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葫芦岛市北港街道王娜事迹
葫芦岛市北港街道王娜事迹
【2020-08-22 来源:龙港区农业农村局】

王娜,1982年2月生人,北港街道政务服务分中心任民政助理职务。自2018年接手民政工作以来,就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办事,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今年在领导安排下参与扶贫工作,将民政有关政策与扶贫政策相结合,真心为百姓解忧,帮困。自我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王娜同志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在街道领导的指导下,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经常深入村组,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广泛宣传政策、积极落实帮扶项目、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为群众和村组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在她扎实工作的开展下,北港街道村民思想观念发生巨大改变,生产生活信心倍增,通过积极帮扶,有效地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她是贫困群众的知心人

为了准确把握北港街道扶贫困户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精准识别帮扶工作,她利用节假日的时间,经常进村入户,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她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贫困户的家庭和每位成员情况了如指掌。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思路,她想点子、找出路,多次上门征求贫困户意见,探讨帮扶措施,经过多次探讨论证,制定出了符合每户实际的帮扶规划及时报送上级部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经常早出晚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长期奔波在扶贫的路上,不知不觉中和贫困户增添了几分亲情,成为了群众的知心人。

俗话说,扶贫先扶志。在帮扶初期,她全面地向贫困群众宣传扶贫政策的重大意义,鼓励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奋斗目标,按照计划持之以恒的发展生产。在北港街道的贫困群众中,大多数是年龄大不识字,为了方便各类人群了解国家政策,她经常在走访入户的时候每家一呆就是几小时,耐心的讲解各种扶贫政策,使所有群众更加深刻细致的了解各类政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通过长期耐心的宣传和鼓劲,所有贫困群众对党和国家充满了感激之情,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小白马石村的李俊义家庭非常困难,妻子徐海芹是尿毒症患者,每星期要透析两次,儿子李玉德也是肾病综合症,严重时也要透析治疗,而且她家的住房条件非常的差,通过跟住建局联系,为李俊义及林井霞,石春来三户进行了房屋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公示后很快落实了翻建和维修计划。现在李俊义一家已经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北京平”,整个家庭的精神面貌看起来大变样,连尿毒症患者徐海芹的身体都好了很多。

她是单位的好干部

在单位中,她的本职工作是民政助理,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来访群众,她总是耐心的倾听百姓的问题,针对每一个问题给出准确的答复,在她和风细雨般的开导下,群众们都是气冲冲来,乐呵呵去。参加扶贫工作她更是倍加细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改变贫困面貌,必须要有战斗力强的村级班子和过硬的党员队伍。在脱贫攻坚中,为了更快更优完成工作任务,她坚持从抓实村委班子和党员入手,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发挥党员带动示范作用。工作期间,通过传统和现代教育宣传方式的结合,使农村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进一步提升,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村民逐步对政策从了解到支持,个别群众从最初的抵触变成现在的欢迎,有效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各个村委会在她的指导下,互相支持,把工作力量拧成一股绳,重塑了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新形象,赢得了全村老百的信任和支持,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她是同事的好帮手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北港街道共有6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参与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中,她总是冲在扶贫队伍的最前沿。在北港街道的扶贫工作中,她既是联络员又是战斗员,遇到集体行动时,她一个一个地提前通知,要带什么东西、要准备什么资料,详细地告知每个人,无论哪位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有困难,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进行帮助。在每次下乡帮扶中,她都亲自带领帮扶干部到各自的帮扶户中。每次调查的内容填写的表格都是不一样的,她总是不嫌麻烦的帮助同事完成各种表格任务。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里,北港街道贫困户13户27人,人均收入均上升至8000元以上,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有政策的扶持,有产业的帮扶,还有许多普普通通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王娜就是这普普通通的一员,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工作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