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逐梦在希望的田野上
逐梦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1-05-11 来源:阜新市传媒中心】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一句新年贺词深深刻印在白庆贵的心里。“这句话充满力量,激励我星夜兼程,砥砺前行!”面对记者的采访,白庆贵这样说。 

       自2018年3月到阜蒙县伊吗图镇土城子村以来,白庆贵始终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致富、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工作中。 

       入村以来,作为“第一书记”,白庆贵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着力让党员党性意识强起来、党员身份亮起来、党员使命担起来、党员模范树起来,深入开展“一抓双促”,推动土城子村党支部全体党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学习教育载体,对党员进行常态化教育。2019年,土城子村党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第一书记’理应冲锋在前。”白庆贵深知自己的初心使命。 

       驻村伊始,白庆贵深入村民中间,逐户逐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掌握真情实情,对不符合要求的贫困户进行调整,做到识别精准。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座谈,逐户制订帮扶措施,集中力量开展精准扶持,将土城子村已脱贫的45户104人以“种植大户+村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加入阜新绿源大果沙棘培育中心,用3年分红的方法,使已脱贫的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之上,他还针对村内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的实际,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争取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并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就业安置。 

       白庆贵针对土城子村沙棘育苗产业发展较快的实际,在原有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今在土城子村,不仅有阜新绿源大果沙棘培育中心,全村还有40多户从事沙棘育苗产业,季节性用工多达几千人,为该村及周边农民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白庆贵还与村“两委”班子争取到国家2019年度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国家财政补贴项目资金50万元,依托合作社生产经营,发展沙棘育苗产业。2020年,土城子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5万元。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白庆贵带头以“第一书记”身份,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以及镇里的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制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积极宣传、认真排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做好设卡、隔离等工作,24小时值班,全力应对疫情,取得了良好成效。 

       白庆贵还针对土城子村的实际路况,在积极争取上级修路资金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修路计划,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几个主街已经实现了水泥硬化,其余路面也完成了沙石铺垫与修整。他与村“两委”几经联系水利部门,争取到自来水工程,从而让全村村民喝上了安全达标的深井水。他积极参与文化广场的修缮工作,为村文化广场新建甬路150米…… 

       采访临末,白庆贵的身影又穿行于田间地头,在他的心里有着一个梦的方向,引领着他和土城子村的乡亲们一道,奔行于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