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国军身材清瘦,有着严重的驼背,但是他却依靠超人的胆识,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在脱贫路上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破解“脱贫密码”,千方百计唱好“养牛经”,探索出“强党支部+脱贫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精准脱贫模式,让一个贫困村在两年的时间内实现了整村脱贫,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学习、可推广的“梅杖子村脱贫模式”,成为辽西地区乃至辽宁省的标杆。
段国军,2004年5月任葫芦岛市石佛乡梅杖子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段国军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实现了整村脱贫,段国军也成了当地的“名人”,但是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空间。2019年,他成功建设了辽西地区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以此巩固梅杖子村的脱贫成果,为全县贫困户提供牲畜交易场所,带动整个地区的牲畜扩大发展。截至目前,已开市26期,每期的交易额都在不断递增,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而这背后,却是段国军鲜为人知的付出。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我要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因为我是一名党员、一名村支书。虽然我的腰不挺直,但是我带领全村百姓脱贫走向小康生活的意志挺直。”
梅杖子村位于葫芦岛市建昌县石佛乡东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屯,有党员44名,耕地面积2800亩,山地面积3800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产业结构单一的贫困村。国家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经过精准脱贫建档立卡户回头看,梅杖子村确定了全村建档立卡户83户、248人。
自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段国军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梅杖子村养牛基础较好,农民养殖经验丰富,饲料资源充足,而且牛的抗病力强,饲养技术标准要求低,养牛事业风险小、收益高。段国军带领村党支部逐户征求意见,实地调研,多方论证,最终确定了适合本村发展的繁育母牛养殖的脱贫致富项目。
2015年,段国军带领村党支部成员和村里的养牛大户成立了养牛脱贫致富合作社,将适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纳为社员,在全省率先创建了“强党支部+脱贫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精准脱贫模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启发式帮扶、保姆式帮扶和管家式帮扶”的“三帮”服务理念。截至2020年,葫芦岛市梅杖子村全村养牛户已达11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0﹪,存栏1200头,其中建档立卡户养牛38户,存栏183头。
葫芦岛市梅杖子村“强党支部+脱贫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精准脱贫模式,不仅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脱贫攻坚,还在方圆百里被传为佳话,得到了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5年,葫芦岛市梅杖子村成功脱贫17户、67人;2016年成功脱贫57户、184人,当年梅杖子村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脱贫后段国军大胆尝试,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新建了占地15亩的村集体企业——建昌县华森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对建档立卡养殖户的牛犊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收购既增加了建档立卡户的收入,又解除了养殖户卖牛的后顾之忧,还实现了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
针对村里个别因缺乏劳动力无法进行母牛养殖的农民,段国军利用国家电网的精准扶贫入户式光伏发电项目帮助他们脱贫。群众思想保守,发展意识和信心不强,开始不接受,段国军便自己掏钱在自己家搞试点,然后让这些农户到自己家考察,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成功带动28户建档立卡户发展光伏发电。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年收入2000元。此举实现了全村户户有项目家家有收入的目标。
2019年3月,为实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壮大村集体经济,经梅杖子村集体研究决定成立建昌县梅杖子牲畜交易市场,充分利用本村独有的交通区位优势,让村里的养牛户,乃至全县的养牛户能够在家门口进行牲畜交易。为此,段国军一直忙前忙后,办理交易市场各种手续,通过个人感情做村民工作协调场地、自掏腰包驾车连续20多天到河北、山东、唐山、锦州、朝阳等地联系买卖经纪人。
2019年10月,交易市场投产运营,至今已开市26期,预计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元左右。为繁荣交易市场、招揽客商,每到开市,段国军都在自家摆放15桌左右的饭菜,为各地经纪人提供免费食宿,免费发放防寒棉大衣。截至目前,他个人已累计投入12万余元。
段国军一双铁脚板,一副弱身板,硬是撑起了全村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为脱贫工作树立了标杆,其事迹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放眼未来,段国军信心满怀,将继续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巩固脱贫成果,发展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