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数据 2013年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3年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21-06-16 来源:中共盖州市委宣传部】

2013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各种困难,调结构、惠民生,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0.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0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85.02亿元,比上年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7:37。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3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种植业产值27.52亿元,林业产值1.92亿元,牧业产值18.75亿元,渔业产值15.86亿元,农业服务业产值1.26亿元。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5.0%(现价)。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6.1%;林业增加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4.6%;牧业增加值8.57亿元,比上年增长4.4%;渔业增加值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粮食总产量15.48万吨,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水稻产量23180吨,玉米产量122561吨;水果产量51.7万吨,比上年增长15.9%,其中:苹果产量25.8万吨;蔬菜产量30.3万吨,比上年增长7.8%;柞蚕产量3450吨,比上年增长5.2%。


农作物播种面积38824公顷,比上年增长0.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861公顷,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63公顷。


肉类总产量8.2万吨,比上年增长5.4 %,其中:猪肉产量2.38万吨,牛肉产量0.3万吨,羊肉产量0.49万吨,禽肉产量4.98万吨。禽蛋产量49839吨,羊绒产量121653公斤,牛奶产量2036吨。


生猪饲养量47.9万头,比上年增长8.6%,其中:出栏数28.3万头,存栏数19.6万头;羊饲养量66.3万只,比上年增长5.6%,其中:出栏数33.3万只,存栏数32.97万只;家禽饲养量3663.04万只,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出栏数2507.57万只,存栏数1155.47万只。


全年农业机械化总动力39.9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1%。机耕整地64.3万亩,其中:机械深松3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2万亩。机械播种45万亩,其中:机械精量播种35万亩、机械栽植水稻1万亩。机械收获28万亩,其中:机械收获玉米22万亩。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67万吨,比上年增长1.1 %。


全年完成荒山造林面积14.58万亩,栽植各种树木1158.86万株,小开荒还林工程完成8000亩,封育围栏完成10万亩,森林抚育完成6400亩,


全年渔业水产品产量实现20万吨,比上年增长9.9%,其中:海洋捕捞6.5万吨。渔业养殖总面积12万亩,其中:海蜇养殖面积7000亩,海参养殖面积3000亩。海水虾池改造面积10000亩,淡水池塘养殖4000亩,水库养殖19000亩。工厂化育苗养殖面积达50多万立方米。


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全年新栽苹果树1500万株,新建标准园107个;改造老残苹果园2万亩;九寨、二台、杨运三乡镇2万亩出口苹果示范区建设已被省验收,批准为省级出口示范区。“盖州苹果”获得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并编入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名录中。“盖州葡萄”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性标志认证,使全市农产品地理性标志认证达到4个。完成“盖州桃”、“盖州尖把梨”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申报答辩,九寨镇获批 “辽宁特产之乡”。壮大发展“一乡一特”专业乡镇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3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营口市级23家,县级21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1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84个。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435元,比上年增长14.7%。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产值实现32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2013年应交增值税实现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8.7%,产品产销率达到98.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饮料产量73226吨,比上年增长69.9%;冷冻饮品产量7112吨,比上年增长42.2%;蚕丝产量502.5吨,比上年下降9.4%;服装产量1537.28万件,比上年增长3.6%;纸制品产量56537.76吨,比上年增长19.6%;燃料油产量289353.15吨,比上年下降3.1%;石脑油产量10788.32吨,比上年下降4.8%;石油沥青产量456356.94吨,比上年下降3.4%;塑料制品产量77565吨,比上年增长70.2%;商品混凝土产量272310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7%;水泥混凝土排水管产量342千米,比上年增长47.4%;铸铁件产量13235吨,比上年增长124.6%;黄金产量88吨,比上年增长10%;铝合金产量2058.13吨,比上年增长10.3%;泵产量2203台,比上年下降11.9%;印刷专用设备产量602.08吨,比上年增长23.4%;发电量为1265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5.3%。


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0.3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2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4.4亿元,安装工程产值0.67亿元;竣工产值36.3亿元,比上年增长69.7%;竣工面积468.3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工业投资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42.2%。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3.3亿元,占整个投资的93.5%,比上年增长32.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2.3%,房地产开发投资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6.79亿元。


截止年末,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0个,其中:本年新增4个。完成投资额279697万元,比上年增长16.7%。房屋施工面积22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其中:新开工的面积为67.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7.9%;房屋竣工面积为29..0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5.1%。商品房销售面积53.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93%,其中:现房销售面积28.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72%;期房销售面积2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9%。商品房销售额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54%,其中:现房销售额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期房销售额8.27亿,比上年增长24.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0.26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44亿元,比上年增长 13.8%。按行业分组,批发和零售业实现3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市内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8.98亿元,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1.47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数达81家 (2013年年报中新进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家,分别是:盖州市恒久果业有限公司、盖州市陈屯世沅果品专业合作社、营口隆鑫果品有限公司、盖州市昕华果业有限公司)。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实现1.2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9 %。出口创汇总额实现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4%。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地区财政收入实现57.22 亿元,比上年下降2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0亿元,比上年增长8.26%。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4%;非税收入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在各项税收中,增值税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3%;营业税3.65亿元,比上年下降4.18%;企业所得税0.899亿元,比上年增长52.26%;城市维护建设税0.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6%;耕地占用税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63%。地区税收收入2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8%,其中:国税收入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7%;地税收入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7%。


一般预算支出40.87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公共安全支出1.29亿元,比上年下降4.7%;教育支出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科学技术支出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54亿元,比上年增长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1亿元,比上年增长7.6%;医疗卫生支出4.09亿元,比上年增长71.0%;农林水事务支出4.21亿元,比上年增长51.0%;交通运输支出0.25亿元,比上年下降35.7%;住房保障支出0.85亿元,比上年增长4.7%。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3.22亿元,比年初增加12.07亿元,比上年增加24.14亿元,增长8.0%,其中:个人存款中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32.86亿元,比年初增加16.94亿元,比上年增加15.87亿元,增长14.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9.21亿元,比年初增加15.2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1亿元,增长20.6%,其中:年末短期贷款余额44.83亿元,比年初增加6.29亿元,比上年增加4.42亿元,增长16.3%;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43.28亿元,比年初增加9.39亿元,比上年增加11.87亿元,增长27.7%。存贷比率为54.7%。


全市财险企业6家(分别是: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中华财险、大地财险、安邦财险),全年保费收入实现11993万元,比上年增长11.8%;赔款金额7309万元,比上年下降了24.9%。寿险企业8家(分别是:中国人寿、太保人寿、平安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民生人寿、农银人寿),全年保费收入实现19048万元,比上年增长19.9%;赔款金额为2915万元,比上年增长72.1%。


七、科技和教育


全年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申报项目单位是营口华润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获省专利成果转化项目1项,申报企业是营口朗时多丝绸有限公司。专利申请量21件,有效发明专利22项。


我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双高”普九成果得到进一下巩固。长征小学、沙岗学校被评为辽宁省课程改革示范校。2013年初中升学率为92.5%,高中升学率为85%。幼儿园有166所,在园幼儿人数为13218人。普通高中2所,一贯制学校26所,初中5所,小学60所,职专1所;教职员工5373人,其中:专任教师4404人。当年职专招生457人,职专在校人数1243人,职专毕业生人数280人;普通高中招生2339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910人,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2179人;初中招生5570人,初中在校学生15160人,初中毕业生人数6110人;小学招生5713人,小学在校学生29073人,小学毕业6094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428人。


八、文化、体育


全年有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安装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共放映3400余场农村数字电影;辽剧团全年送戏下乡演出100余场。皮影团深入到农村、社区、学校演出50余场;“高丽城山城”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圆满完成并申报成功;在图书发行方面,看样货30次,网上订货24次,全年完成销售600多万。共播出新闻稿件1680条,各类专题稿件240期;完成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2.6万户,共安装数字机顶盒3.5万个。


盖州市排球运动学校连续第三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男女代表队均进入16强,参加辽宁省青少年沙滩排球赛,男子代表队获第二名。全年向上级专业队输送2名运动员,向高校输送5名运动员。


全市68个行政村安装了农民体育健身器材。组织了40余名体育骨干参加了在营口举办的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选拔1名体育骨干参加了省体育局举办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组织我市各界精英9名同志参加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火炬接力活动。


九、旅游


旅游业快速发展。双台温泉旅游度假区和白沙湾黄金海岸全年接待游客390多万人次,思拉堡温泉小镇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赤山、青龙山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猫儿岭获批省级森林公园。2013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57.8亿元,同比增长22.1%。共接待国内旅游者84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接待境外旅游者为2.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外汇收入实现136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


十、卫生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44个,其中:医院5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41人,其中:医师224人;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数687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30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16人,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数6478张;卫生机构(非医疗)9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疾病预防控制单位3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采供血机构1个,其他单位3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2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单位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人,妇幼保健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0人。2013年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506288人,参合率达到95%,有9家乡镇办事处参合率达100%。全市27家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市283个行政村都设有村卫生室,城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9所。盖州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接种率达99.8%;全年麻疹类疫苗补种率达88%,补种后麻疹类疫苗接捉率达95.8%;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达100%,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全市累计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69616人。


十一、环保和安全生产


2013年重点整治的区域为东城办事处和团甸镇共计15个村.投入垃圾清运车20辆,修建25公里排污明渠,169座垃圾收集点、14座垃圾临时转动站,2座氧化塘。盖州市污水处理厂整体调试基本结束,已试水运行。日处理污水量1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安全生产死亡事故13起,同比下降27.8%,死亡14人,同比下降33.3%。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起,同比下降33.3%,死亡2人,同比下降50%;道路交通死亡事故9起,同比下降10%,死亡9人,同比下降10%;渔业死亡事故2起,同比下降60%,死亡3人,同比下降57.1%。全年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场所)2563个,查出和整改隐患789项。


十二、城乡建设


盖州古城保护开发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由清华大学着手开始编制,第二轮、第三轮推进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454.4公里,修复水毁农村公路96.6公里、桥梁47座、河道堤防7.42公里,水清河和大旱河整治工程扎实推进。95个村环境集中综合整治任务已经达标,农村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城市用水普及率为90.26%,燃气普及率为78.96%,人均城市道路面积9.54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5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60%,建成区绿地33.24%,生活垃圾处理率100%。


十三、交通


全年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731.477公里,大中小桥梁662座10201.975延长米。其中县级以上公路总里程486.865公里,大中小桥梁251座10255.1延长米;农村公里总里程1244.612公里,大中小桥梁411座9715.11延长米。


拥有省际线路1条,班车2台;市际线路19条,班车30台;县际线路17条,班车49台;县内线路125条,班车133台,平均日发车班次253个,日平均输送旅客2500人次。


道路运输企业125家,其中客运企业4家,货运场站1个,危货2家,物流企业114家,驾培学校4家,营运车辆24300辆,其中:客运车辆322辆,出租车728辆,货物运输车辆23250(包括农用三轮车)辆。


十四、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11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6200人,再就业培训4236人,扶持创业带头人106人,城镇实名制就业安置150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实际控制在2.74%;确保了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至少一人就业。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8.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为9.8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职工人数2.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到2.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万人。


新增低保对象1725户,2956人,其中:城市238户,576人;农村1487户,2380人。集中供养五保标准提高到4300元,分散供养提高到2900元。合并高屯、团甸、徐屯、沙岗、团山、暖泉和什字街7所乡镇敬老院,同时投资200万元扩建了东城敬老院。


十五、人口、计划生育


年末户籍总人口703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85272人。在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62567人,占总人口的51.5%;女性人口341054人,占总人口的48.5%;男女性别比达106:100。18岁以下人口99270人,18-35岁人口185104人,35-60岁人口285539人,60岁以上人口133708人。年末总户数247984户,户均人口3人。


出生婴儿数4051人,其中计划内3998人,计划外53人,依法生育率98.69%。人口出生率5.65‰,人口死亡率4.17‰,人口自然增长率1.47‰,节育率93.28%。全市共上环人数2160人,女性初婚2357人,符合生育两孩条件自愿生育一孩的夫妇为6981对,其中农村独女户5565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