8.3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31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62%。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2016年末,保险公司累计保费金额6534万元,比上年增长36.97%。
二、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凸显成效。2016年,全区加大了城乡建设力度,各级公路新建完成道路557.103公里,全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市容环境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城区环境极大改善,全区拥有环境职能部门单位3个,其中环境监测站1个。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设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迈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6年,新铺设管线2430米,改造管线3520米,日供水能力2.5万立方米。2016年全区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898户,燃气管线改造10180米,新铺燃气管线14850米。全年实际用电量9826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62%其中工业用电38436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9.6%。农业用电2333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85%。
三、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和文化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科技事业全面发展。
2016年全区共组织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0项,组织实施沈阳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项目5项,下派科技特派员8名。积极落实市局科技创新创业8项政策,组织全区企业申报奖励补助项目33个,已获得创新券12万元、小微企业创新资金41.3万元,全年组织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比去年增加3家,增长150%,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1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0件,比去年增加20件,增长100%,荣获沈阳市农村科技推广奖奖1项。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6%。
教育综合改革步伐加快,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全区小学入学率保持在100%,初中升学率97%。教育环境进一步改善,对教育投入明显加大2016年末,全区各类学校36所均建成花园式学校,在校学生42480人,教职员工3612人(不包括离、退休职工3034人)。2016年高考升学率为95%。
文化事业迅猛发展。秧歌赛、歌咏比赛、书画比赛和展览等“文化套餐”深受群众欢迎。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676场次。其中:县级75场次,吸引观众人数0.54万人次,镇(街道)、村(社区)级的905场次,吸引观众人数26万人次,镇(街道)、村(社区)自娱自乐有组织文化活动7696场次,吸引观众人数83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全县有限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顺利展开,现已安装5.8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8%,数字电视以全新的电视形态、高清晰的画面、高保真的音质,双向互动与播出方式,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县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达26万人次;参加县级运动会的运动员达4000人,参加市级运动会的运动员达150余人。
卫生和社会保障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区99.9%以上农民参加了新型医疗保险,缓解了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问题。医疗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2016年末全区共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13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7个。拥有医疗床位119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78人。其中:主任医师18人,副主任医师49人,主治医师498人,医师715人、护士772人。接待诊疗患者58.9万人次,出院人数33565人,病人治愈率80.5%。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16年社会保障,2016年城镇职工参保40927人,城镇居民参保30896人。全区发放给企业及个体人员养老金达5.63亿元;事业单位养老金达3592万元。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80人(2415户),全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4365人(9325户),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全年安置就业1800人;全年失业人员培训273人;农村劳动转移培训1090人;进城务工人员培训302人;创业培训30人。总培训人数1695人。确保全区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四、人民生活
人口
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51369人,2016年出生人口数2599人,与上年比增长45人,人口出生率5.64‰,死亡人口数4001,死亡率8.68‰,人口自然增长率-3.04‰,上年为-1.08‰。
居民收支及职工工资
2016年,全区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据抽样调查统计,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850元,比上年增长7.0%,2016年末,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842元,比上年增长4.5%。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年报快报或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等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