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有力量、村容村貌大变样、脱贫致富有门路……在西丰县凉泉镇德胜村,对于这一年多来村里发生的变化,党员群众有目共睹,大家说,这一切都与第一书记韩荣的到来密不可分。
2018年3月,韩荣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的号召,耐心说服家人,征得所在的辽宁省铁岭路政执法队领导同意,毅然来到德胜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年半过去了,韩荣已经从刚来时村民们眼中的“城里人”变成了“自家人”、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当家人”。今年2月,经组织调整,他开始兼任村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强班子建堡垒 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2018年以前,德胜村发展滞后,村“两委”班子不团结,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来源单一。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深入调查研究,韩荣发现,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是阻碍德胜村发展的症结所在。
“出钱出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党支部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只有把支部建好了,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才能为改变村里贫困面貌打下基础。”韩荣积极向上级组织部门争取党建经费,改造了陈旧不堪的村党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引入省党建示范单位做法,实现党建宣传内容上墙,创造性地增设了第一书记工作动态专栏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党政重大事项等档案,完善了 “三会一课”、党员双评、流动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在上级党组织和村里党员群众的支持下,果断对两名班子成员进行组织调整,并把年富力强的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手吸收到党组织中;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将全村34名党员充实到环境卫生、治安防范、民事调解、村规民俗文体活动等4个管理小组,使党员干事有机会、管事有名分;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实现“四议一审两公开”,德胜村党支部一跃成为西丰县规范化基层党支部。
抓产业谋措施 扛稳脱贫攻坚责任
建强党支部,接着谋致富。为了找到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韩荣多次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逐一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走访,详细了解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德胜村申请的国家财政部扶持的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获得批准。结合凉泉镇产业发展现状,村集体决定用争取到的200万元扶持资金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当年种植中草药材260亩,今年又新增了70多亩。村里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收益后将20%用于脱贫工作及合作社股民分红、20%用于村集体提留、60%用于合作社积累资金。合作社务工人员中一半以上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可实现4000元。中草药材已成为德胜村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脱贫的良方,2018年,全村80户贫困户已有62户脱贫。
记者来到德胜村时,韩荣正蹲在村头的中草药材示范基地里,和村主任于永宝等人一起查看药材长势,“你们看,这些叶子有点儿发蔫。今年雨水大,咱们可得加强田间管理,让村民们有个好收成。”身旁的几个人用力地点了点头。
打基础补短板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村里发展的问题解决后,闲不住的韩荣又开始琢磨为村民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德胜村地处西丰县偏远山区,连接至县级公路要经过相邻的勤廉村和禹甸村,为了解决3个村村民出行难题,韩荣积极争取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局支持,着手对这7.8公里道路进行维修。8月初,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德胜村一事一议巷道硬化工程开始实施,坑洼不平的主要街路逐步被平整的水泥路取代。路好走了,老百姓的心气也顺了。韩荣又开始着手让德胜村变美,争取美丽乡村项目扶持,投资80万元对路边沟、院墙、路灯等进行改造。“等涂料干透了,我们就统一开始美化。”他指着刚刚粉刷完的院墙告诉记者。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韩荣发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通过广播、走街串巷等方式,向村民倡导摒弃陋习、自觉保持环境卫生,村屯环境明显改观。
“我是带着使命来的,今后要带领大家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村民不脱贫,我就不回家!”韩荣望着远方,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