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生态立县”四大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保持了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6亿元,比上年下降11.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3亿元,比上年增长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9亿元,比上年下降2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4亿元,比上年下降0.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6:46:38调整为24:31:45。
二、农、林、牧、鱼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种植业产值18.27亿元,比上年减少2.47%;林业产值17.97亿元,比上年增长8.03%;牧业产值11.73亿元,比上年增长6.56%;渔业产值2.64亿元,比上年减少26.72%。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7.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1.1%。其中种植业增加值9.95亿元,比上年增长0.6%;林业增加值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9%;牧业增加值4.36亿元,比上年增长4.3%;渔业增加值1.7亿元,比上年减少21.2%。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770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7450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3440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060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500公顷,其中,药材作物种植面积1620公顷;蔬菜及食用菌作物种植面积1238公顷;其他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642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4.9万吨,同比增长1.64%,其中水稻产量5.87万吨,与上年持平;玉米产量8.45万吨,同比增长1.49%;大豆产量0.16万吨,同比增长6.5%;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227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5.2万吨,同比减少3.43%;水果产量3.11万吨,比上年减少2.55%。
全县完成营造林面积7469公顷,其中,中央投资完成2067公顷;人工造林67公顷;森林抚育面积5369公顷。商品材采伐210000立方米,非商品材采伐10000立方米。干坚果种植面积58581公顷,产量15664吨。森林药材种植面积45900公顷,产量3010吨。目前,我县森林面积42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7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8.6%。
全年肉类总产量31713吨,同比增长16.2%;禽蛋产量9011吨,同比减少9.33%。
表1 2016年主要畜禽生产情况
名称 | 产量及数量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吨) 其中:猪 肉 牛羊肉 禽蛋 (吨) 生猪出栏数(头) 羊出栏数 (只) 牛出栏数 (头) 生猪存栏数(头) 羊存栏数 (只) 牛存栏数 (头) | 31713 15099 4645 9011 154783 30394 28369 80502 38635 33979 | +16.2 +66.49 -23.08 -9.33 +37.58 -40.92 -21.06 -4.36 -23.36 -21.54 |
全年商品鱼产量实现2303吨,水产品加工200吨,投放鱼种690吨。
三、工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883807万元,比上年下降8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7549万元,同比下降84.6%,占全部工业总产值23.5%。
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65142万元,比上年下降7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247万元,比上年下降77.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230803万元,比上年下降82.3%。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8%,实现利税55829万元,比上年下降68%,其中实现利润35869万元,比上年下降70%。
表2 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发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132245 | 173 |
钢材 | 吨 | ||
纤维板 | 立方米 | 44463 | -52.7 |
木制家具 | 件 | 31513 | -23.2 |
葡萄酒 | 千升 | 759 | -95 |
饮料 | 吨 | 5440 | -92.1 |
中成药 | 吨 | 890 | 4.3 |
白酒 | 千升 | 5819 | -40.8 |
铁粉 | 吨 | 319785 | -80.4 |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全县27家建筑企业实现产值9.81亿元,比上年下降 64.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7.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1.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2.7%。
全县18家房地产企业,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7.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1.8%,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5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9.6%;商品房竣工面积7.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9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85.9%和87.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8.6%。商品房销售额6.3亿元,比上年下降66.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比上年下降68.7%,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比上年下降66.3%。房地产开发投资3.8亿元,比上年下降78.3%。
六、国内贸易
商贸市场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日趋合理,新兴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3亿元,同比增长6.8%。按地区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亿元,同比增长5.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零售额34.2亿元,比上年增长6.1 %;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5亿元,比上年增长7.8%。
七、旅游
今年,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以打造“中国山水氧吧之都、国际生态健康之城”为目标,开工建设了如意岛世纪花园、枫林园、冰壶沟红色旅游景区、摇钱生态度假中心等重点项目;成功签约了枫林谷房车自驾车露营公园、辽东儿童大世界、虎谷峡等重点项目;全力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五女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组建五女山旅游集团,旅游产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接待旅游者588.6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实现行业总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14%。
八、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出口创汇115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4.06%;全年引进招商项目22项,引进省外资金22.8亿元;全年输出2218人,同比下降7.8%。累计在外人数4465人,同比下降2.6%。
九、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公路客运量8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客运周转量336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8%;县内公路里程1721.6公里,村通油路78条线路,里程554公里,全县已有103个行政村通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100%。邮电业务稳步发展,2016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2614万元,同比增加3.98%;电信业务总量18024万元,同比下降14.3 %;移动通信业务总量12102万元,比上年增加3.1 %。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9327户,其中城镇住宅电话用户15615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20758户。全县移动电话户数有所下降,城乡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20.9万户,互联网络用户达到47014户,同比增长3.5 %。
十、财政、税收、金融
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625万元,同比增长5.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9%增长到4.6%,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9476万元,同比增长2%。其中,教育支出34304万元,比去年基本持平;医疗卫生支出16737万元,同比增长41.6%;科技支出213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7.5%。
全年完成各项税收(构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254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国税13050万元,同比增长92.1%;地税20204万元,同比降低22.3%。
2016年,全县存款余额1363979万元,同比增长4.91%;贷款余额475562万元,同比下降8.97%。存贷比为 100:35 。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5所,其中12年一贯制学校1所,9年一贯制学校4所,独立初中3所,独立小学15所,独立高中、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全县现有小学生11271人,其中女生5384人;普通中学在校生5529人,其中女生2677人。全县现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73人,小学专任教师852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5.8%,高中升学率达91.5%。
科技工作迈出新步伐,全年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十二、人口和就业
全县总人口达到296165人,总户数104095户,户平均人口3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5470人,乡村人口210695人。男性人口15111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女性人口14505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性别比为51:49。
全年共登记出生人口2812人,比上年增长428人,人口出生率为9.469‰,比上年增加1.46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781人,比上年增加1043人,死亡率为9.365‰,比上年增加3.525个千分点。
全县2016年完成各类就业培训2075人次,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7704人,公益性岗位安置14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4%以内。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在岗职工工资有所提高,年人均工资实现 43486元,比上年增长11.7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569元,比上年增长7.3%;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加强,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7806人,比上年增长7.02%;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6739人,比上年增长14.0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1212人,参合率为96%。全县有5246名城镇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十四、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生态体系日趋完善。全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总额26217万元,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84.43吨,工业废水排放38.37万吨,工业烟尘排放482.48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9%,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气达到3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