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葫芦岛市南票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软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富庶南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2511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516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906万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216696万元,增长3.5%。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为24.6∶24.4∶51。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094万元,比上年增长3.3%。耕地面积26110.7公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3663公顷,粮食总产量100551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2377公顷,产量93596吨,增长10.2%;大豆播种面积83公顷,产量158吨,下降41.7%。油料播种面积1958公顷,产量4604吨,其中:花生产量4604吨,增长83.7%。蔬菜播种面积1574公顷,产量182304吨,下降增长27.1%。水果产量51948吨,增长37.6%,其中:苹果7258吨,增长18.9%;梨19960吨,增长58%。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49367.91吨,其中:肉类总产量19145吨,禽蛋总产量24446.99吨,奶总产量5776.01吨。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万亩,其中荒山人工造林2万亩,退化林分修复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工业数据均为此口径)增加值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2亿元,增长20%。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总产值0.9亿元,与同期持平;重工业总产值27.3亿元,增长21.3%。按经济类型分:集体企业总产值0.5亿元,增长66.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20.4亿元,增长1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6.6亿元,增长25.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0.3亿元,增长50%。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0.3亿元,下降12%。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15.3亿元,增长5.5%。按行业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总产值6.9亿元,增长26.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6.87亿元,下降1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总产值6.37亿元,增长78.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产值3.45亿元,下降11.3%;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业总产值2.19亿元,增长172.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总产值0.82亿元,增长68%;医药制造业总产值0.79亿元,增长5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总产值0.66亿元,增长22%。
重点工业品产量中,原煤产量1533608吨,比上年下降12.3%;发电量229523万千瓦时,下降11.6%;化学药品原药8434吨,下降9.8%;石墨及碳素制品31528.88吨,增长48%;铁合金9976吨,增长0.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利税总额3.2亿元,增长128.6%;利润总额1.7亿元,增长75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3.8%,比上年增长6.4%。
全年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3个。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540万元,下降59.6%;其他产值8960万元,增长231.2%。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500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4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建设项目投资84958万元,增长11.9%;房地产开发投资为零。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0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76458万元,增长93.9%,其中工业投资76458万元,增长93.9%;第三产业投资6800万元,下降81.4%。
全年国有控股投资63407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4.6%。全年民间投资21551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4%。
全年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2850万元,增长40.9%。其中,5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00万元,下降69%。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8499.5万元,比上年增长5.1%。按销售地区划分,城镇零售额完成145688.3万元,增长2.8%;乡村零售额完成162811.2万元,增长7.2%。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完成9443.4万元,增长62.6%;零售业零售额完成243407.6万元,增长3.9%;住宿业零售额完成97.7万元,增长4.3%;餐饮业零售额完成55550.8万元,增长3.9%。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23万美元。出口总额实现23724万元,增长1.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区公路总里程达822.3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936辆。
年末公交车路数17路,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52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143辆。
固定电话用户57946户,移动电话用户73374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211户。
七、财政和金融业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461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475万元,增长14.12%;非税收入完成9986万元,增长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546万元,增长10.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876万元,增长11.9%;教育支出22312万元,增长2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450万元,增长3.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259万元,下降7.2%。全地区税收收入完成18069万元,下降19.5%,其中:国税部门征收11409万元,下降20.8%;地税部门征收6660万元,下降17.1%。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16013万元,比年初减少7078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83543万元,比年初增加4055万元。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33924万元,比年初增加179820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业
全年专利申请24件,授权专利5件。发明专利32件。
全区现有普通中学12所,在校生6476人,专任教师716人;小学37所,在校生10788人,专任教师1154人。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10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35张,其中:医院82张,卫生院453张。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有3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2人。
艺术表演团体1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1个,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1.8万册,电影院0个。
九、城乡建设和资源环境
城乡建设持续加快。原南票矿务局“三供一业”稳妥接收。总投资1.39亿元的城乡供水项目基本完工,春节前实现部分居民供水。总投资1614万元的燃气工程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顺利实施。高桥入选省级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特色乡镇培育名单,虹螺岘等4个乡镇入选市级特色乡镇培育名单。宜居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保洁试点村扩大到65个。省级生态乡镇达到7个、省级生态村达到24个。
COD排放量1591吨,氨氧排放量130.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932.9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12.42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5%。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34天,占比91.5%,同比下降4.4%。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从户籍看,年末全区总户数103354户,总人口277695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8599人,占总人口的28.3%;乡村人口199096人,占总人口的71.7%。其中:男性140146人,占总人口的50.5%;女性137549人,占总人口的49.5%;性别比为102:100。全年出生人口1744人,死亡人口6246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33元,比上年增长5.7%。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138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76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70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59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0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91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763人。
注释:
[1]本公报中2017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指标数据在年报时可能还有调整。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不包括农户投资,不含军工、国防项目。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5]民用汽车保有量:指报告期末,按照《机动车注册登记工作规范》,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已注册登记领有民用车辆牌照的全部汽车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