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东北振兴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有效遏制经济下滑,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县区生产总值(GDP)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1.2亿元,下降1.0%;第三产业增加值40.6亿元,增长0.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1:24.6:47.3。
年人均生产总值为2054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按年均汇率折算3104.2美元。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3.07亿元,增长3.1%;林业产值4.18亿元,增长0.3%;牧业产值11.50亿元,增长6.3%;渔业产值10.64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5亿元,增长3.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8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全年粮食总产量20.52万吨,比上年下降18.2%。其中,玉米产量19.35万吨,下降18.77%;大豆产量4055吨,增长0.4%。非粮食作物中,蔬菜产量10.48万吨,增长24.3%;烤烟产量3445吨,下降13.68%。水果产量5.99万吨,增长13.66%。
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33公顷,年末果树总株数1176万株。
全年肉类总产量5.26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猪肉产量4238吨,下降1.1%;牛肉产量614吨,增长3.2%;羊肉产量607吨,增长4.6%;禽肉产量4.71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9180吨,增长0.6%。年末大牲畜(牛)存栏1.7万头,比上年增长12.5%;其中黄牛1.17万头,下降17.6%。生猪存栏5.1万头,下降3.2%。羊存栏10.4万只,下降16.8%;家禽存栏752.89万只,下降15.5%。柞蚕产量955吨,增长30.8%。奶类总产量14570吨,增长316.88%。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0.4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13639吨;农药施用量1130吨,地膜覆盖面积3587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7亿元,同比增长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完成出口交货值1.9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5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0.76亿元。产品产销率为99.7%。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共生产人造板157376立方米,水力发电190722.19万千瓦时。
全县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3户,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4亿元,比上年下降18.2%。建筑房屋施工面积10.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6%;建筑房屋竣工面积10.5万平方米,下降3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从投资规模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78个,其中当年竣工投产项目53个。亿元以上建设项目9个,占全部建设项目的35%,完成投资5亿元,增长111.14%。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3.92亿元,增长72.4%。其中住宅建设投资3.6亿元,增长86.4%。房屋施工面积3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3%,其中住宅面积24万平方米,下降7.5%;房屋竣工面积5.2万平方米,增长7.1%。商品房销售面积8.4万平方米,下降25.7%。年末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19.8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年底公路里程达345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公里。公路绿化里程2362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156826万吨公里;完成货运量2240.37万吨;完成旅客周转量7785万人公里;完成客运量129万人。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3亿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6.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36.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5万户。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全年主要景区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2.2%。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2.8亿元,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0亿元,增长3.5%。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4亿元,同比下降0.5%。
七、财政、税收
全年全口径税收收入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全年共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1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3亿元,同比增长10.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2%;非税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下降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4.8%。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4.8%;企业所得税完成4805万元,同比增长21.4%;个人所得税完成1387万元,同比增长32.7%;资源税完成2601万元,同比增长33.9%;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2116万元,同比下降10.9%;房产税完成1416万元,同比增长1.9%。
全年财政支出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9.9%;公共安全支出1.2亿元,同比下降11.9%;教育支出4.7亿元,同比下降4.2%;科学技术支出279万元,同比下降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8亿元,同比增长33.9%;节能环保支出3308万元,同比增长3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1亿元,同比增长11.2%;城乡社区支出1亿元,同比增长15.7%。
八、 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9%,占GDP的比重为7.5%,占服务业比重为15.8%。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6.2亿元,比年初增加19.3亿元;其中年末住户存款余额188亿元,比年初增加1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3亿元,比年初增加 3.1亿元。
年末全社会保险承保额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九、教育和卫生
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93所,其中职业教育中心 1所,普通中学25所,小学8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教育56所。在校学生37221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713人;小学在校学生1419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64人。共有专任教师3769人,其中普通中学1922人;小学1315人;特殊教育学校30人。拥有幼儿园56所,幼儿园在园幼儿童6451人。
年末全县卫生机构38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25个,门诊部2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院、卫生院实有病床床位2809张,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655人。其中,执业医师478人,执业助理医师109人,注册护士760人。防疫保健机构3个,卫生防疫保健技术人员80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17462人,其中城镇人口116393人,乡村人口301069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12647人,女性人口204815人;男女人口比例103.8:100,年内出生人口2515人,死亡人口2638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26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6元,比上年增长6.6%。
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4006人,同比增长3.1%;全年收缴养老保险费55176万元,同比增长94.6%;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数为56167人,同比增长6.1%;发放养老金13.2亿元,同比增长29%;基本养老保险金社会发放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