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麦色的脸庞上刻画着坚定的意志,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炽热的激情。一颗红心,是他在黑土间锤炼的赤诚;一抹微笑,是他助力乡村脱贫的信念。走村串户,深入田间,访贫问苦,他一心扑在驻村帮扶工作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以真诚的态度、拼搏的精神、踏实的工作赢得了村民的赞誉。他就是市政府办公室驻沙河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琦。
一腔真情倾注乡村扶贫
2017年底,由于第一届驻村工作队任期已满,市政府办公室党组号召全办干部职工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工作。李琦接到通知后踊跃报名,“能深入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我感到神圣与光荣。”考虑到李琦在平时的工作中表现优秀,并曾在西丰县生活过17年,对当地各个方面情况比较了解,经过市政府办公室党组研究决定,2017年11月,李琦被组织选派到西丰县振兴镇沙河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上任之前,为了更多地了解村里的情况,李琦找到上任驻村工作队队员了解情况,对沙河村有了一定初步了解。沙河村距离西丰县城39公里,下辖沙河、黄金2个自然屯,4个村民小组,全村406户,总人口1460人。全村幅圆面积14600亩,其中:山林面积7100亩,耕地面积4364亩,柞蚕场11个,面积900亩,果园70个,面积1000亩。一个环境优美,村民淳朴的形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初到沙河村,村里的状况还是超出了李琦的想象,经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谈后,他了解到,沙河村是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产业项目,而且还欠外债60余万元,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258人。在挨家挨户的走访中,他了解了村民的贫苦生活。看着村民们期盼的眼神,李琦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
投入工作后,李琦努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着力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他利用沙河村百姓微信群和村务公开展示板,做到了村务、账目、低保评选、建档立卡户的评定等村务的公开,让所有的工作实现公开透明,让村民们能切实地了解到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诚心与决心,进而了解、信任、支持工作队的各项工作。为了鼓舞全村人民的士气,坚定村民们的决心,李琦鼓励有产业的党员发挥产业引领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给全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信心与希望。很多原来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到村里,“咱就信党支部,心甘情愿跟党走、跟着党员干”。通过一系列举措,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核心力不断增强,村民们也都鼓足干劲,满怀希望,在脱贫道路上砥砺前行。
成为群众最贴心的“亲戚”
李琦来到沙河村之后,一心扑在工作上,表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与干部群众促膝谈心,深入了解民情,倾听群众呼声,掌握了全村第一手资料,和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树立了威信。他不仅是一位好书记,也是村民心中的“自己人”。
沙河村自流水管网年久失修,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能够争取到该项目,并且尽快实施,李琦到市、县水利部门协调二十多次,项目终于在2018年得以开工。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进度,严把质量关,能第一时间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难题,李琦日夜在工地忙碌,吃着粗茶淡饭,住着硬板床,还有蚊虫叮咬。经过紧张的施工,和全体干部群众的努力,2018年8月全村1460口人终于吃上了自流水。为了让全村百姓放心饮用,李琦还协调西丰县疾控中心检测机构,专门对沙河村生活饮用水重金属、菌落总数等指标进行了综合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规定限值,达到了饮用标准,并在村内村务公开展示板上进行了公示,让村民们喝上“放心水”。
2018年,经过李琦的协调,村里投入6万元为寇河上游沙河段修筑了400延长米的堤坝。为了使堤坝更牢固,减小洪水对坝体的冲击,有效地发挥抵抗洪水的作用,李琦号召沙河村党员和村民在堤坝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他先后找到原村主任钟长福、黄金屯屯长陈伟、村民孙艳良商议开展义务植树相关事宜,并把目前村里财务经济现状和此次活动的意义向他们几人详细说明,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此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沙河村百姓的一致好评与支持,没有柳条村民义务提供,需要动用机械挖沟,村民孙艳良无偿提供钩机让村里使用,整个工程没有花费村里一分钱。经过一天半的时间,完成了生物治坝压柳工作。村民白传秀说:“李书记组织党员、村民为我们堤坝义务植树,受益的是我们沙河村的老百姓啊,在我眼里他虽不是沙河村村民但胜似沙河村村民。”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乡村振兴总要求,在优环境、强治理上下功夫,最终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李琦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深入调研,将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最急最盼的事梳理出来。工作期间,经过李琦与市政府办公室的积极协调,先后投入72万元为沙河村改造了村内自来水管网12.5公里;投入32万元修缮屯中河护岸510米;投入130万元铺设屯内巷道5.2公里;投入40万元修建了3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室;投入6万元为寇河上游沙河段修筑了400延长米的堤坝。现如今,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修好的水泥路,彻底解决了村民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出行难题。新打7眼蓄水井,并结合自流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让村民们告别了挑水吃的时代。堤坝的修建,可使沙河村免受洪水的侵害,有效保护了全村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屯中河两侧护岸的修缮,改变了曾经垃圾满河道,蚊蝇乱飞的生活环境。村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有利于村民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让村民享受到文体活动的快乐,使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沙河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对于脱贫致富充满信心,大家从心底把李琦当成了“家里人”。
开拓思路寻找脱贫致富路
在李琦看来,沙河村要发展,就要不断在“兴产业、优环境、增乡韵、强治理、促增收”上下功夫。明确方向后,李琦不等不靠,积极寻求发展思路。他结合“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要求,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研究壮大村集体思路。为了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李琦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到西丰县天德镇天来村花果山产业基地、西丰县振兴镇振兴村宝丰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进行考察、交流。参观了天来村果树种植产业、水果批发市场、“美早”大樱桃高标准暖棚和振兴村食用菌种植产业项目,并就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听取了天来村干部群众和振兴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红旗的经验。其他村镇的经济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为李琦理清了思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也鼓舞了他的干劲。经召开村全体党员大会集体讨论,制定了《沙河村2018-2020三年发展规划》,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指导性文件。
李琦在走访冰山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长付时了解到,沙河村在上世纪60年代就是辽北有名的苗木种植产业村,全村有40多名苗木经济人,苗木种植经验丰富。目前,苗农们想建设一个种苗培育基地,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产业。李琦把吴长付说的话记在心头,多次寻找机会,积极向市、县农业部门咨询政策,申请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11月,市农委下发了《铁岭市2018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经李琦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依托沙河村的苗木种植产业,申请了总投入80万元的设施农业小区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设长100米、宽50米的冷棚18个,占地面积35亩,配套滴灌、地灌等先进农业生产设备。引进苗木新品种,示范推广工厂育苗、嫁接换根、膜下滴灌、配方施肥、无公害病虫防治等标准化生产技术12项,新技术的引进将比常规种植技术增产15%,节约成本8%以上,苗农预计年纯利润16万元,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脱贫,村集体增加收入2万元。
与此同时,李琦积极争取资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市民委支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9万元,利用市扶贫办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合计99万元,建设了4栋810延长米标准化日光暖棚、97平方米冷库、30平方米看护房。通过成立合作社、农民土地入股等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日光暖棚已经投入使用,预计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脱贫,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实现了产业带动脱贫。经过李琦的不懈努力,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基础。
扶贫先扶志 改变村民精神面貌
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李琦充分发挥派出单位的协调优势,积极为振兴镇和沙河村提供政策咨询等方面服务,支持帮助镇、村向上争取和协调推进各类项目的实施,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倾斜扶持。工作中,李琦与各级财政、农业、林业、交通、民政、住建、水利、民委等有关部门协调对接100余次。配合村两委班子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力度,配备村级纠纷调解员,加大法律法规宣传,让村民思想逐步转换。
李琦坚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动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维护了村级稳定,增进了社会和谐。在扫黑除恶宣传工作中,李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村民营造平安幸福的治安环境。到目前为止,共悬挂宣传标语4条,发放宣传单465张,做到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家喻户晓。他还协助村委会开展春季防火巡查,夏季防汛抗旱值守,秋季秸杆禁烧,冬季科技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录入等工作。特别是申请支持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得到了振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振兴镇党委书记尹长湖带队,镇长辛守军、镇人大主席杨士军陪同,先后驱车前往抚顺新宾县、铁岭县白旗寨乡、昌图县宝力农场实地考察,并形成了申报材料,为沙河村街区改造奠定了基础。
为彻底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开展好乡村治理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建立“党建+乡村文化宣传阵地”的治理模式,进一步正村风正民风,充分发挥乡贤、好人、标兵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李琦成立了沙河村红白理事会,选举村民信任和有威望的老党员、乡贤担任理事,运用村广播、贴标语的宣传方式,制止了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彻底改变了村民爱面子、讲排场的不良观念,有效地推进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李琦还开展了沙河村好人的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先进事迹、树立典型,营造了崇尚好人、争做好人的浑厚氛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逐步形成了规范有序、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
烈日风霜的洗礼让李琦的皮肤变得黝黑,田间地头的忙碌让他的双手变得粗糙。但是看着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李琦的心里满满都是成就感,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他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地弘扬奉献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全村百姓脱贫致富,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