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走“工业强市、农业富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各种困难,顽强战胜百年不遇洪灾,在公共财政收入增长、重大项目引进、设施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经济综合指标排名在全省44个县中位次大幅前移,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9.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8%(现价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9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7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1:48.4:35.5。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2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种植业产值259512万元,林业产值18351万元,牧业产值179601万元,渔业产值153815万元,农业服务业产值11210万元。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3529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现价)。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65977万元,比上年增长14.9%;林业增加值10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8.2%;牧业增加值82042万元,比上年增长6.7%;渔业增加值90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3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
全年粮食产量为13.55万吨其中:水稻产量为10573吨,玉米产量为115803吨;水果产量44.6万吨,其中:苹果产量20.1万吨;蔬菜产量28.1万吨;柞蚕产量3279吨。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847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0220公顷,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8257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7.7万吨,比上年增长14.8 %,其中:猪肉产量2.34万吨,牛肉产量0.27万吨,羊肉产0.53万吨,禽肉产量4.57万吨。禽蛋产量实现38550吨,羊绒产量114613公斤,牛奶产量为2485吨。
全年生猪饲养量44.1万头,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出栏26.3万头,存栏17.8万头;羊饲养量62.8万只,比上年下降5.4%,其中:出栏30.9万只,存栏31.9万只;家禽饲养量3131.13万只,比上年增长6.4%,其中:出栏2236.54万只,存栏894.59万只。
全年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为38.4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64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全年完成造林绿化16.4万亩,共投入资金8亿元。
全年渔业水产品产量18.2万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海洋捕捞48025吨,海水养殖129615吨,淡水养殖46360吨。水产品养殖面积7690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为6590公顷,淡水养殖面积为1100公顷。渔业船舶拥有量为760艘,总吨位33496总吨,功率为69005千瓦。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全年新栽苹果树160万株,新建苹果园88个,其中200亩以上标准示范园22个。发展“一乡一特”专业乡镇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2个。全年新建设施农业小区120个,面积7500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145个,水产工厂化养殖发展到50万立方水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30个。农田水利建设加大投入,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完成土石方1360万立方米。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2012年统计工作实行重大变革,我市共有224家限上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实行网上直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完成产值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内资企业完成264.9亿元,港澳台企业完成7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完成15.7亿元。在内资企业完成产值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值40.5亿元,集体企业实现产值10.3亿元,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值10.5亿元,私营企业实现产值195亿元,从年产值数据看,我市私营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市限上工业企业全部产值68%,说明我市工业企业组成部分中私企已经占主导地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9.98亿元,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内资企业完成15.2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完成4.75亿元。在内资企业中:集体企业完成1.92亿元,有限责任公司完成0.89亿元,私营企业完成12.4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4.38亿元,实现利润16.68亿元,本年应交增值税为13.6亿元,产品产销率达到98.7%。
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泥产量866394吨,比上年增长240.4%;商品混凝土产量270462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73.5%;水泥混凝土排水管232千米,比上年增长251.8%;水泥混凝土压力管3986千米,比上年增长118.2%;铸铁件产量5893吨,比上年下降8.5%;服装产量1484万件,比上年增长58%;软饮料产量8237吨,比上年增长15.9%;蚕丝产量459.5吨,比上年增长68.1%;蚕丝及交织机织物产量158万米,比上年下降36%;饲料产量43087吨,比上年增长162.6%;酱油产量5961吨,比上年增长76.4%;冷冻饮品产量5002吨,比上年增长93.7%;塑料制品产量37184吨,比上年下降1.2%;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产量531413对千米,比上年增长45.2%;纸制品产量47258吨,比上年增长11.7%;燃料油产量298514吨,比上年增长27.5%;石脑油产量11331吨,比上年增长44.4%;石油沥青产量472599吨,比上年增长49.6%;铝合金产量435吨,比上年增长47.1%;不锈钢日用制品产量1440,比上年下降18.1%;泵产量2500台,比上年增长65.2%;阀门产量18231吨,比上年增长113.6%;民用钢质船舶29944载重吨,比上年下降26.4%; 滚动轴承产量5.73万套,比上年增长86%;发电量378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3%。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1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08亿元,同比增长26.2%;签订的建筑业合同额为46.02亿元;竣工产值为21.79亿元;房屋施工面积363.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为214.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148.9万平方米。应交所得税9451万元,利润总额实现2.11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9.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4亿元,占整个投资的86。5%,比上年增长34.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1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7%。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6.99亿元。
我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6个,其中:本年新增房地产开发企业6个。全年36家企业共完成投资额239639万元,比上年增长39.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4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0%,其中:本年新开工的面积为12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6%;房屋竣工面积为8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7%。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3.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7%,其中:现房销售面积23.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68.1%,其中:现房销售额7.06亿元。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3.44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实现242704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实现42808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31160万元,同比增长 15.8%。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8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0303万元,比上年增长15.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市内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54957万元,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76203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数达74家,批发零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亿元;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亿元。(限额以上企业数据为年报数据)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1 %。出口创汇总额实现1.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
六、旅游
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48.84亿元,同比增长22.1%。接待国内旅游者为81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接待境外旅游者为2.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7%,外汇收入实现136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地区财政收入完成80.09 亿元,比上年增长6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1.06亿元,比上年增长50.1%,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5.97亿元,比上年增长48.4%;非税收入5.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8%。在各项税收中,营业税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增值税1.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城镇土地使用税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4%,契税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地区税收收入完成24.56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其中:国税收入9.3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地税收入15.26亿元,比上年增长47.4%。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合计3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教育支出5.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1%;科学技术支出0.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医疗卫生支出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节能环保支出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6%;农林水事务支出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交通运输支出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51.1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增长18.8%,其中:个人存款中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115.6亿元,比年初增加15.5亿元,比上年增加12.8亿元,增长15.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3.99亿元,比年初增加16.4亿元,比上年增加9.89亿元,增长28.5%,其中:年末短期贷款余额为38.54亿元,比年初增加4.42亿元,比上年增加5.45亿元,增长13.0%;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3.89亿元,比年初增加11.87亿元,比上年增加4.13亿元,增长53.9%。存贷比率为1:48.9。
全市有业务活动的财险企业6家,全年保费收入实现10723万元,比上年增长7.5%,赔款金额9727万元,比上年增长78.2%。全市有业务活动的寿险企业8家,全年保费收入实现13727.9万元,赔款金额1704万元。
八、科技和教育
全年申报省级创新基金项目2项,申报省专利成果转化项目1项,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申报省级科技项目2项,营口华润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无缸套汽车发动机缸体技术申报国家863计划。全年继续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百万只辽宁绒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工程建设。
2012年初中升学率为97.2%,高中升学率为95.5%。幼儿园162所,在园幼儿人数13126人。全市普通高中2所,一贯制学校26所,初中5所,小学57所,职专1所;教职员工5460人,其中:专任教师4494人。当年职专招生550人,职专在校人数1680人,职专毕业生人数334人;当年普通高中招生2264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741人,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2309人;当年初中招生4948人,初中在校学生16973人,初中毕业生人数6103人;当年小学招生5713人,小学在校学生33751人,小学毕业5246人。我市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551人。
九、文化、体育
2012年辽剧团下乡共演出74余场,其中公益性演出22场。民间皮影艺术团参加省内外和各种展览展演200余场。图书馆全年完成图书流通近五万余册次。新华书店全年完成销售净收入774万元,其中教材销售净收入768万元,门市部销售净收入6万元。全年完成了3396场农村数字电影的放映。盖州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批准为“中华诗词之乡”。
市排球运动学校代表营口市参加了辽宁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男、女队双双获冠军。辽宁省年度赛,男子乙组在比赛区中获得第1名;男子甲组获得第6名;学校女子乙组获得省比赛第1名;女子甲组获得第三名;辽宁省沙滩排球比赛中,学校男子乙组获得冠军。
全市有17家体育先进乡镇全部将体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配套工作做的较好的60家行政村投放了农民体育健身器材。2012年继续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2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了辽宁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十、卫生
全市拥有医疗机构(不含诊所等)35个,其中:县级医院5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89人,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数687张;乡镇卫生院30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3人,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数641张。全市卫生机构9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疾病预防控制单位3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采供血机构1个,其他单位3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08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单位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9人,妇幼保健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5人。2012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518428人,参合率达到95%,有8家乡镇办事处参合率达100%。2012年盖州市中心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10家卫生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
十一、环保和安全生产
2012年太阳升办事处11个村、高屯9个村、榜式堡9个村进行了环境治理,已修建319个垃圾收集点、28处垃圾临时存放点、4座氧化塘、39公里的排污明渠、1公里护坡。购置下发了42辆垃圾清运车,2万个垃圾桶和150个垃圾箱。新建万福、九寨、矿洞沟、榜式堡4个乡镇垃圾处理厂。
2012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上年有明显下降,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浓度有所降低。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比例为18.25%,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比例为81.25%。全年降尘年均值为6.86吨/平方公里·月,达到省控标准。降水pH最低为6.04,没有出现酸雨。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2012年交通噪声平均为68.1分贝,符合国家标准。
全年开展生产大检查4次以及防雷防静电、烟花爆竹、液化石油气、冶金机械和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专项检查5次。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场所)2589个,查出和整改隐患815项,其中: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67家,查出和整改隐患139项。对5家非煤矿山给予罚款行政处罚,对12家矿山采取暂时停产整顿强制措施,对9家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条件的非法加工石英砂企业给予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行政处罚。全年受理案件9起,案件结案率100%。
十二、城乡建设
2012年我市完成21个乡镇第一轮总体规划和126个新农村整治规划,全年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4.5亿元。高铁盖州西客站投入使用,庄盖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投资230多万元,完成实施了主城区灯光夜景工程。维修改造街巷路20条,新开辟公交线路2条,新建1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用水普及率为86.24%,燃气普及率为76.76%,人均城市道路面积8.9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1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75%。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计划生育
据公安部门统计,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189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88532人。在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68440人,占总人口的51.3%;女性人口350464人,占总人口的48.7%。户数为251018户,户均人口3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41元,比上年增长15.9%。
据计生部门统计,人口出生率为5.43‰,人口死亡率为4.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8.77%;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为184256人,已婚育龄妇女人数137999人,采取节育措施的有128304人,节育率92.97%。符合生育两孩条件,但自愿生一孩的夫妇6207对,其中独女户5015户。晚婚率为72.23%,较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
十四、社会保障
2012年全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753人,城镇实名制安排就业人员16825人,登记失业率为2.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8万人,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2.48万人,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为1.7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8.27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为3.6万人。
全市有城镇低保居民1.47万人,农村低保居民3.79万人。全市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4个,其中:敬老院15个,福利院1个,其他8个。收养人数为1480人,床位数为2172张。新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投入使用。建成100张床位的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