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动真情 干实事 赢民心
动真情 干实事 赢民心
【2021-02-02 来源:阜新市传媒中心】

       1月19日,记者见到田卫军时,他正在和梨树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当前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细节。得知记者前来,他提出先带记者到村子里转一转、看一看。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村民们见到田卫军都会主动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田书记,你好啊。这是干啥去?”“田书记,工作再忙也要多注意身体。”…… 

       今年52岁的田卫军,于2018年3月从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长的岗位上选派到梨树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 

      “我从2016年就开始在这儿驻村了,所以和村民们特别熟。”田卫军介绍,刚到梨树村的时候,他就把全村1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背的滚瓜烂熟,就是想最快时间吃透村里的实际情况,让工作开展有的放矢。为此,他和村干部吃住在一起,常常讨论到深夜。他下屯入户聊家常,了解贫困户所思、所愿、所盼。在反复推敲研判中,田卫军与镇、村共同制定了《平安镇梨树村“集团帮村”扶贫开发项目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立足村里的实际,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到致富路径、奋斗目标等一应俱全,也成了引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指南。 

      “有了发展规划才是第一步,关键是要一步步干起来。”田卫军说,刚驻村没多久,他头一件大事就是为村里改善交通情况争取各方支持。如今,25公里的水泥干道和新竣工的屯内巷路让全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完善村基础设施,几年来,田卫军积极与交通、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协调,他邀请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到村里走访调研,共同开展打井、建方塘等工作。 

       村民告诉记者,去年赶上了旱情,村里新建的方塘发挥了大作用,浇灌了1500亩土地。尝到了兴修水利设施的甜头后,村民们又找到田卫军说:“田书记,再给咱村打井的事儿想想辙呗。”为了解决村民这件心头大事,田卫军协调省107地质队,在村里打了4眼220米的深井。深井出水的那天,村民们自发放起了鞭炮。 

       从前的梨树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没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田卫军立足实际,积极争取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如今500千瓦的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已成为村集体的重要经济支柱。此外,他把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作为落实村发展规划的重头戏,推广花生和黑豆种植。同时,他倡导在村里成立养殖业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经过几年发展,村民们的兜里有钱了,村集体经济也一步步壮大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的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党建工作的优势也越发显现。”田卫军向记者介绍,他几年前就绘制了全村贫困户居住及基本信息地图:已争取纳入医保大病管理贫困户5户;教育政策支持贫困户7户;残疾人政策支持贫困户13户;纳入低保政策管理贫困户9户;大病慢病医药支持贫困户30户……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他让村里的每名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建立包保关系,特别是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让农民党员变“无位”为“有岗”。 

      “一晃儿,我在这里快5年了,这个村里的一草一木早就成了我的牵挂。”田卫军深情地对记者说,“我们的‘规划’还没有完成,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很远,但面向未来,我们信心满满。因为我坚信,只要动真情、干实事,就能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