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我被选派到西丰县房木镇双城村任第一书记。刚到村时,就有村里的老党员问我:“小子啊,不在大学好好工作,跑我们这来干啥啊?老百姓的工作可不好干!”“来咱们村改面貌、搞产业,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啊!”这是我给老党员的回答,也是我对双城村村民的承诺。
双城村地处西丰县西南方向,距城区20余公里。上任前我想,这个村离县城不算远,不能落后到哪里去。上任后才了解到:村部破旧、没有广场、有的屯巷道还是泥土路,村里没有现代农业产业,是个村集体经济为零、农民合作组织为零、扶贫产业为零的“三零村”……
村里越落后,肩上的责任就越重。任职之后,我和村“两委”班子共同想办法、找对策,迅速展开脱贫攻坚工作。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就是我最关注的事。两年多来,我积极争取上级组织部门支持,全力协调派出单位支援,整修村部、建起规范化党支部、建成村部小广场,家家户户用上无公害厕所,武功屯巷道铺上水泥路,全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村民得到实惠,民心凝聚起来,这让我的工作劲头更足了。
脱贫致富得有产业支撑,我们不是没有好产业,而是产业不成规模,没有形成发展合力。依托村里原有产业,我带领村民成立了大米合作社和榛子合作社,申请了双城村独立品牌商标,依托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书记农产品超市和网络销售平台,集中销售双城村农产品,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空白。2019年,利用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建起养牛场,采用“扶贫资金入股+养殖大户带动+飞地经济招商+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黄牛养殖产业。去年,我村通过“飞地招商”引来2家黄牛养殖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预计全村黄牛养殖量将达到2000多头,可带动2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增收,并扶持近10名贫困户通过养殖实现稳定脱贫。
前些天,贫困户段玉海向我报喜:他家卖了一头小牛犊,收入16000元。如今家里已经养了6头牛,年可增收近3万元。看着段玉海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想这就是我帮扶路上最幸福的收获,也将是我今后扶贫工作上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