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数据 鞍山市铁东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鞍山市铁东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06-11 来源:鞍山市铁东区统计局】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全区以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生态、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统筹推进,铁东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完成了全区各项工作目标。

一、 综合

初步核算,铁东区地区生产总值34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0.09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57.1亿元,下降0.6%;第三产业289.34亿元,增长5.5%.一产所占比重较小,二产、三产比重为16.5%和83.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46万元,比上年增加0.74万元。

铁东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2亿元,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亿元,增长4.3%。税收收入7.9亿元,增长1.1%。其中增值税3.1亿元,增长8.4%;个人所得税0.4亿元,增长4.7%;企业所得税1.1亿元,增长23.1%。

就业和再就业。全区截至6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478人,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人员就业1650人。全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63%以内。

二、农业  

年末粮食播种面积143.02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87公顷;果园面积242.2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115吨;乡村从业人员6375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铁东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7亿元,下降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下降23.3%;销售收入4.6亿元,下降8.3%,销售产值4.4亿元,下降7.6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0.17万人,下降2.8%。

建筑业。铁东区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01家,全年建筑业产值74.9亿元,增长1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8.1亿元,增长25.5%。建筑企业全部合同签订额157.7亿元,增长42.2%,其中新签订合同112.2亿元,增长3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74632平方米,增长15.7%,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92403平方米,下降47.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2018年,铁东区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下降37.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1亿元,下降 33.5%。工业投资1.4亿元,下降78.9%。民间投资14.8亿元,下降51.4%。

五、国内贸易

铁东区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95.7亿元,增长6.2%,其中限额以上销售额436.8亿元,增长11.4%。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6亿元,增长3.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1亿元,增长4.7%,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2亿元,增长9.2%。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2018年,招商服务中心突出以商引商、驻外招商、精准招商等形式,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1-10月,铁东区党政主要领导和招商分管领导共赴省外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26次,开展“请进来”招商活动69次,参加深圳“辽宁招商引资促进周”和“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系列活动。全年共谋划推进重点项目29个。以“四个小镇”为产业承载,接洽了北京环宇蓝博科技有限公司的视觉显示器、深圳中电港科技有限公司视频压缩机、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深圳锐明科技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香港建设开发集团未来科技城、辽宁光电电子有限公司电子与智能化等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项目;接洽了深圳正威文化集团、深圳文化创意行业协会、大连腊染艺术协会、1905文创园、西西弗、言几又、半山局、泉州奇鹭物联网科技动漫产业基地等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及商协会组织,研究红楼文化区项目孵化合作。

七、财政

2018年,财政工作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分解细化、强化调度、确保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较好发挥了财政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3.3%。税收收入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国税部门完成    3.7亿元;地税部门完成4.2亿元。

八、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强、范围广。截至6月底,全区城镇就业人数54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3%以内;开展创业活动1次,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培植创业典型6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1个;培训城乡劳动力451人;办理求职信息登记3097条,办理招聘信息登记6166条;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就业1650人。始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11716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5561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22318人。足额发放企业军转干部等方面人员的各项补贴,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重病,大病,特困企业军转干部等方面人员。截止目前总计发放生活补助金3331435元整,发放“八一”慰问金24900元整。

九、城市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实施万方街、三道街和湖南街东延道路新建项目,对建设街、湖南街、十二道街等区管道路破损部位进行维修,共新建改造车行道1.9万平、人行道1.4万平、边石2430米。通过区政府积极协调,解决万方街(原崔家东街)长达8年断头路问题。实施排水改造工程。配合市住建委对铁东五道街、真理街、长大街、爱国街、福利街和互助街等10条区管道路实施排水改造工程,并对道路进行全面改造,共改造车行道11.8万平,人行道1.6万平,彻底解决上述路段排水不畅和道路破损老化问题。黑臭水体治理。投资498万元实施前峪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和中法西侧暗渠工程,共新建排水管线1338米、暗渠163米,彻底解决多年来污水明沟长期影响周边环境的问题。老旧小区改造。结合鞍山列入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契机,对时尚小区、大孤山十中小区共46栋居民楼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建筑面积18.29万平,改造内容包括外墙保温、外墙粉饰、屋面防水、地下管网改造、环境改造等,按照住建部提出的“共同缔造”理念,组织居民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建立长效自主管理机制。新建景观喷泉。投资690.7万元新建烈士山英泽湖音乐景观喷泉,新建灯具3600盏、水泵120台,通过音乐、灯光和水型的有机结合,打造气势恢宏的喷泉景观,彰显城市活力,给市民营造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路灯建设。积极向市住建委争取新建路灯项目,对钢城巷、新北巷、湖山街等11个摸黑路段新建路灯130盏。绿化新植工程。投资190万元实施万和街、惠民大道、万方街等五条道路绿化升级改造,改造绿化面积9300平,栽植行道乔木669株,灌木球678株。投资380万元实施大石街、和平路等55条街巷路行道树补植工程,栽植行道乔木1198株。投资140万元实施解放路立交桥西、站前街与园林大道街角绿地、市行政服务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楼前等10余处道路节点提升工程,改造绿地面积约2万平。栽植乔木387株,亚乔76株,灌木球362株。投资110万元对优优公园进行提档升级,种植高大乔木197株。投资30万元对回填后的明沟位置进行绿化覆盖,种植乔木605株。投资380万元实施大石街、和平路、正义街、常青街等55条街巷路行道树补植工程,栽植行道乔木1198株。投资100万元对胜利广场、托马斯幼儿园、工人街与中华路交汇口等地摆放时令花卉,共计摆放两茬,共计28万盆。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4月15日铁东区政府组织全区50多个单位共计900余人参与植树活动,在优优公园栽植火炬200株,梧桐400株;各办事处发动职工和居民在辖区内栽植各类乔灌木1万余株。对居民区内的枯死、险树进行排查,共处理枯死、险树649株,抢险处理各类倒树67株。环卫工作。成立铁东区市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下设9个分公司,包括8个清扫保洁分公司和1个清运公司,已稳步开展工作。目前已建成站前转运站和钢城转运站2个转运站,和平转运站和长甸转运站正在建设中,配套的清运罐车共24台已全部交付,垃圾收集、清运体系建设初显成效。除运雪工作。铁东区政府从环保除雪理念出发,除雪工作坚持以机械化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除雪不抛撒融雪剂。城区6场降雪,累计出动除雪设备446台次,组织出动人员33322人次。物业小区管理情况。截止目前,共计处理民心网诉求件370余件,市长热线210余件,推进业主委员会备案4个,新增专项维修资金二级账户建立8个,涉及资金8000余万元。新增物业服务企业备案5家,备案物业服务合同20家,配合街道办事处启动专项维修资金36次。保障房审计整改全面落实。2017年12月12日国家审计署对铁东区保障房进行审计。审计出212户需要整改,其中包括重名30户,实际需要整改182户。领导带队了解保障房问题,并配合审计组制定详细整改措施,扎实推动保障性住房存在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保障房分配。我区现有保障房房源93户空余,对全区各街道办事处上报的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已完成了资格评审,年底前将完成派户工作。

十、金融科技

2018年1-10月,鞍钢项目做为重要工作内容,共深度谋划合作项目6个,签约并开工项目3个,协议总投资1.38亿元。引进辽宁酒海酒业有限公司销售中心、辽宁长文实业有限公司采购中心、北京首安工业消防有限公司、东莞繁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香港福博建材有限公司等税源经济项目落户铁东,计划年度贡献税收不低于1500万元。打造金融集聚区和创意梦工坊两个特色楼宇。金融集聚区引进中远资产、惠临投资、中科诚海、融信金融、壹投资等供应链金融、股权投资、科技金融类现代金融机构20余家,均完成金融监管单位备案审核,辽宁省基金业协会鞍山分会在金融集聚区挂牌成立,4400平特色金融楼宇基本完成招商任务,运行良好;创意梦工坊以创新创业为主题,意在培育孵化新经济、新动能,并努力为“四个小镇”产业集聚输出项目,2018年1-10月,我们共引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意项目26家,并形成了以坚果文化为代表的集聚特色的淘宝电商、抖音、快手、网红、火山视频生产基地,辽宁磐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低损耗高压缩视频编码集成设备”以高级算法核心技术,在2018年全省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殊荣。目前,梦工坊1万平楼宇已完成入驻率85%,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2018年1-10月,引进了叁月拾动漫有限公司北京动漫插画创业团队、北京铭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北京大学张宇创办的电子商务平台、英国伯明翰大学投资学硕士李雨彤创办的凯迪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NCC国家计算机中心工程学院、微软公司认证软件高级工程师、前诺基亚软件工程师徐嘉希创办的辽宁磐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王方教授电去离子技术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孟宪忠教授医学3D打印技术研发工作室、合肥工业大学范之国教授偏振光学探测技术工作室等精英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多维度支撑。加强创新创业平台软硬件设施建设。围绕政府支持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加大区政府投入力度,推进双创平台“创客梦工坊”的环境建设,全力打造会议室、洽谈室、路演厅等功能,完善水电通信等保障,制定了孵化器管理制度,孵化标准和流程、入孵企业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初步形成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模式,为企业经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现华润双创平台入住率以达90%以上。我区在申报科技小巨人种子项目中,工业设备健康诊断系统及新型外围自清洁卫生洁具两个项目,被评为鞍山市科技小巨人种子企业,获得市财政资金支持共计60万元。飞达科技有限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资金支持20万元。鞍山创新创业大赛三户科技企业获得大赛奖励5万元。

十一、文化体育

文化。结合文化惠民“三送六进”,举办了“美丽铁东”2018群众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先后开展送文化进街道、社区、学校10余场。全年举办各类演出、讲座、辅导以及书法、绘画、摄影和“非遗”展览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0余场,开展以“书香钢城·文化铁东”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推荐优秀图书100余册,为社区书屋增加新书3000多册。按照省、市、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安排部署,肃清文化市场,基本完成了无“小耳朵”社区的创建工作。组织了以“弘扬民族文化,筑梦精神家园”为主题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展演活动。截止目前,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覆盖全区,建设了两个高标准的综合文化活动站。在完成图书馆、文化馆一级馆的复评工作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团体,创建了京剧、歌咏、曲艺3个省级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基地,打造出“美丽铁东”“笑笑剧场”“文化大讲堂”“书香钢城”“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品牌。建成了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项指标综合达到全省先进水平。2018年5月,李氏千山烧锅酒古法酿造技艺和庞氏中医理疗技艺确立为鞍山市第六批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杨氏古典戏法等两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专家评审。全年围绕“文化遗产日”等节日精心组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文化遗产的知晓率,先后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系列宣传展示活动4次,充分展示了铁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样性和地域性。会同街道、公安等部门开展了全区文物安全消防大检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完好率达到100%,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文物险情排除率达到100%。

体育。群众体育活动网络基本建成。开展全民健身品牌活动2次。今年9月份按照省里要求完成100多家企业、体育行业协会、个体经商户的体育产业调查工作。对全区15个街道健身器材展开全面普查工作,全年累计维修器材超过1000件,新投入健身器材201件。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其中一级20人、二级35、三级150人。目前街道、社区(村)体育组织、健身设施和健身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同时依托街道、社区(村)体育指导站,增加全民健身意识,重点打造优优特色体育运动公园,计划设立成人健身广场和儿童乐园,全力建成时尚专业的体育运动公园。

十二、教育

全区共有学校29所,其中特殊学校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1家,教师总数3274人。其中幼儿园2个,教师人数51人;小学20个教师人1487数人;中学14个教师人数1496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 14所学校通过专项督导评估均达到A级标准。大力推进“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设。全区中小学均实现百兆互联网光纤接入,达到100%校校通;全区现有778间多媒体教室,班班有多媒体设备、班班通网络、班班通资源,达到100%班班通;借助“乐教乐学”人人通平台,现注册使用达到91%,学生31015人、教师2863人、家长42653人。依托辽宁省信息化服务平台和鞍山市教育资源平台,搭建铁东区特色教育资源管理平台,资源量达到5T,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先后4次联合区消防大队、区综合执法局园林分局、园林街道办事处、旧堡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相关部门开展无证照非法办园查处行动。使全区无证办园从10余所减少到4所。截止到时2018年9月30日,全区小学生公用经费总计3885.881.46元,小学生人数22522人,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172.38元/生(省定基准定额小学生均850元);中学生公用经费总计1.400.459.31元,中学生人数8858人,中学生生均公用经费159.16元/生(省定基准定额中学生均1050元)。全面落实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流轮岗教师151人,其中援疆教师4人,去岫岩交流轮岗的教师8人,达到符合交流轮岗教师人数占交流轮岗总人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56人,达到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先后4次召开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联合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前所有单位均已完成安全隐患的整改。各学校按照规定比例配备了专职保安,安防设施、装备器材配备率达100%,校园技防覆盖面达100%。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现有保安人员72人,其中公益性岗位31人。目前,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配置了校园监控系统,重点部位达到全覆盖。联合公安分局为各学校、幼儿园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并给各学校幼儿园值班安保配发防爆盾牌、防刺背心、强光手电、橡皮警棍、防爆叉、辣椒水、钢盔、防刺手套等八大件警具,提高校园保安自我防护、控制犯罪的能力。针对学前教育布局不均衡问题,新建了石海梅国际乒乓球幼儿园、东泽首府幼儿园等3所公办普惠性幼儿园,新增学位近1000个。为有效解决中小学生课后“真空管理期”家长接送难题,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实施课后服务工作。目前全区课后看护工作学生参与率为88.4%,得到了全社会和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赞誉。

依托“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强大的教研团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旨在“减负增效”的新课程改革,即:“学术嘉年华”活动。今年5月,“辽宁省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会”在我区召开,省教育厅领导及省内各市的教育局长、教育工作者400余人参会学习铁东课改经验,标志着全区课堂教学改革已跻身全省一流,全国先进行列。2018年再续辉煌!鞍山一中提前招生60人中,铁东区有34人被录取,其中前十名有7人;中考鞍山一中统招636人,铁东区录取331人,占全市的52.04%;竞争录取127人中,铁东区录取65人,占全市的51.18%,两率稳居全市第一。建立名优教师培养体系。依托与东北师范大学“优质学校创生和名校长培养工程”等合作项目,在北京、上海、天津、长春等地,常年设立教师研培基地,教师在交流、合作、培训中收获了教育前沿理念,分享了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不断提升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今年6月先后组织了40名优秀英语教师在钢都小学参加了鞍山市教育局举办的美国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培训,有效开拓了教师的国际视野。

十三、卫生

全区共有医医院35个,其中市属24个、区属11个。街道卫生院2个、厂矿门诊部(含个体门诊部)5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个体诊所201个、村卫生室10个(其中千山风景区4家属于铁东区代管)。

区主任医师17人,副主任医师55人,主治医师25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29人,区属医疗单位共有床位735张。  铁东区共有人口51.85万人,建立电子档案39.4万人,电子建档率为76%。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35%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5%以上。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运”的要求,立足铁东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实际,在城区以4家大型三甲医院与2家区属二级医院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4个医联体,确实完善本区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医联体建设。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中医馆,设立“治未病”科室提供中医操法推广、食疗方推广、中医心理调节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从预防角度关注居民健康,使其成为铁东区中医药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的有力支撑。2017年铁东区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评估,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健康促进区。目前,全区范围内建设了33个健康社区,100个健康家庭,7所健康促进医院,34所健康促进学校,26个健康促进机关;一个健康公园,一条健康步道;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6.89%。年初以来,发放健康宣传手册7000余册,健康咨询4000人次,健康讲座80余场。

铁东区口腔医院成立了“鞍山市牙齿种植中心”和“鞍山市儿童牙病治疗中心”,口腔的种植填补了鞍山市的空白,目前年种植牙齿400余颗,技术力量和水平在鞍山地区处于绝对领先水平,“儿童牙病治疗中心”使儿童牙齿治疗更具专业化。

十四、社会管理

受理市长信箱、以及市、区政府部门和各相关单位转来的案件、督办件共计26件,辽宁省信访信息系统平台案件46件,辽宁省民心网投诉件达993件及12345市政府服务热线2498件,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案件达23件,办理鞍山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两项共计18件,办理“辽宁省五级书记抓信访、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行动”1847案6件,中央巡视组案件1件,化解率100%。受理各类投诉举报案件178起,结案178起,追讨工资177万元,涉及劳动者为441人。其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12件,追讨农民工工资164万元,实现农民工工资案件按期结案率、偿还率达到两个100%。督促商家安装油烟净化设备517处。共拆除违法建筑173处,清理占道经营9000余人次、清理店外经营5000余次、清理露天烧烤100余处。“两违”建筑历史存量大幅削减。对大孤山棚户区改造房、周大山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共拆除违法建筑173处,面积约为4000余平方米。年初以来,共拆除不符合要求的户外广告牌1100多块,提档升级破旧商业牌匾2227余块,现主干路两侧整治基本完成。对长期停放在路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僵尸车”进行集中清理。对居民区内私自圈占的菜园和围栏进行清理。共清理居民圈地种菜105处,2600多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1000余处、小广告停机400余部。安排人员对汇源大道、建国大道、解放路等重点路段进行全天监管,制定印发执法温馨提示200余份,劝导运输车辆人员200余人次。整治市场秩序,共清理占道经营9000余人次、清理店外经营5000余次、清理露天烧烤100余处,暂扣占道经营物品2000余件,暂扣烧烤经营物品100余件。改善环境质量,开展餐饮业油烟专项整治工作,下发通知单2000余份,督促商家安装油烟净化设备517处,完成总数的80%。规范客运秩序,下发宣传单1000余份,共暂扣非法营运车辆23台。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成立森林防火应急大队,确保无火情发生,共出动人员2000余人次。

十五、人口(公安户籍人口数)

2018年末,全区人口总数为512127人,全年共出生人口2825人,死亡人口5133人,出生率为5.5‰;死亡率为10.02‰自然增长人口-2308人,自然增长率-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