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霞,女,1970年11月出生,沈阳市汉夏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辽宁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于东霞同志,是沈阳市辽中县茨榆坨镇第三社区农民企业家,沈阳市“青年农民上大学”第十三期培训班“果树专业”学员。她于2014年6月成立了“沈阳市旭日朝霞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种植中药材五味子300亩,年产量达50吨,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拥有员工17名。她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辽宁省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沈阳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目前是辽宁省人大代表。
于东霞成立的“旭日朝霞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集五味子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民营企业。公司种植产品质量已达到绿色标准,生产过程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并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腐熟还田、智能水肥一体化、冷库储藏和智能烘干生产线等绿色防控智能新技术。目前是沈阳辽中地区唯一一家经过注册的五味子药材种植基地和销售一体的创新型农业企业。公司产品销售海内外,在国内销售实现与药商签订“以销定产”合同,成为沈阳市辽中区道地中药材示范园生产基地,并于2014年成为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生实习基地。
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在“旭日朝霞家庭农场”成立这初,五味子生产种植中经常遇到各种技术瓶颈,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任务量也比较繁重,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匮乏,导致了五味子产量不高,经济效益受到极大的影响。她甚至在中药材市场萎靡不振的时候产生过放弃五味子植业的想法,就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她仍然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努力学习,专门购买有关五味子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并参加了“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班“果树专业”进行了专业学习,提升了五味子种植管理技能。从此以后,她不断的引入新设备,使用新技术,使公司的产业和管理提升了层次,提高了产能,增加了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公司生产生态循环生产。为了响应国家对农业科技力量投入的号召,旭日朝霞家庭农场引进了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它的优势在于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配方,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将配兑成的肥液与水一起均匀、定时、定量地灌溉五味子根部,从而实现灌溉与施肥的双重目的。为中药材的种植业提供了一站式的水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起到节水、节肥、施肥、节省人工、提高品质、增产增收等作用。这种技术一方面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另一方面也把园区土壤环境进行了有机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
建设五味子智能烘干生产线,延伸产品产业链建设。根据五味子产后贮藏运输的需要,旭日朝霞家庭农场在她的带领下引进了智能数字化烘干传感温控技术,烘干生产线可预设风速与温度,无需专人值守,烘干快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和时间成本,经济效益显著。解决了五味采摘后在阴雨天气的储藏问题,解决了五味子收藏不宜阳光直射和快速烘干不利情况。
积极服务于民,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于东霞在公司取得这些经济效益的同时,一直没有忘记周边群众的发家致富问题。在她的扶持下已解决当地周边农户就业岗位200余人,帮助辽中区四户、凌源市四户立卡贫困户种植五味子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程跟踪服务,真正解决了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问题。并于2017年以来分别对宽甸、抚顺、凌源、新民种植辽五味的种植户进行了免费技术指导,促进了全省辽五味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周边贫困群众一起发家致富,在乡村振兴和农业改革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坚守初心使命,为中医文化事业贡献力量。以“立足诚信,创新致远”的信条,成立集中医健康养生、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汉夏中医文化产业园”综合产业园,打造具有辽沈地区独特的中医文化体验示范基地。于东霞计划以产业园为基础发扬壮大中国中医文化理念,促进中药材生产与生态农业和健康养生协调发展,该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包括:道地中药材生产示范区、健康功能型浆果采摘区、中药花海观赏区、中医中药养生体验馆等等。此产业园竣工后,将解决当地农民就业500人以上,带动创业人数200人以上,年接待旅游50000人以上。能够有效盘活当地农户房屋闲置,帮助地方脱贫攻坚,引领农民科技致富,弘扬国粹中医养生文化,为华夏子孙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事业起到楷模作用。
总之,于东霞将继续以诚信为基石,努力向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目标前进,打造中国道地中药材“辽五味”特色产业品牌,并将积极引进软枣猕猴桃新品种,通过筹建“中医农业”示范园,为辽中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大力弘扬国家中医养生文化,为华夏子孙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事业起到楷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