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村位于辽宁省彰武县满堂红镇东南方向,距满堂红镇6.9公里。大板村耕地均为旱地,且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造成农民减产减收。由于距离县城较远,经济辐射效果受阻,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支柱产业;地域闭塞,市场经济信息反馈效果差,农产品产销不及时,贫困状况难以摆脱。
2017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尹强同志受组织委派来到大板村。入村后他走家访户,不顾风雨;他脚踏泥土,触摸实际;他放弃休息,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他以紧迫的使命担当、饱满的工作热情、质朴的为民情怀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在脚踏实的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俯下身子,求根-----找准对症施策的根源
尹强每天伴着初升的旭日,就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进村入户实地走访。每到一户,他都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亟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详细的登记,收集群众关心的农民增收、民生低保、社会维稳、产业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并将联系卡发放到每一户居民的手中,联系卡上面详细的登记了个人的职务、电话、意见、有何需求等。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大板村10个居民小组、130余户建档立卡户的走访工作。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对白天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仔细分析和研究各户致贫原因。经过认真的梳理,结合全村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各自家庭不同的致贫原因,他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
筑牢根基,求智----解决思想发展的桎梏
扶贫先扶“志”,为树立贫困人员自立、自强、自信精神,针对当地村民精神思想相对“贫瘠”的现实情况,尹强以精神扶贫为切入点,精心谋划开展“精神扶贫”活动。他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支部工作制度,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建立健全村级议事会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提高村“两委”班子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村级班子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跟踪培养、岗位锻炼、年度考核和动态管理工作,壮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大村“两委”班子和全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围绕贯彻落实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每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党课集中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两委”班子整体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他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地学习观摩模式,组织党群代表参观省内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基地,拓宽党群干部的视野,为打好大板村的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促膝交心,求源-----彰显为民服务的情怀
为了增进与建档立卡户之间的感情沟通,尹强通过坐炕头、访民意、叙真情、体民恤,真正架起了他与建档立卡户之间的桥梁纽带,并通过实地走访,选择了与58岁的建档立卡户王林同吃同住同生活。屯里73岁的村民史荣福与儿子多年不来往,想与儿子化解多年的恩怨,多次找到他帮助调节。他利用闲暇的时间从中进行多次的调节,现在父子俩僵硬的关系出现了缓和。看着多数的建档立卡户穿着相对破旧,他及时向关系单位和周边同事发起号召,为大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满堂红镇建档立卡、残疾学生捐赠棉衣及校服等400余件,并全部发放到他的手中。他还争取资金12万元,为大板村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校车及午餐等,争取资金8万余元,与大板村建档立卡户开展结对帮扶,为贫困户捐赠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年关临近的时候,他还自掏腰包,把建档立卡户请到工作的地方,共同吃了一顿“年饭”,与建档立卡户共商脱贫的大计。
倾力帮扶,求实-----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尹强和村民们拉家常、唠实磕,细致询问每家每户的人员结构、经济状况、实际困难、致富需求和对自己及村两委的意见建议,把这些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和分类后,围绕村民所思、所想、所盼,他及时与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进行汇报,与镇党委政府进行沟通,明确帮扶的重点。
目标已经确定,关键在行动。他放弃节假日、放弃休息日,整日奔波于推动全村加快发展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别样的精彩。抓好环境整治就是引导农民对排水沟、柴火垛、粪堆等彻底整治,让村路、庭院、门面、房屋干净起来、整洁起来、亮堂起来。抓好基础设施完善,他先后向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争取资金30.42万元,捐赠价值1.4万元的党建图书700本,帮助大板村完善文化活动广场配套设施,包括场地硬化、文化长廊、党建活动室,为村党员活动室采购办公桌椅等。同时,争取资金34万元,用于村路肩修复、危房改造及村卫生室等其他基础设施修缮项目。
立足实际,求变----- 产业破解脱贫的藩篱
在前期深入走访的基础上,尹强多方求助、反复调研、精心论证,明确了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明确了总体脱贫的工作思路,重点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
他发挥烟草行业优势,向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争取在满堂红镇发展烤烟种植面积2000亩,每年可为当地提供300个左右务工岗位,为地方政府实现税收150万元,确保了农民增收、财税增长;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协调光伏电站1座,年收益可达20万元左右,并全部用于帮助本村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协调23.5万元的三相电变压器1座,带领贫困户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他推进“两厂三社一平台”建设:“两厂”即食品榨油厂和中小型有机肥厂,共投资135万元,带领建档立卡户共同参与经营致富;“三社”即一个种植合作社和两个养殖合作社,共计协调及投资40.9万元,采取“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模式,带领贫困户入社分红;“一平台”即建立农副产品电商平台,为贫困户开拓销路。与此同时,他还成立了村扶贫农场及养殖农场,协调投资69万元,成立大板村扶贫农场,协调资金13万元,成立大板村养殖农场,发展肉鹅养殖项目等,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他结合建档立卡户有庭院种植的习惯,引导建档立卡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绿色无公害果蔬,向其周边同事进行推介,并招引关系单位来到大板村吃民饭、住民居、体民俗,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建档立卡户有养殖的基础,他扶持建档立卡户大力发展非洲雁、小笨鸡、大鹅等特色养殖,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向周边的亲戚和同事进行推介。为了方便销售,他还申请了“晨光彰武”农副产品微店,畅通拓宽了销售渠道。为了拉长扶贫产业链条,他经与畜牧局协调,扶持建档立卡户发展仔猪养殖项目。同时,他还承包了建档立卡户的土地20亩,用于发展特色种植,10亩用于发展红薯种植、10亩用于发展谷子种植,并从建档立卡户中选择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田间作业管理,按10元/小时,付给他们务工费。同时,通过微店把种植的红薯和谷子进行销售,所有的收益作为扶贫基金给建档立卡户进行分红。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尹强还积极向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争取抗疫资金2万元及口罩1000个,用于购买测温仪、大衣、口罩、手套等防护保障物资,真心实意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加强疫情防控。
两年来,他认真履行帮扶责任,把群众的致富愿望与省委的部署要求对接起来,把大板村的自然条件与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帮扶思路结合起来,在省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推进帮扶项目20余个,至2018年11月,他已带领大板村实现整村摘帽脱贫。
尹强同志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在大板村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接了地气,聚了民气,长了才气,壮了底气,树立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