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和内需不足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着力推进促增长、调结构、稳物价、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同时狠抓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著进展,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4.31亿元,增长14.5%; 第三产业增加值18.08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7%、64.23%和26.20%。地区人均生产总值3917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3%。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26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农业总产值53977万元,增长20.8%;林业总产值2341万元,增长37.9%;牧业总产值43680万元,增长13.8%;渔业总产值3320万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942万元,增长64.9%。
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720公顷,比上年下降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33公顷,下降2%。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玉米播种面积5584公顷,下降1.5%;水稻播种面积为485公顷,下降1.2%;大豆播种面积238公顷,下降9.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87公顷,比上年下降2.5%。其中,油料播种面积为61公顷,下降3.2%;烤烟种植面积16公顷,与上年持平;药材种植面积为106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3264公顷,下降2.5%。草莓种植面积为161公顷,下降13.9%。
表1 2011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吨3254667肉类总产量吨260018.4
其中:水稻吨203882.6其中:猪肉吨8893-3.7
玉米吨2782869.2牛羊肉吨554-3.5
大豆吨59736.6禽肉吨1624317.4
油料吨14915.5奶类总产量吨7557-2.4
烤烟吨239.5禽蛋产量吨7063-0.3
水果吨1423653.85猪年末存栏头50283-8.4
蔬菜吨1807497.2羊年末存栏只12465-19.9
草莓吨2004-12.4大牲畜存栏头9829-4.3
柞蚕茧吨8144.6水产品总产量吨2330-15.3
板栗吨66004.76其中:贝类吨
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8.5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9%。化肥施用量8734吨,比上年下降0.59%。
三、工业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1户,本年减少37户(统计口径变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7.5亿元。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88.16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1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值92.64亿元,其中:流动资产44.26亿元。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1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97亿元,实现税金总额2.67亿元。亏损企业1户,亏损企业亏损额1489万元。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31个,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51亿元,比上年增长93.0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8.97亿元,比上年增长63.98%。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65%。
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17个,商品房销售额233655万元,比上年增长20.72%。全年房地产开发总施工面积163960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8%。其中,新开工面积62927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73%。全年房屋竣工面积498480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4%。商品房销售面积68026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7188平方米。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增长10%,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7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8个。
六、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亿元,增长31.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1%。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1.4%;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升1.3%;衣着类价格下降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5.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2%;居住类价格上升4.4%。
全区外贸出口总额183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74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3%;全年外派劳务878人,比上年增长18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19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648.958公里。其中,高级公路304.061公里,次高级公路154.838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003.8万吨,比上年增长5%,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188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4762门,城乡固定电话用户6.2万户,比上年增长5%,其中,城市3万户,下降2%,农村3.2万户,增长11%。住宅电话5.28万部,增长0.4%。移动电话用户5.8万户,比上年增长2.4%。互联网用户8254户,比上年增长4.6%。
2011年,全区3处市级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旅游者人数43.9万人次,门票收入1020万元。拥有星级宾馆(饭店)2家。全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全年旅游总收入9.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八、财政、金融
全年国、地税共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72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在税收总额中,中央级收入25619万元,增长37.1%,地方级收入46500万元,增长0.5%。
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80793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150万元,增长1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完成4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0.6%。非税收入完成8650万元,比上年下降122%。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0220万元,比上年下降7.9%。其中,教育支出10344万元,增长1.7%;科学技术支出303万元,下降2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00万元,增长6.8%;医疗卫生支出4496万元,下降26.9%;环境保护支出406万元,下降78.5%;农林水事务支出10065万元,增长8.3%。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88亿元,比年初增加存款2.48亿元,增长3.3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1.32亿元,比年初增加存款1.92 亿元,增长3.23%。各项贷款余额40.53亿元,比年初增加9.33亿元,增长29.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所,与上年持平。拥有专业教师1172人。在校学生13398人,比上年上升1.1%。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高考升学率96%。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0项,比上年增长4.2%,其中发明专利20件,比上年下降16.7%,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2亿元,下降5.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农村集镇文化中心3个,文化俱乐部(室)45个,群众业余文艺表演团体12个,农村文化户40户,全年演出42场。文化馆1个,镇(街)文化站9个,全年举办各种展览37次,组织各项群众文化活动70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03万册,接待读者8.65万人次。全区镇(街)自有有线电视站6个,有线电视自有用户12560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6个,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6个,妇幼保健所1个,卫生防疫站1个,民营卫生机构16个,卫校1个。全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32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3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2人,中西药师23人,检验师12人,注册护士108人。全区45个村和社区都设有卫生所,卫生服务覆盖达到率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87465人,参合率达到88.5%,享受新农合医疗补偿26682人次,其中:门诊补偿25479人次,住院补偿6260人次,住院人均补偿金额2013元。
2011年我区参加丹东市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5项。全年共举办区级体育比赛7次,参赛人数达到12000人。
十一、就业、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实现就业7430人,与上年持平。免费再就业培训450人,社保补贴人数3884人,公益岗位365人,补贴266万元。失业就业担保贷款240万元。
全区城乡共有低保户4467户,比上年下降3.2%,享受低保待遇人数8961人,比上年下降7.7%。全区共发放保障金2340.9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城市享受低保待遇的有2896户,下降4.3%,人数5694人,下降6.3%,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943万元,提高38.3%;农村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571户,下降1.1%,3192人,与上年持平,发放保障金397.9万元,增长49.8%。全年发放各类救济补助款573万元,救济各类人员2.58万人次。全区有各类福利机构21个,收养各类福利人员682人。
全区工矿商贸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2人,低于市下达我区控制指标3人的33.3%。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3.33人/10万人,低于市下达我区绝对控制指标4.65人/10万人的34.7%。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年末全区总户数63934户,比上年增加519户,户籍人口176120人,比上年减少574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88912人,女性人口87208人。按户口性质分,农业人口98825人,非农业人口77295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人口20198人,18-35岁人口40711人,35-60岁人口82573人,60岁以上人口32638人。全年出生人口1042人,死亡人口1547人,出生率5.9‰,死亡率8.7‰,人口自然增长率-2.8‰。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85。全区城市化率43.89%。
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25838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8.67%。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25802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3.4%。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5元,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2725元,增长3.6%,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3.5%,比上年上升4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93元,增长20.3%,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137元,比上年增长4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
据住户调查,年末全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73平方米。
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个,治理总投资2774万元。全区重点工业废水排放量732.56万吨,COD(化学耗氧量)排放量533.32吨,氨氮5.9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939.39吨,氮氧化物1939.78吨。重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93万吨,综合利用率100%,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52天,全年空气质量为二级标准。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