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抢抓机遇、奋发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区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3.6 %;第二产业增加值26.6亿元,下降4.3%;第三产业增加值16.4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9%、54.5%和3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774元,比上年增长5.7%。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58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总产值57860万元,增长3.3%;林业总产值4142万元,下降6.5%;牧业总产值45759万元,增长5.2%;渔业总产值5325万元,增长12.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497万元,增长6.1%。
农林牧渔业共实现增加值60284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42701万元,林业增加值2756万元,牧业增加值8918万元,渔业增加值375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160万元。
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816公顷,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21公顷,与上年持平。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玉米播种面积5511公顷,下降2.4%;水稻播种面积260公顷,下降24.4;大豆播种面积285公顷,增长2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73公顷,下降9.1%。其中,油料播种面积为61公顷,下降6.2%;烤烟种植面积11公顷,下降8.3%;药材种植面积为73公顷,增长35.2%。蔬菜种植面积1834.5公顷,下降29%。草莓种植面积为25公顷,下降28.6%。
化肥施用量7327吨,比上年下降12.4%。
三、工业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户,比上年增加2户。从12月快报的数据来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89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产品销售率99.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值141.21亿元,其中:流动资产59.27亿元。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4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16亿元,实现税金总额1.27亿元。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40个,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7亿元,比上年下降6.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7亿元,比上年下降6%。
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13个,商品房销售额162203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房地产开发总施工面积80899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8%。其中,新开工面积18050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7.5%。商品房销售面积28269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4.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下降0.75%,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3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
六、贸易和市场物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360.4万元,同比增长5.2%。其中,批发零售业199525.3万元,同比增长6.7%,住宿餐饮业15835.1万元,同比下降9.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5%。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烟酒类下降0.15%;衣着类上涨2.5%;居住类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增长0.4%;交通和通讯类增长0.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2%;医疗保健类上涨8.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3%。
全区外贸出口总额1.35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78万美元。
七、交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88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公路通车里程732.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01.5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694.5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3869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2%。
八、财政
全年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69197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49万元,增长17.9%;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7052万元,增长18.4%。非税收入完成4497万元,增长14.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098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76万元,增长24%;教育支出24237万元,增长45%;科学技术支出225万元,下降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81万元,下降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536万元,增长19.7%;节能环保支出198万元,下降11.2%;农林水事务支出17154万元,下降27.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3所,与上年基本持平。拥有专业教师1007人;在校学生8650人,其中小学5122人,初中2000人,高中152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15%,高考升学率100%。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795项。
十、文化、卫生
年末全区有农村集镇文化中心9个,群众业余文艺表演团体125个,全年演出63场。文化馆1个,镇(街)文化站9个,全年举办各种展览2次,组织文艺活动5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3万册,接待读者2万人次。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19个,其中,区医院1个,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所1个,个体诊所28个。全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20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3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3人,注册护士293人。全区45个村和社区都设有卫生所,卫生服务覆盖达到率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92131人,参合率达到88.2%,享受新农合医疗补偿139351人次,其中:门诊补偿128173人次,住院补偿11178人次,住院人均补偿金额4105.54元。
十一、就业、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新增就业912人,免费再就业培训880人,“4050”社保补贴人数434人,补贴129.23万元,公益岗位561人,补贴962.95万元。
全区城乡共有低保户3019户,比上年减少0.2%,享受低保待遇人数4808人,比上年减少2.65%。全区共发放保障金1652万元,比上年增长7.83%。其中城市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575户,减少8.8%,人数2370人,减少11.04%,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125万元,增长2.96%;农村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444户,增长11.25%,2438人,增长7.16%;发放保障金526万元,增长19.93%。全年发放各类救济补助款710万元,救济各类人员5990人次。
全区工矿商贸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2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年末全区总户数63911户,户籍人口169812人,比上年减少1680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84963人,女性人口84829人。按户口性质分,农业人口104440人,非农业人口65372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人口17675人,18-35岁人口32507人,35-60岁人口75303人,60岁以上人口44327人。全年出生人口1122人,死亡人口1837人,出生率6.6‰,死亡率10.8‰,人口自然增长率-4.2‰。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99.8。全区城市化率38.5%。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82元,增长6.8%,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19569元(全市),增长9.3%。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9元(全市),增长7.6%,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0742元(全市),比上年增长8.1%。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