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兰店区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下,以建设现代化大连新城区为目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和撤市设区的良好开局。
(一)结构调整发挥作用,经济运行好于同期,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除固定资产投资外,其它主要计划指标均在合理区间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速同比加快了5.4个百分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城市经济发展加快。通过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服务业发展速度稳步加快。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0亿元,增长6.7%,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6%。
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电力设备器材、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已超过70%,产业关联度、技术密集度、生产效率、就业率等有所提升,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1%。
(二)财税收入结构优化,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财政收入结构优化。在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1.4亿元,增长32.8%;非税收入2.6亿元,下降25.9%,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重为81:19,结构处于合理区间。除了保工资、保运转以外,还加大了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投入。
税收收入稳步增加。完成税收总收入24.57亿元,增长9.9%。其中国税收入14.61亿元,增长21.6%;地税收入9.96亿元,下降1.8%。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37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60元,增长7%,其中工资性收入5650元,增长5.2%。经营性收入7650元,增长17.6%。其它收入1460元,增长5.5%。
(三)内生发展动能增强,新兴产业积极发展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海湾新城五期和六期、皮口污水治理及配套管网、安波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南山医院、张店垃圾填埋场土地释放整理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大连三川建筑科技建成投入使用;固特异三期扩建、固特异五期、北互智能互感器车间改造、大连摩根陶瓷二期、大连臣业天鹰警械、大连乳胶制品等一批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出口增长动能平稳。在外贸出口中,电力设备器材、汽车零部件、服装、水产等产品保持稳定。农副产品、木制品出口增长加快,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了1.65个百分点,出口增长动能保持稳定。
消费增长动能增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增长5.6%,零售业增长22%,餐饮住宿业增长24.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了2.07个百分点,消费增长动能不断提升。
新经济呈上升趋势。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6049户,增长32.1%。新增注册资本93.9亿元,增长63.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积极兴起;建筑新材料、节能环保设备、木制品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成长。
(四)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骨干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工业增长速度趋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1%,呈现趋稳发展态势。“中国西装名城”城市品牌加快推进,“中国互感器之都”和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批,组建了服装行业协会、互感器行业协会、木业行业协会,搭建了服装、电力设备器材和木业产业平台。
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31.25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47.4亿元;完成了第二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申报,其中大连三川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已通过初审。
骨干企业作用强劲。骨干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预计固特异产值增长12%,大连第一互感器产值增长7.1%,大连第二互感器产值增长20%,大连北方互感器产值增长4.2%,中粮麦芽产值增长6.3%,大杨产值增长7.7%,百威英博产值增长3.5%。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电力设备器材、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四大产业集群,成为全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中电力设备器材、食品加工、服装加工主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跨入辽宁省百亿元产业集群行列。
(五)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加快,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推进
农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33万吨,同比翻了一番;蔬菜播种面积12.7万亩,产量60万吨;生猪饲养量172万头,牛饲养量15.5万头,羊饲养量17.9万只,家禽饲养量5720万只,肉蛋奶产量26.8万吨;水产品产量22.5万吨,水果产量33万吨。
都市农业建设进程加快。续建和新建了金字塔肉羊加工、广汇肉牛养殖、金三元水果采摘、普洛德葡萄庄园、巨平蔬菜基地等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认证绿色食品5个和无公害产品6个,培育大连市名牌农产品2个,城子坦被辽宁省政府认定为特产之乡。
农副产品安全保障有力。完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6个,共监测农产品3500个样次、畜产品450个样次和快速检测20483个批次,质量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开展动物疫病春秋集中防控,确保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强制免疫密度100%。
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完成17个乡镇121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共修建垃圾房7485个、增设垃圾箱3671个、增加垃圾运输车辆174台、修建垃圾转运站10座、建污水处理站4座;新农村“六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大中型沼气池7个,新建各类水源工程182项。
(六)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环境进得到改善
主城区功能逐步增强。积极推进“三个一”“五个一”工程建设,城际快轨配套设施、万达广场、兴隆大家庭、普湾城市广场等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为增强主城区服务功能奠定了基础。
副城区项目积极推进。皮杨副城区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皮口、杨树房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皮口港西港池陆岛交通码头、皮炮连接线、杨树房南部新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为皮杨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新城区项目稳步实施。安波新城、莲谭新城突出温泉旅游名城和农产品物流基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做大做强温泉旅游产业和农产品物流产业。世外俭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大谭温泉小镇、俭汤污水处理等项目加快推进,增强了新城综合服务功能。
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区政府先后出台了普兰店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和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全区19台20吨及以上燃煤锅炉除尘改造任务顺利完成,156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鞍子河、坨西河污水管线铺设及入海排污口整治工程全部完工。
(七)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新型业态正在兴起,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商贸服务功能增强。全面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以商贸、临港、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服务业聚集区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区商贸服务业聚集区的逸盛元五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中国西装名城服装博览中心正在积极推进;皮杨陆岛运输、安波温泉旅游、莲山农产品物流服务业聚集区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旅游产业较快发展。以打造安波温泉名城为核心,加快建设省级温泉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增长17%,旅游接待总收入3.76亿元,增长15%。安波温泉花园酒店、世外俭汤等项目完成投资3.66亿元。俭汤河综合治理、春天里休闲农庄、墨盘珉琚生态农业等旅游项目有序推进。
电商平台有新突破。按照大连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开展与阿里巴巴集团“村淘”项目合作,推进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加快电商企业培育和人才培训,鼓励企业加入第三方电商平台,支持服务型企业电商平台建设。
教育医疗有新进展。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配置教育教学设备,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医疗改革稳步推进,区中心医院等4所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收2309.1万元,其中让利患者1495万元。95个标准化社区卫生室建设已完成。
社会保障能力提高。累计新增就业45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6%;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42.1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参保率94.4%;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率98.4%;共征缴养老保险金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