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阜蒙县哈达户稍蒙古族小学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辛勤耕耘在红领巾的心田;如今,他担任阜蒙县伊吗图镇兴隆窝铺村“第一书记”已有3年多;他,就是“80后”“第一书记”吴海涛。
2018年3月,吴海涛由阜蒙县委组织部选派到伊吗图镇兴隆窝铺村任“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入农户、抓党建、促脱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驻村干部带领农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情怀。
为尽快进入角色,了解村情掌握民意,吴海涛一驻村就逐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们的生活情况、经济来源及种植养殖情况,并整理村情档案。他深刻认识到,要想让村民富起来,得有产业支撑,另外要解决好内生动力问题。结合村情,吴海涛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制定了村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帮扶措施和帮扶力度,提出“建产业、强组织、亮新村”的工作思路,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该村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吴海涛还与村干部通力配合,积极完善村里的党建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并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等思想培训会,增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深情。吴海涛在走访贫困户时,总是身体力行地解决他们的生活急需。他了解一家残疾人贫困户急需一个坐便器,于是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个送到农户家中。看到一个困难村民冬季只穿一件脏兮兮的、露着棉絮的大衣,他就从自己家中找到羽绒服和棉裤,送到这个人的手上。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爱心村民自发组成了爱心小队,爱心之花在吴海涛的培育下满村开放。
疫情防控期间,吴海涛及时落实当地镇党委、政府对于新冠疫情的相关防控通知及工作要求,与村疫情防控成员认真做好防控工作,积极捐款捐物。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吴海涛积极与镇里协调,争取到蛋鸭养殖项目。蛋鸭养殖场建于兴隆窝铺村兴隆屯,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左右。
针对兴隆窝铺村民生设施落后的情况,吴海涛多方沟通联系,使兴隆窝铺村实现了有通村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村民用上了安全饮用水和宽带网络等,逐步让“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美丽山村梦想成为现实。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吴海涛扎根乡村、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