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数据 二O一七年桓仁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O一七年桓仁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06-01 来源:桓仁县统计局】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以建设中国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5亿元,比上年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4亿元,比上年增长0.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4:31:45调整为23:34:43。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2.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种植业产值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林业产值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5.44%;牧业产值1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渔业产值2.77亿元,比上年增长 4.97%。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8.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2.4%。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林业增加值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5.58%;牧业增加值4.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渔业增加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19%。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770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800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2170公顷;大豆种植面积820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734公顷,其中,药材作物种植面积1658公顷;蔬菜及食用菌作物种植面积1090公顷;其他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986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3.43万吨,同比减少9.87%,其中水稻产量6.02万吨,同比增长2.56%;玉米产量6.77万吨,同比减少19.79%;大豆产量0.18万吨,同比增长9.76%;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234吨,同比增长3.08%;蔬菜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5.29%;水果产量2.97万吨,比上年减少4.68%。

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000公顷,植树270万株,森林抚育改造面积4333公顷。目前,我县森林面积42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7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8.9%。

全年肉类总产量32321吨,同比增长1.92%;禽蛋产量8853吨,同比减少1.75%。

 

表1         2017年主要畜禽生产情况

名称

产量及数量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吨)

其中:猪  肉

        牛羊肉

禽蛋      (吨)

生猪出栏数(头)

羊出栏数  (只)

牛出栏数  (头)

生猪存栏数(头)

羊存栏数  (只)

牛存栏数  (头)

32321

15142

4844

8853.49

159393

31413

29259

86445

40007

34434

1.92

0.29

4.28

-1.75

2.98

3.35

3.14

7.38

3.55

1.34

全年商品鱼产量实现2481吨,其中,淡水捕捞467吨、淡水养殖2014吨。淡水养殖面积为9780公顷,其中,池塘面积61公顷、水库面积9719公顷。

三、工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820491万元,比上年下降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3459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0.98%,占全部工业总产值24.8%。

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87172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692万元,比上年下降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194552万元,比上年下降15.9%。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3%,实现利税51573万元,比上年下降7.6%,其中实现利润17920万元,比上年下降41.9%。

表2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2897

-37.3

钢材



纤维板

立方米

25227

-43.3

木制家具

8000

-74.6

葡萄酒

千升

620.5

-18.2

饮料

2843

-47.7

中成药

918.7

3.2

白酒

千升

2505

-57

铁粉

244795

-23.5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全县33家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4.8亿元,比上年下降 50.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5%。

全县21家房地产企业,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4.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1%,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30.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1.1%;商品房竣工面积28.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9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98.5%和306.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2 %。商品房销售额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5亿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5亿元,比上年下降30.9%。房地产开发投资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2%。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0.1%。按销售地区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2亿元,同比下降0.9%。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4亿元,增长4.2%。 

七、旅游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国内旅游收入7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接待入境旅游者1.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旅游创汇11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旅游总收入  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

八、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出口创汇63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3%;劳务输出2046人,同比下降11.8%;

九、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公路客运量86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9%;客运周转量344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3%;县内公路里程1731.8公里,村通油路78条线路,里程575.8公里,全县已有103个行政村通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100%。邮电业务稳步发展,2017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4356万元,同比增加66.7%;电信业务总量15189万元,同比下降15.7 %;移动通信业务总量11953万元,比上年下降1.2 %。城乡固定电话用户40280户,其中城镇住宅电话用户19356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20074户。全县移动电话户数有所上升,城乡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21.9万户,互联网络用户达到58413户,同比增长24.2 %。

十、财政、税收、金融

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738万元,同比增长0.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6%。降到4.4%,下降0.2了百分点。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9731万元,同比增长0.13%。其中,教育支出33880万元,同比下降1.24%;医疗卫生支出21949万元,同比增长31.1%;科技支出145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5%。

全年完成各项税收(构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805万元,同比增长7.7%,其中国税16975万元,同比增长30.1%;地税18830万元,同比降低6.8%。

2017年,全县存款余额1403695万元,同比增长2.91%;贷款余额535135万元,同比增长12.53%。存贷比为 100:38 。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5所,其中12年一贯制学校1所,9年一贯制学校4所,独立初中3所,独立小学15所,独立高中、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全县现有小学生10986人,其中女生5272人;普通中学在校生5773人,其中女生2807人。全县现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63人,小学专任教师872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6%,高中升学率达91,8%。

科技工作迈出新步伐,全年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2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十二、人口和就业

全县总人口达到291530人,总户数102626户,户平均人口2.84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4030人,乡村人口207500人。男性人口14852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9%;女性人口14300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1%。性别比为51:49。

全年共登记出生人口2520人,比上年下降292人,人口出生率为8.6‰,比上年下降0.8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883人,比上年增加3102人,死亡率为20‰,比上年增加10.66个千分点。

全县2017年完成各类就业培训2105人次,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3751人,公益性岗位安置12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2%以内。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在岗职工工资有所提高,年人均工资实现46899元,比上年增长7.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554元,比上年增长7.3%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加强,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9126人,比上年增长1.95%;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2663人,比上年下降7.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5605人,参合率为100%。全县有1593名城镇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十四、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生态体系日趋完善。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73.13吨,工业废水排放31.79万吨,工业烟尘排放215.64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气达到34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