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生态立县”四大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紧紧围绕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和市委“三抓三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保持了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36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09亿元,比上年下降5.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8:34:48调整为22:23:55。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14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其中:种植业产值13.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林业产值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牧业产值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渔业产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 7.01%。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1.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9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7.37亿元,比上年增长3.03%;林业增加值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牧业增加值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1%;渔业增加值0.99亿元,比上年增长7.2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34亿元,比上年增长4.5 %。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3473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46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8050公顷;大豆种植面积630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172公顷,其中,药材作物种植面积1846公顷;蔬菜及食用菌作物种植面积1131公顷;其他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1195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5.55万吨,同比增加4.9%,其中水稻产量3.03万吨,同比增加1.5%;玉米产量12.13万吨,同比增加6.82%;大豆产量0.16万吨;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296吨,同比增加39.6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89万吨,同比增加4.73%;水果产量2.7万吨,比上年减少1.36%。
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07公顷,植树50万株,森林抚育改造面积6333公顷。目前,我县森林面积43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7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8.9%。
全年肉类总产量35192.27吨,同比增长0.05%;禽蛋产量13255.87吨,同比增加40.41%。
表1 2019年主要畜禽生产情况
名称 | 产量及数量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吨) | 35192.27 | 0.05 |
其中:猪 肉 | 13307.67 | -14.65 |
牛羊肉 | 5982.81 | 16.08 |
禽蛋 (吨) | 13255.87 | 40.41 |
生猪出栏数(头) | 147863 | -11.17 |
羊出栏数 (只) | 42744 | 22.55 |
牛出栏数 (头) | 35611 | 16.09 |
生猪存栏数(头) | 80030 | -11.35 |
羊存栏数 (只) | 48172 | 9.05 |
牛存栏数 (头) | 38695 | 7.18 |
全年商品鱼产量实现2198吨,其中,淡水捕捞570吨、淡水养殖1628吨。投放鱼种700吨。淡水养殖面积为7862公顷。渔业船舶数量为191艘,其中捕捞渔船104艘。
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3194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3%。
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83588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营业收入255284万元,比上年下降1.9%。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3%,实现利润17034万元,比上年下降12.9%。
表2 201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发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89591 | -11.3 |
铜金属含量 | 吨 | 1524 | 8.4 |
石灰 | 吨 | 81170 | -25.6 |
铸钢件 | 吨 | 1593 | 9.9 |
木制家具 | 件 | 68914 | 24.6 |
葡萄酒 | 千升 | 1042 | -38.3 |
饮料 | 吨 | 515 | 15.2 |
铁粉 | 吨 | 322607 | 8.5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10660 | -18.6 |
中成药 | 吨 | 824 | -5.6 |
鲜、冷藏肉 | 吨 | 7463 | -7.9 |
冻肉 | 吨 | 47014 | 2.5 |
饲料 | 吨 | 2685 | -31.1 |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全县50家建筑企业实现产值8.9亿元,比上年下降 20%。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9%。
全县16家房地产企业,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4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1%;商品房竣工面积2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2.7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24%和12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7 %。商品房销售额9.6亿元,比上年下降32%。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5亿元,占总量的26.7%;基础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占总量的17.1%;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占总量的14.3%;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13.8亿元,占总量的38.8%。在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六、国内贸易
商贸市场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日趋合理,新兴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3亿元,同比增长2.6%。
七、旅游
今年,全力实施五女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工程、高寿山文旅产业园、如意岛世纪花园、江南水镇民宿、久居天泉民宿等重点项目,建成虎谷峡景区、漫谷度假小镇、枫林.谷里房车露营公园、辽东欢乐广场、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桓仁民俗博物馆、回龙湖码头及游客中心;全力推进枫韵溪境山水民宿、大青沟田园综合体、建州部落狩猎公园等重点项目;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加快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全力打造“中国山水氧吧之都、国际生态健康之城”。全域旅游成效显著,桓仁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全国71家、辽宁省第一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文旅部统计口径,全县接待旅游者1196.6万人次,同比增长22.2%;实现行业总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23.9%。
八、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出口创汇7411万元,比上年增长41.8%;全年引进招商项目21项,引进省外资金45.5亿元;全年输出1950人,同比下降2.01%。累计在外人数4766人,同比减少2.26%。
九、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公路客运量72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1.4%;县内公路里程1856公里,现有村道618公里,其中有铺装路面里程197.5公里,简易铺装路面20.6公里,未铺装路面400.3公里。全县已有103个行政村通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100%。邮电业务稳步发展,2019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5227万元,比上年增长20%;电信业务总量14251万元,同比下降9.5 %;移动通信业务总量10780万元,比上年下降11.9 %。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7366户,其中城镇住宅电话用户15075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12291户。全县移动电话户数有所上升,城乡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1.4万户,互联网络用户达到60355户,同比增长0.9 %。
十、财政、税收、金融
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501万元,同比增长4.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25%增长到6.15%,上升了0.9个百分点。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2188万元,同比增长2.83%。其中,教育支出28964万元,比去年下降6.7%;卫生健康支出20295万元,同比增长1.46%;科技支出52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4.78%。
全年完成各项税收(构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822万元,同比下降4.28%。
2019年,全县存款余额1571228万元,同比增长6.3%;贷款余额639331万元,同比增长7.01%。存贷比为 100:40 。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31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8所,小学20所。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各一所。全县现有在校生19842人,其中:高中在校生3153人,初中在校生5727人。全县现有教职工2262人,其中高中480人,初中641人,小学1121人,幼儿园20人。。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70.2%。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6.1%,高中升学率达93%。
科技工作迈出新步伐,县技术合同成交额1.02亿元,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0项,获得批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十二、人口和就业
全县总人口达到287477人,总户数101613户,户平均人口3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5083人,乡村人口202394人。男性人口14628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9%;女性人口14119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1%。性别比为51:49。
全年共登记出生人口2012人,比上年减少125人,人口出生率为6.972‰,比上年增加0.07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411人,比上年增加204人,死亡率为8.355‰,比上年增加0.7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1.383‰。
全县2019年完成各类就业培训898人次,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4874人,公益性岗位安置8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2%以内。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在岗职工工资有所增长,年人均工资实现51659元,比上年增长1.74%。
城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6223元,比上年增长6.6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985元,比上年增长9.7%;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加强,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3725人,比上年增长3.68%;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5711人,比上年增长2.6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79321人,参合率为100%。
十四、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生态体系日趋完善。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46.97吨,工业废水排放量58.98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911.1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26.11吨,工业氨氮排放量3.13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气达到332天,优良天数达标率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