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方面工作,新常态下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14年老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9.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3.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8.8亿元,增长10.2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4 :70.3 :2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3万元。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7 亿元,和去年持平;林业增加值0.26 亿元,和去年持平;牧业增加值4.1 亿元,增长1.4 %;渔业增加值9.1 亿元,增长2.1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35 亿元,和去年持平。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9 万吨。受自然灾害影响,比上年减产0.19 万吨,下降4.65 %。蔬菜产量8万吨,比上年增长0.03 %。水果产量631吨,比上年增长0.1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9千公顷,和去年持平,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千公顷;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0.9千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2.5 万吨,增长2.9 %。其中,猪肉产量0.9 万吨,增长4.6%;牛羊肉产量0.12万吨,下降7.6 %;禽肉产量 1.48 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0.89万吨,增长45.9 %。奶类产量0.2万吨,和去年持平。
全年水产品产量88500顿。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6138顿;淡水产品产量42362顿。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3 万千瓦,和去年持平。全年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0.27 万吨,农用塑膜使用量216 吨,比上年下降 0.1 %。
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效。粮食生产战胜严重旱情再夺丰收。全年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7个,新增设施蔬菜基地1,000亩,完成水利骨干工程15项,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新增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0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74个。老边区4个涉农镇街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实现区域全覆盖。特色绵蜇养殖形成规模,年产量实现7,000吨,我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绵蜇生产基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91.4 亿元,增长6.3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13.6 亿元,比上年增长6.7 %。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销售产值402 亿元,比上年增长5.9 %。
各行业生产全面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195 亿元;石油加工、炼焦业完成产值30.2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 1.4 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7亿元,汽保业完成产值9.5亿元。产销衔接水平基本平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