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区政府不畏艰难、负重前行、勇挑重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大沈阳新辽中”总目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全力推动辽中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圆满完成了届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运输规模继续扩大。2018 年货运周转量为 165972 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4%,货运总量110648万吨,比上年增长 4%;全区客运周转量为 11832 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0%,客运总量为 254 万人,比上年下降 20%。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较快,移动通讯、互联网络、数据通讯等新的业务向前迈进。2018 年末,全区移动电话用户达 38.53 万部,比上年增长 6.7%。其中,宽带接入用户 9.19 万户,比上年增长 12.28%。到 2018 年末,全区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 89 部。
国内贸易
服务业发展总体向好,商贸业增势平稳。 2018 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 86.3 亿元,同比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9 亿元,同比增长 9.3%。消费市场活跃,供给能力增强。成功举办 2018《直播生活》辽中县首届年货大集 、“2018 辽中区捷众汽车租赁春季惠民车展”、“辽中首届台湾美食文化嘉年华”、“2018 沈阳辽中金秋购车文化节”等展节,积极开展“增强供给能力,促进消费升级”消费促进月主题活动,“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辽中溢清泉白酒、辽中会怀大米等农产品入驻皇姑区 7 家超市 10 个精品专柜展销。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总投资 70 亿元的沈阳石油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淘实惠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入驻辽中并实现布点运营。
物价
2018 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00.3%。其中,农业生产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8.1%;消费品价格指100.3%。分类别看,食品类指数 100.3%;饮料、烟酒指数 100.2%;衣着类指数 98.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指100.0%;医疗保健指数 101.1%;交通和通信用品类指数 101.3%;教育文化和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指数 100.0%,居住类指数 100.0%。
对外经济贸易
招商引资稳中求进,近海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果。2018 年,全年出口创汇总额实现 71610 万元,比上年下降 40.48%,其中:在出口产品中,农产品、节日工艺品及机加铸件产品占主导地位。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稳定,存款规模扩大。2018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2108190 万元,比上年增长 5.9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816740 万元,比上年增长 7.8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837724 万元,比上年下降 5.8%。保险事业不断发展,2018 年末,保险公司累计保费金额 7533万元,比上年增长 11.3%。
二、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凸显成效。2018 年,全区加大了城乡建设力度,各级公路 49 条,全部路程里程 692.2 公里,全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市容环境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城区环境极大改善,全区拥有环境职能部门单位 3 个,其中环境监测站 1 个。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 2.5 万吨。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设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迈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8 年,新铺设管线 2.4 千米,改造管线 7.6 千米,日供水能力 2.5 万立方米。2018 年全区新增管道燃气用户 3268 户,燃气管线改造 1.15 千米米,新铺燃气管线 10.24 千米。全年实际用电量 12.04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5.94%其中工业用电 4.6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3.63%。农业用电3.1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9.01%。
三、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和文化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科技事业全面发展。 2018 年,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6 家,分别是: 沈阳盛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沈阳银丰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沈阳金安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沈阳博阳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世润重工有限公司、沈阳市克达饲料有限公司、 沈阳远程摩擦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沈阳辽河特种玻璃厂、沈阳旭阳中冶座椅有限公司、 辽宁际洲环保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沈阳奥唯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沈阳市辽中区耘垦养殖有限公司、沈阳伊思特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泰尔兰牧业有限公司、沈阳艾克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双培育”计划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12 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 12 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机加泵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人才培养,沈阳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项目,下派特派员 5 人,沈阳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在读学员 60 人,近年来共培训学员 740 人次。教育综合改革步伐加快,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小学入学率保持在 100%。教育环境进一步改善,对教育投入明显加大 2018 年末,全区各类学校 36 所均建成花园式学校,在校学生 37706 人,在职教职员工 3400 人。2018年高考升学率为 100%。全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如火如荼,高潮迭起。举办了第十届湿地文化节和辽中区首届全民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9868 场次。其中:县级 153 场次,吸引观众人数 10.6 万人次,镇(街道)、村(社区)级的 368 场次,吸引观众人数 6.8 万人次,镇(街道)、 村(社区)自娱自乐有组织文化活动 9347 场次,吸引观众人数48 万人次。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县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达 27 万人次;参加县级运动会的运动员达 4500 人,参加市级运动会的运动员达 200 余人。
卫生和社会保障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区 99.9%以上农民参加了新型医疗保险,缓解了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问题。医疗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2018 年末全区共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512个,其中:乡镇卫生院 17 个。拥有医疗床位 1195 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1705 人。其中:主任医师 20 人,副主任医师 56 人,主治医师 502 人,医师 720 人、护士 776 人。接待诊疗患者 59 万人次,出院人数 34325 人,病人治愈率 80.9%。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18 年社会保障,2018年城镇职工参医疗保 42063 人,城镇居民参医疗保 88471 人。全区发放给企业及个体人员养老金达 6.8 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达 3.5 亿元。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1975 人,全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 6366 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到 100%。全年安置新增就业 5300 人;全年失业人员培训 66 人;农村劳动转移培训 120 人;进城务工人员培训 20 人。总培训人数 206 人。确保全区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四、人民生活
人口
2018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458907 人,总户数 165517 户, 2018 年出生人口数 2539 人,人口出生率 5.53‰,死亡人口数4174,死亡率 9.09‰,人口自然增长率-3.56%。
居民收支及职工工资
2018 年,全区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据抽样调查统计,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4885 元,比上年增长 6.7%,2018 年末,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 17085 元, 比上年增长 8%。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年报快报或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等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