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撒在基层的一粒种子
撒在基层的一粒种子
【2021-05-20 来源:阜新市传媒中心】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当记者见到彰武县后新秋镇平顶山村“第一书记”黄绪的时候,他正在平顶山村的村口地头和几位村民讨论今年春耕的事情。如今,村民们早已习惯于称他这个“80后”的年轻人为“黄书记”,甚至还有人称他为“黄老师”,因为无论村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事儿或者弄不明白的事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找他。 

 黄绪2009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又取得沈阳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学历。2018年,他从彰武县统计局被派驻到平顶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12月兼任平顶山村党支部书记职务至今,曾先后荣获“辽宁省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前几年,我们村是全县为数不多的省级贫困村之一,这几年变化很大,但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平顶山村曾是软弱涣散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绪担任平顶山村党支部书记。当时,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242人。村民们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产业单一低效,一旦遭受自然灾害,收入就更受影响。村集体经济收入仅靠土地外包维持,且有300余万元的债务。 

 刚刚来到平顶山村的时候,村民对外来的“第一书记”有心理抵触,不敢开口,有些问题不敢当面提出。黄绪通过各种方式沟通,有时候坐在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实际困难,有时坐在群众家炕头问寒问暖。慢慢地,群众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也看出他是真心想帮大家摆脱贫困。 

 通过逐户走访调查,并结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黄绪和村里一道,决定依靠种养结合的形式摆脱贫困。于是,黄绪开始千方百计为贫困户争取养殖项目,协调扶贫资金。2018年,平顶山村就有4个贫困户通过养羊顺利脱贫。 

 见到了养殖脱贫的好处,大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想通过养殖脱贫致富。黄绪决定在村里建立养羊合作社。同时,他了解到全村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还有36户因病没有劳动能力,且没有持续增收的项目,很可能再次走向贫困。就此,黄绪和村干部一起,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户”的精准扶贫模式,以村里养羊大户为主体成立养羊合作社,为没有劳动能力的36户每户购买成年母羊2只,并与养羊大户签订代养协议。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真正实现了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双丰收的大好局面。 

 在黄绪的不懈努力下,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而且每户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持续增收的产业项目,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以上。 

 在整体脱贫的基础上,村民的精气神变了,村容村貌也变了。连续几年,平顶山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村屯绿化带,安装了路灯,在原有一个文化广场的基础上,又在东平屯新建一个漂亮的文化广场。这些都离不开黄绪。 

 壮大村集体经济,又成了黄绪的新目标。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一是通过规范商业用地和征地来增加村集体经济;二是加大招商扶持力度使金矿、粘土矿满载运行,增加村集体收入。2020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平顶山村争取到光伏发电项目一个,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今年,黄绪又谋划着高效利用废弃秸秆,发展肉牛养殖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觉得,‘第一书记’就像是新时代撒在基层的一粒粒种子。我要做好这粒种子,而且要不断地抽枝、展叶、开花、结果!”黄绪说。