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四争四抓”任务,保持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民生事业的稳定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成就,小康社会全面提升,“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131.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226.5亿元,下降1.0%。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6:36.5:62.9。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3%。其中,农业产值2.4亿元,牧业产值 1.2亿元,渔业产值0.5亿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0.1亿元。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58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343公顷。在非粮食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37.4公顷。
全年粮食作物产量59042吨,其中水稻产量59005吨。全年蔬菜产量2278吨,水果产量13.9吨。全年肉类总产量2420吨,其中猪肉产量902吨,禽肉产量1458吨。全年禽蛋产量827吨。生猪出栏10887头,年末存栏9141头。全年水产品产量2170吨。农业机械总动力4.9万千瓦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6%。
分集群看,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18.0%,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下降11.3%。
分区域看,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7%,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7%,制造业增加值增加值同比增长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电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
分行业看,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1.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3.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4.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0%;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9.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油加工量184.1万吨,比上年减少12.8%;;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8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7%;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893台,同比下降63.1%;塑料制品2.2万吨,同比下降1.1%;化学试剂0.6万吨,同比增长32.6%;电力电缆4951千米,同比下降32.1%;涂料0.8万吨,同比增长15.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务收入283.8亿元,比上年下降20.7%;利税总额17.5亿元,与上年持平;利润总额11.1 亿元,比上年下降9.6%。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35.4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本年新签订工程合同额103亿元,下降12.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0%。其中,区本级投资增长8.2%,园区投资增长5.9%。
分投资渠道看,全年建设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1.8%。
分产业看,全年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0.6%。
分经济类型看,全年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52.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下降10.8%。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6.2万平方米,增长33.7%;商品房销售额37.3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住宅销售额32.8亿元,增长49.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20.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0.3%。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9亿元,比上年增长0.2%。
分经营地看,城镇零售额181.8亿元,增长0.2%;乡村零售额9.1亿元,增长1.1%。
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173.6亿元,下降0.3%;餐饮收入额17.3亿元,增长6.1%。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中,全年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7.3%;烟酒类零售额下降4.6%;化妆品类零售额下降79.5%;饮料类零售额下降3.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下降43.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下降16.2%;日用品类零售额下降21.3%;中西药品类零售额下降0.3%;汽车类零售额增长8.5%;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下降44.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3.8%。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3亿元,其中外贸出口总额3.2亿元,外贸进口总额0.09亿元。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46万美元,是上年的13.9倍;实际到位内资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六、财政税收和金融
全年税收收入完成36.7亿元,比上年下降6.7%。其中,区本级实现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高新区实现13.8亿元,比上年下降27.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9.9亿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区本级实现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高新区实现5.9亿元,比上年下降24.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财政口径税收收入实现18.3亿元(不含教育费附加),下降3.4%,占比为91.8%。其中,区本级实现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政府非税收入完成1.6亿元,增长10.4%,占比为8.2%。其中,区本级实现1.3亿元,比上年下降3.7%。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2.4亿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区本级支出18.9亿元,比上年下降6.2%;高新区支出3.5亿元,比上年下降24.3%。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亿元,增长68.4%;教育支出4.8亿元,下降12.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亿元,下降1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亿元,下降69.7%;卫生健康支出1.1亿元,下降13.5%。
年末金融业增加值3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占GDP比重8.8%。金融业实现税收2.4亿元,比上年增长94.2%。
七、科技创新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按现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8.1%。
全年有高新技术企业92家,比上年增加12家。其中,区本级16家,高新区76家。
全年有科技型中小企业99家,比上年增加19家。其中,区本级18家,高新区81家。
全年有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区本级5个,高新区10个。
全年有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个。其中,区本级6个,高新区41个。
全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八、教育和卫生
全年有幼儿园120所、小学15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高中3所。全年教职工5981 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员工2211人,小学教职工1488人,初中教职工1683人,高中教职工599人。
全年幼儿园入园3838人,在园12926人,离园3419人。普通小学招生4994人,在校生25804人,毕业生4122人。初中招生3986人,在校生12480人,毕业生3934人。高中招生2158人,在校生5909人,毕业生1927人。全区中小学入学率为100%。全区升入高中学生2158人,初中升学率为54.9%。
年末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计461家(医疗机构460家,卫生健康中心1家)。其中,医院28家、门诊部21家、健康体检中心2家、护理站1家、急救站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7家、村卫生所29家、个体诊所325家、监区卫生所6家。卫生技术人员3147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1254人,初级职称1798人。
年末有10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124台件,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35台件,1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0台件。
九、文化和旅游
年末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美术馆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2项、市级6项、区级9项。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52.7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347.5万人次,入境游客5.2万人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28.5亿元,旅游项目投资3.1亿元。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41659人(见下表)。其中,城镇人口421133人,乡村人口 20526人。全年出生人口3302人,出生率7.5‰;死亡人口4764人,死亡率10.8‰,人口自然增长率-3.3‰。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65元,比上年增长2.8%。
年末有低保对象821户1265人,其中低保户781户1172人,低保边缘户40户93人。城区低保月人均标准730元/月,累计发放低保金1246.6万元。
结婚登记2751对,离婚登记1705对,补领结婚证821对,补领离婚证181对,档案查询2970人次,登记合格率 10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4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扶持创业带头人151人,带动就业498人。全民创业3580人,带动就业7168人。创业孵化基地入驻67户企业,带动就业373人。全年办理创业就业证7892本。
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00户,参保职工6130人。企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204人。
十一、能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8.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4.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4%。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309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4.4%。全年新增绿化面积6.4公顷。
全年无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